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仙岩之“绿”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对仙岩梅雨潭最初的印象,还是小时候跟随玩伴们的一次大罗山之行而留下的朦胧之感。

大概是在十一岁那年,大年初一,在读小学六年级的邻居王大哥神秘兮兮地对我说:“仙岩山上有个梅雨潭,听说那里的水美得不可想象。女儿绿,你懂吗?女孩子的那种绿,没见过吧?今带你去看看。”“绿就是绿,怎么又是女孩子的绿?瞎编吧?”傻傻的我,没法理解什么叫“绿得不可想象”、什么叫“女儿绿”。感觉好奇,我毫不犹豫地跟着邻居的几位比我大的男孩们,衣兜里藏着一块红糖桂花年糕,还有几颗芝麻糖,兴致勃勃地上山,过一年中最快乐、最自由的日子……翻越大罗山,迫不及待地去看看传说中的仙岩梅雨潭,想象着那绿到底是什么样的颜色,甚至还联想那里说不定有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呢!

那一天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们一群毛小孩在没有大人管束的情况下,个个变成了快乐天使,一路上唱呀跳呀,从家里步行,一路走一路问,大约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好不容易到了仙岩的梅雨潭。

“哎呀,这里有一个好大好深的水潭呢,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绿吧?”同伴中有一位读过朱自清先生的“绿”的大男孩指着梅雨潭大声嚷嚷。

我们个个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快步跑向潭边的突出的岩尖上,凝视着这个被大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描绘得如此令人神往的“仙境”:

站在此地,先听到的是从悬崖峭壁上倾斜而下的小瀑布,像一条白带似的垂挂于水潭。可能因为好久没有下雨之由,水量有点微弱,有气无力地喷向水潭;潭里的水绿幽幽的、静静的,只有一点点皱纹似的微波在荡漾着,让人感觉它们在呼吸似的。水没有像后来我读过的朱自清先生书中所写的那种“绿”,也没有那样清澈见底,反而有点浑浊的模糊状:这不是就我们常见的清水的颜色吗?这令我们有点失望。

抬头仰望,水潭周围的树木还是旺盛的,阳光透过间缝射过来一条条白色的光线,使我们感觉到特别的温暖与舒适。偌大的山林里,只有我们这般野小子似的毛孩们的欢呼与叫喊声,与在树间啾啾鸣叫的鸟声混杂在一起,给山林增添了生机。

“真服了朱自清先生,把这么一潭简单的水写成了令那么多人陶醉的‘绿’,我们怎么也看不出来其中的美呢!”这就是那位大哥哥当时对“绿”的真实感受与想法。他觉得之前自己对我们的说法有点夸大其词,都不好意思了。

在梅雨潭呆了一会儿,吃了点零食,我们就继续在山道上穿行。不知不觉就站在了高高的山顶。往下眺望:哎呀呀,我们住的房子怎么离我们那么远啊?看到那么多黑瓦老式的大宅院全堆在了一起,就一点点大,才感觉到我们的家乡实在渺小。

再继续往上攀登,一路迈过崎岖小道,很快就到了传说中的“雷响潭”。此时是未见响潭先闻其声。只听见“轰隆隆”的敲打声越来越近,一阵紧跟一阵的。呀,好厉害的雷响潭啊!大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哄而上,围着雷响潭观看:只见雷响潭像一只倒扣大铁锅,深嵌在山坳里,从上倾斜而下的水流从潭口流进来,来不及停留,就直接匆匆的气势凶猛地打个滚,再从潭的另一个口里倾泻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如石头在碰撞然后发出的咆哮声,如同打雷。我想雷响潭的名字应该由此而来吧。

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我们个个兴致大增,弯下腰来寻找大大小小的石头,然后用力往潭里扔,希望也能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可是,也许我们的石头不够大,也许我们的力气不够足,结果掉进去的石头发出的声音机会都被水势的声音所掩盖,这又令我们有点失落……

山是庞大的,站在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绿悠悠的一大片;在山下,总以为天就在山顶,并与山顶贴在一起。可站在山顶,才发现天离山还很远很远,甚至比山下看到的更远。山上除了望不尽的各种树木外,就是各种各样的、牢不可破的大岩石。那些天然的、古老的岩石呀,可以让你展开无限的想象力,想它像什么就是什么……不过,后来的意外收获,倒使我至今难忘!

我跟在那些男孩后面,也不知是哪个方向什么位置,反正是不知不觉地转来转去就转进山洞里了。这些山洞口小里大,我记得好几个山洞里都住着尼姑或和尚。山洞被他们打理得很清洁、幽静,只是光线不大好。偶尔从某岩缝里透进一丝阳光,那简直就让整个山洞显得像仙人洞似的满壁生辉了!

山洞里有石桌、石椅,一切的生活用品都是取之于原始的、现成的,只不过稍稍加工而已。我猜想这些尼姑、和尚们在这里生活一定过得非常的惬意和舒适,真正的超凡脱俗,四大皆空。因为,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吃的是他们自己在山地里开垦出来耕种的蔬菜,这些东西应该没有受任何污染的天然食品。他们除了接受信男信女们送来的拜祭供品外,基本上不与外界人来往,像我们这班毛头小孩冒冒失失的撞进来应该是他们料想不到的。不过,我们的出现也给寂静的山洞带来热闹和生机,他们不但没有责怪我们,还很友好地朝我们笑,招呼我们歇会儿,还拿吃的东西糖果呀、花生呀给我们享用。我们自然也毫不客气地全都吃光。

那次闯山洞的经历如今回想起来就像做梦一样,似有似无。因为这些山洞到底在大罗山的什么位置什么地方至今我无法寻找,也不知还是否存在?那些居住在里面的和尚尼姑们还健在不?他们的日子可过得好不?……

几年前又一次走进仙岩,此时已多次熟读朱自清先生的“绿”,再次细细品味先生笔下的“绿”:“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

我终于明白,梅雨潭的绿尽管很难让我们看到先生当年笔下的柔美、醉美的意境,但那些优美的文字其实更多的是表达了他对梅雨潭的超凡脱俗的意境想象力,对大自然天工之美的赞叹;文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用明艳多姿的画面,融进了自己逸趣横生的情怀。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使梅雨潭的绿得到极致的美化、神化与升华。这就是“绿”的魅力所在。

仙岩因朱自清先生的“绿”而名誉中外,也因为“绿”而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可见文字之魅力无限。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景观或多或少会有些变迁。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地球的距离随即缩短,外出旅游观光的方便,使人们的视野拓宽,全世界美景尽可随意观赏。见多识广了,梅雨潭的景观也许不再让人稀罕与感动。然而,梅雨潭的“绿”因柔美生动的文字而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无法忘却。

心中有绿,美不胜收。仙岩自然景观不管怎么美,都不能没有梅雨潭,不能没有朱自清先生的“绿”。仙岩因“绿”而升华,因绿而独一无二!

(摄影:醉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