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生理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junjun军军军军 2019-04-19

总结了一下,有这么些个:

装错方向的视网膜

人眼如此复杂,但却有一处进化失误,那就是视网膜上接收光刺激的感光细胞实际上位于负责为视网膜提供营养的血管层之后,光线必需先通过血液和组织才能到达感光细胞(这就像把一个麦克风倒着用),这是人类无法在微光中看清楚的基本原因,而且也是致盲的首要因素。而章鱼就没有这个问题,它的视觉细胞位于血管层前方。

上图:我们看人的眼底,最先注意到的是青筋暴起的血管。实际上在这层血管背面才是感光细胞。

“多才多艺”的喉咙

人体的另一个瑕疵就是我们进食和呼吸都用到同一套解剖学通道,这是人类因卡呛致死的主要原因。聪明的造物主本来可以设计得更好点(可惜……)。

不胜任的脊柱

人类脊柱的不胜任问题非常严重,这要“归功于”我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了,不过,这姿态才使用了不过100万年,属于典型的“试制品”,非常需要改进。其他哺乳动物的脊柱在水平方向伸展的幅度远大于人类(因为他们基本上是趴着,趴了几亿年了),只有人类的脊柱必须要承担大部分身体的重量,这使得人类在晚年(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容易患上背痛的毛病。

过于复杂的脚掌

人类的脚有26块骨头,这对于简单的站立和走路之类的动作来说有点过于复杂了。这26块骨头对于人类的早期始祖来说还有一些现实地用途,例如他们可以用脚来抓住树枝,就像现代的灵长类。但人类离开丛林后,脚慢慢进化得更适宜走路,但留给我们一大堆多余的骨头,这经常带来伤痛。要是人是上帝造的,那么我们根本没必要要26块骨头。

男性曝露且悬挂在外的睾丸

这是大约一半人类最著名和最广为人知的缺陷,并且被另一半人类研究和学习用以在某些场合下对付“另一半的暴力”(女子防身术中的必修绝招)。这是容易受伤的弱点,毫无疑问。

为什么这么设计?进化论的答案再简单不过——男性睾丸基本上在男性到死之前都随时可用,因此没有什么需要改变他的进化压力,只要能生就够了。虽然精子温控是内在的生理需求,但温血的哺乳动物从很早以前就是这么干的,一直到了聪明的人类也还是没有怎么升级。

阑尾

阑尾,别称“杀手器官”。曾经,医学基本上认为阑尾并没有太多显而易见的用途(除了可能害死人之外),虽然近年的研究发现阑尾对维持肠道生态游积极作用,因为它就是个细菌窝子,可以用来存储一些菌种。研究者认为它是我们的植食性祖先用于消化植物纤维的器官,就像兔子肚子里的那条一样。但阑尾在发炎之后就真得形同杀手,因为位于血管和淋巴丰富的腹腔,感染会迅速形成严重的炎症以及级联的免疫反应,致病菌可以从这里入血形成败血症,后果很严重。

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应该算是最令“人”费解的进化设计,可能最早的解剖学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十分困惑,为什么一条控制喉咙的神经丛大脑延伸出来要走心脏绕一圈,原来一切要从鱼类祖先说起——

最初,鱼类的喉返神经(第四迷走神经)与第六腮动脉血管平行地分布在鳃的部位,这个构造简单明快,有实用主义之风。但随着生物颈部的进化,以及鳃的退化,原腮部最靠后的这个第六主动脉血管位置逐渐后移(是往鱼头的后面)变成了现在人类的主动脉,而喉返神经跟这根血管是一同发育的,因此也只能跟着后移(对人类来说就是下移)。第四迷走神经(喉返神经)另一端连着的鳃弓(鱼下颌后部负责支撑和连接腮片的部分)则进化成了咽喉。

也就是说,鱼的腮最后面的神经和血管交叉着移到了人类的胸腔,而鱼下巴下面的那部分腮弓进化成了咽喉,他们之间有一条“喉返神经”连着——这个弯儿遛得有点远。

上图:鱼类和人类各自颅内迷走神经及动脉弓对比示意图。胎盘哺乳动物只保留了鱼类的第三、第四,以及一部分的第六迷走神经分支。哺乳动物的颅内第四迷走神经分支,也就是喉返神经,依然像鱼类那样,位于第六动脉弓后面。鉴于第六动脉弓已退移至胸部,哺乳动物的喉返神经就绕了一大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