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典诗词的相互融合与影响 唐诗、宋词、元曲分别在唐、宋、元三个封建王朝时期发展到各自的巅峰阶段,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里程碑。但是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作为风格迥异的文学形式,既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也有其明显的历史传承性,彼此的发展历程不是毫无关联、独走僻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互相给对方提供着丰富营养。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它的格律诗作品,律诗富丽,绝句空灵,五古沉着,七古豪放,不管哪种形式,都汲取了前代乐府和古风的许多艺术成份,在其后的成长壮大过程中又受到后代宋词元曲的深刻影响。宋词中的许多词牌往往来自唐诗或唐宋名人的奇闻轶事,或者说是唐人律诗与绝句的变种,但元曲兴起后,对它的影响更为明显。元曲亦是如此,“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有学者统计过,来自宋词词牌的元代散曲曲牌多达75种,它们既继承了唐诗宋词的清丽婉转,又把唐诗宋词和历代民歌与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反过来更对诗与词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种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影响有其文学上的必然规律,也给后人欣赏前人的作品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并从中获得游戏般的快乐。我们不妨举例来说明这一点,如杜牧的七绝《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完全可以改成一则宋词小令,试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当然也可以把它改成一出元曲独幕剧: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对话、唱腔、动作各项舞台剧的要素,无一或缺。 这样的相互融合与影响,只有汉语文学才可能有,这也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独有优势和魅力。因此,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要学会把诗、词、曲融会贯通来掌握,从它们的博大精深中把握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字表相之后的深刻思想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