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画派佼佼者、1980年代陕西美协副主席方济众的艺术人生

 鸣羞斋 2019-04-19

相对于当前这样不温不火、不冷不热的书画艺术圈现状,二三十年前、乃至五六十年前书画圈的盛况现在几乎是无法被还原了,以至于想象力不太好的人几乎不能理解那时的繁荣景象。

就拿地域并不算辽阔的陕西省来说,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分别形成了两个艺术繁盛时期:在第一个时期,“长安画派”脱颖而出,闻名全国,以石鲁、赵望云、李梓盛、方济众、何海霞、黄胄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脱颖而出;1980年代后,以刘文西、王子武、崔振宽、赵振川等一大批中青年画家,将陕西国画影响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全国艺术大环境下培育出的秀美花朵,至今仍被人广泛热议。这种盛况,和一大批努力致力于艺术创新的书画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因为他们前赴后继、穷尽大半生的努力,才让如今的后辈,有那么多可以仰望的“高山”,和说也说不完的艺术话题。

今天我们来谈谁呢?方济众,这位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一位和大众越来越“远”的书画前辈。

说“远”有两个原因:一来,方先生并不像赵望云、石鲁等前辈名气那样大,在生前也只位于“长安画派”6人的后几名位置,在当时就不算特别出名,和大众的距离自然是“远”的;另一方面,他虽然生于1923年,文从沈梦认为,距离现在似乎并不遥远,但想想他已经辞世了32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人遗忘许多前辈人物!

由此,就更有必要用点笔墨让大家了解这位书画前辈了。

方济众先生,字雪农,陕西勉县人。那里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气候温暖湿润,大山环绕。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自幼就培养了对于山河大川的无尽热爱。加上兄长和美术老师的指点,让仅仅十几岁的他,就痴迷于画画。

当时并没有名师指点,他就凭着一股热情,在担任中小学美术、语文教师的同时,摸索绘画经验。

直到1946年,他有机会认识并拜师于名家赵望云。

那位曾经游历过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的老画家,有着扎实的艺术创造力,1940年代后他扎根于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如黄胄、徐庶之、赵振川,而方济众也是他学生的佼佼者!

一边学画,也不能丢掉工作,况且,当时社会的发展急需要艺术方面的人才。方济众于1950年先后担任《西北画报》编辑室主任,西北美协秘书等职务,工作和艺术创作丰富了他的视野,也逐渐形成了他的艺术个性!

一些成果相继诞生!

1953年,作品《云横秦岭》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55年,《溪柳迎风》被发表于《美术》杂志;

1957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西岳华山》……

那十几年里,方济众优秀作品频繁产生,他和许多同事、画家,共同塑造了“长安画派”的丰富内涵!而方济众先生,无疑是画派的中坚力量、“长安画派”佼佼者!

1965年之后,有将近10年时间,方济众回到了陕南山区,在那里,白天辛勤劳动,晚上他还抽空偷偷的画画——他留下来的许多速写,书法以及诗词作品都是那个时候创作的!

这里艰苦的环境,丰富了方济众的艺术内涵,使他笔下的风景山水平添了浓烈的生命气息。或许,没有这样的遭际,他的艺术作品反而会少了些“生命力”吧!

随后而来的1980年代,是方济众和众多画家艺术生涯最为盛放的年代。为了迎接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期,他们耗费了多少心力呵!

他被调回了西安,相继被任命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陕西书协副主席,又是陕西省国画院首任院长……

头衔虽多,任务虽重,但方济众并没有被身份所束缚,相继创作了数量很大的书画作品,并代表陕西美协和一批画家组织、开展、参与了许多展览活动。

工作、生活、创作,大概都耗费了太多体力和精力,1987年7月18日,方济众病逝,时年64岁。那一批和他同辈的画家师友们,有许多都不长寿,康师尧早他两年辞世,而同年11月,另一位和他齐名的画家李梓盛病逝!

在他生前,出版了好几本画册。辞世后,更多书画作品集相继出版,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方济众画集》。

值得补充的是,虽然斯人已远去,但生养他的家乡并没有忘记他,2018年4月25日,方济众故居暨美术馆开馆,

先生的女儿们、陕西画界的代表、当地官方领导共同出席开馆仪式……

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这里也会是一处文化宝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