尹先敦,字格如,号灵山人,斋名云鹤轩,河南内乡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画家,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尹先敦自幼潜心艺术,诗书画印兼擅。早年师承谭建丞、叶一苇先生,其后又在张海、周俊杰、朱剑峰诸先生门下问学,艺事大进,呈现出左笔书画的独特个性。其作品集诸家精粹于一炉,点画精到、浑厚沉郁,峻折飞动,气息畅达。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周俊杰评价尹先敦书法时说:先敦有坚实的楷体功底,在创作上涉及篆、隶、草、行。其篆书用笔沉郁生辣,厚重华滋,充满张力;其隶书在师承汉隶、汉简基础上,广泛博纳,奇峭、灵动,富有情趣;其草书狂放中有收敛,苍茫中含雅韵,奇趣横生;其行书浑厚大气,雅俗共赏,深得人们的喜爱;被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誉为“左手神笔,中原奇秀”。 云龙几度相交态 ——论尹先敦先生的写鹤艺术 作者:李强 尹先敦先生融书法,绘画为一炉,其写鹤艺术师古而不泥,创新而不猎奇,化传统与现代于一体,逐步形成了自己轻灵,隽秀,酣畅的艺术风格。在构图上简洁明快,技法上大胆而无霸气,传神而形散,放而有度,紧而有韵。其绘画以花鸟画——犹以鹤为主,却融会了书法中的用笔,既有王雪涛先生的回笔锋利,又有李苦禅先生的用墨奔放,画面物体具有一种动感,笔墨挥洒流畅,看似张狂而内涵严谨,具有文人画气质和天性。其用笔法度以草、钟鼎、篆隶为主,具有一种阳刚音律之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线条中有骨干之美,有筋肉之魂,能找到缶翁的影子,又具金文的雄浑和粗犷,大气磅礴中深藏内秀磁力。 中国画艺术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审美品格从精神上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关于思想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丰富的表现形态。从形式上又显示出迥异于西画艺术而特有的比兴、夸张、意境、情境、寄景和高度程式化特征。在国人的传统绘画里,常常将仙鹤踏落于松风之上,映衬于暖阳云霞之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我们的美好追求,也是华夏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审美的解读。丹顶鹤称之为“仙鹤”,是国学文化的体现,是道家思想澄怀畅古、阴阳哲思的精神折射。所以,“松鹤延年”是中国画寄语的心境,只是自然界里的仙鹤是从来不在松树上栖息——这种违法自然的表现形式恰恰体现的是中国画对于“意象”的追求是超脱于空间与时间的,来与自然,却高于自然。 唯美、神境、诗意,是我看过尹先敦先生鹤的第一印象。画家虽身居闹市,却以出世般的心态无我寡欲,在书画中放纵山林,在画中感知内心,捕捉生活。仙鹤经过他吞吐冶炼的笔,变得含浑不尽,意味无穷。他可以不经意地从任何一点生发开去,随意挥洒,涉笔成趣。完全可以说,这既是传统笔墨的回归,又是传统笔墨的超越。从尹先敦先生作品的品格上看,都具有一种典雅浪漫、温情细腻、梦幻入境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意蕴、风骨、灵动与多俗之美,所以不平庸、不媚俗、不做作、不矫情,这是当代中国画家应该遵循的创作原则。从尹先敦先生的作品中,既有写意的浑厚洒脱,又有扎实的造型功力,更重要的是,尹先敦先生从不放弃对艺术形式的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更为丰富的图式语言。 如作品《归仙岛》,其线条干净爽利,柔韧而又颇具张力。色彩不仅表现节奏,对比强烈,在单一的色彩中求变化。用线条和画面微妙的结构关系来营造动静相携的一切空间,强调画面和谐的美感规律和内心感受,做到“应物象形”,在统筹整个画面时将笔墨色彩精炼地程式语言运用自如。全图用笔工谨,设色典雅,风格秀逸。既有迟园(王雪涛)先生的工丽,又有文人画的恬静。 尹先敦先生以书法入画,其画作气势磅礴,走笔如神,志意挥毫,在苍动中姿端跃出,而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用水墨与线相结合,其线条富有的律感,泼墨又甜畅淋漓,千变万化,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达到直抒胸臆,物我化一的意境。 如作品《仙影》,此作品笔力浑厚,得益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从此图的署款可看出他的书法风采。这反映在绘画上就是用笔带“金石气”,用线力透纸背,行笔如刀刻石。尹先敦先生此图以朱赭画芦苇数丛,弯弯曲曲,参差错落;水仙以双勾法填彩,以花青绿画叶,以稍重的墨色勾筋;坡地用勾染法画出,层次感强。仙鹤“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或闲立于静水,或翔飞于碧空……以书法笔法绘写,秀美俊朗,笔法灵活,颇有意趣。此图设色虽不浓重,但却色墨浑融、色彩沉稳,富有古韵。与设色浓丽的其他画作相比,此图色彩更为淡雅。 如作品《迥立风尘上》,似清风徐来,可闻花香,主体以大笔挥洒显现,再通过画笔的中、侧、偏、顿、挫的描绘,这样一组重叠跃飞的仙鹤便跃然纸上,三只仙鹤姿态各异,远近前后,曲弯转折——有直上九霄之姿,又俨然起跃之态,神姿英发,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双钩的翠竹则一气可成,再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恰到好处的烘托了主题。整幅作品金石用笔,笔力遒劲,墨色酣畅,设色古艳,构图充实,水墨交融,古茂沉雄,具有一种大巧若拙之美。 在南朝谢赫六法中的“传移模写”、“应物象形”、“骨法用笔”、“经营位置”、“随类赋彩”都是中国画的基本功,而第六法的“气韵生动”说的是一种意境的营造能力,将以为意境一到则“气韵”自然生动。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气韵生动”是要通过个人长时间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来达到的,不同人的营造能力肯定有所不同,尹先敦先生费尽心血的锻造自己这种意境的营造力,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和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都是积累与领悟的过程,所以书画作品应多搜素材,多观事物,才能进发灵感,于反复磨练中不断摸索,以便将“搜尽奇峰”所产生的创作灵感和意境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当中。 此幅作品《鹤鸣九皋》,简化的姿态中精准地传达了仙鹤灵动的身形,以浓淡曲线勾画的羽、尾、足、嘴及屈伸的颈部,流畅劲柔的线条功力之外,更体现出朴拙却又奔放不拘的淋漓畅快。仙鹤在固守一方净土,忠贞一生爱情,眷恋一片野草。芦苇的三两交错,天空与蓼汀的逸笔涂刷,营造出毫不作态的空间美感。白居易的“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邓谷的“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而刘禹锡的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人渴望与仙鹤为伴去起舞飞翔在云霞之中!整幅作品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如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简散。用笔变中锋并立,枯笔湿墨,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 又如此幅作品《琼枝高栖》,画中松树渊渟岳峙,大片松针铺展,以率意的墨色写出主杆老健,枝叉硬朗,参差有度,横斜生姿,双钩和墨线并立,相映成趣,皴擦之中点缀着或润或细的墨线,又引出刚柔并济的意境。三只仙鹤,动静有常,直斜正欹地集散错落,勾画精细,姿容优美,气质高雅,一些穿插其间的几抹蓝色有蓝天深远之意,黑白只加一点朱红的头冠,来阐释阔静的心灵和道法自然的阴阳哲思,又增加了画面的形式趣味。通篇篆镏用笔,墨线瘦劲枯韧,却频生润泽。又体现尹先敦先生墨体的生命力。瘦而能出腴、枯而能生润、劲而能得柔、韧而能成脆,是尹先敦先生墨线生命力的变化,生命力的掌控,生命力的精炼助推着情绪波动带来的美感。 尹先敦先生的写鹤作品,构图新颖设色雅致,气韵生动,意境深邃……既有传统功力又具现代审美要素;既显冷峻雄奇之气又富灵秀巧致之韵作品纯净,洒脱,高雅,清新深幽的意境、内美的素质典雅的风格以及精湛的艺术表现,写景状物注重笔墨情调描绘心灵滋养下的记忆使人耳目一新颇感亲切。且用墨讲究经营,简而不单气韵生动或厚重大气,朴茂苍茫透着一股清新之气,使人心里顿时充满了喜悦与向往,那是关于对色彩,对艺术,对生命与自然的向往。 威仪栖松 ▲ 奋翮高鸣 ▲ 鹤寿延年 ▲ 松鹤遐龄 ▲ 天风乍起鹤声远 ▲ 白羽醉风 ▲ 福寿无量 ▲ 鹤鸣九皋 ▲ 仙鹤 ▲ 松鹤延年 ▲ 清香图 ▲ 鹤步翠塘深 ▲ 福乐长寿 ▲ 瑶池饮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