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爱是建立在思想沟通的基础上的

 悟空书斋 2019-04-19

      还有一个月就要七十五周岁了,回想记事后六七十年来,最大的过失与错误在于与他人思想沟通不够,最重要的收获在于认识到与他人思想沟通的重要性。

        六十周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发酵原理》书稿,感概万千汇成四十个字,写在后记里,期望与读者沟通思想。

        这就是我的四十字诀:“理想不灭,青春不老;生命不止,追求不息;面对现实,心态平和;和而不同,稳操胜券”。

        《发酵原理》是我与学生们面对面不断沟通和交流思想的成果,也是我通过文字资料与前人沟通思想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觉悟到把工业发酵过程当作化学过程来研究,或者说用化学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工业发酵没有前途,因为工业发酵的根本屬性是其生物学屬性。抓住了发酵的生物学本质,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工业发酵,使它走上生物科学的轨道,是当代发酵人的使命。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1997年秋,我推出了第一本《发酵原理》讲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发酵原理课程。因为是新课程,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每轮教学都安排讨论会(我的电脑中至今仍保留着各届学生的文稿和ppt),实踐已然证明互动的教学酝育创新和发展,教学相长出成果,此讲义最终发展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于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又出了第二版。

        送走了我最后一个研究生后,我就在科学网申请了一个博客,在百度上建了不少有关工业发酵的词条,开始了在网上与师生、与同行学子的交流和思想沟通,遗憾的是这些网上沟通都不是面对面的。

        当了几十年教师,习惯于与学生面对面地沟通,2013年学校聘我为关工委特邀报告员,为我提供了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正如我与青年学生说的:“我们曾经年轻过,你们却没有老过”,我们与当今大学生的交流,与其作报告不如报告与座谈结合,气氛更和谐。在生工学院支持下,这几年与好几个班级座谈沟通思想,也在学生中交了好几位微信“朋友”。前不久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关工委,才知道他们已有“思齐聊聊吧”,值得我们学习。

        几年前我一个研究生从国外回来,还约了几个周边城市的同学一起来看望我,他建议我们师生建个微信群,为平时用文字图象资料交流沟通提供方便,当天就建了个“群”,叫做“张星元桃李群”。平时群里帖子你来我往,教师节前后更热闹。稍后,我为生工学院退休教师建了“不忘初心爱我发酵群”,也是比较活跃的。今年,我们关工委报告员也有了自已的群,为关心下一代集思广益。

        集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我深有体会:教书育人,关心下一代,爱护年青人是建立在思想沟通的基礎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