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达小星野开箱、测试、快速上手指南(更新50MM 星点测试)

 hyxazhx 2019-04-19
 本帖最后由 jxsky 于 2018-11-11 21:47 编辑

信达小星野开箱、测试、快速上手指南
                                                            -----------------By 梦天
一、开箱篇:  
      本以为小星野箱子会很小,没想到一看吓一跳,二个大箱子,一个本体一个三角架。抱上楼后立马开箱验货,先来看看三角架,传说中的骚红版。

角架的腿是二节可伸缩的


这套三角架顶部的这个平台我是比较喜欢的,面积比普通的摄影三角架大的多,这样重心能更稳。



但是我图中箭头标的地方如果是做成平的话我觉得更好,有些云台可能底部面积比较大

再看看重量吧,居然有1.73KG,我觉得还是偏重了些,腿也显得略长,携带可能不是那么方便了。
托盘是我不太喜欢的,我想我出摊是肯定不会带上托盘的。小星野突出一个小字,这个大长腿我肯定要改造,HOHO

最后看看立起来的样子

接下来该主角登场了

很安心的包装,还有一份人人吐槽的英文说明书,据说艾顿小星野的随箱说明书也是英文的。

不过没事这里有中文说明书下载




来个和三阳24MM F1.4的合影


看看标配都有些啥:本体、极轴镜、照明、带3/8螺丝的快装板



信达小星野使用了一个标准的鸠尾槽设计,值得一提的是RA轴可以类似CAA那样有阻尼的旋转和锁紧,有利于构图方便。并且这个锁紧螺丝拧松后整个座并不会掉下来。



信达小星野的接口方面拥有一个5V MICRO USB电源接口和一个相机快门接口,背面的电池仓可容纳2AA电池,而普通碱性电池也能很好的在低温环境下使用,这一点比锂电要有优势。



底部是一个3/8螺孔,标配里带有一个3/81/4螺丝,方便转接普通球台的1/4快装板


下面这个面板的功能我都在图中作了详细的标注。

面板上有二个指示灯,一个红色一个绿色,红色是通电指示灯,绿色是WIFI指示灯。从指示灯的各种状态说明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信达在这款小星野的软件自动化集成方面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对简易对极极星的孔上面居然装有二个瞄准器的红灯,而且这个瞄准器的灯可以通过手机APP打开和关闭,在手机APP里点开灯就亮点关灯就熄灭,顿时感觉有点高大上了,隔山打牛啊,挺有意思的设计。




再来看看信达小星野的内部结构

拆开二侧的塑料面板,整个小星野用的是铸铝构架,内部的涡轮,据官方资料是72齿的。


整个内部的结构布局还是挺不错的,内部做工也很不错,而传动齿轮也是全铜制质材



再来对比一下号称世界上最小的星野赤道仪日本NANO TRACKER 的内部用料和作工:

NANO用的是塑料的传动齿轮,做工和用料方面国产完胜。



NANO的本体加手柄重量是480克,而信达小星如果和NANO那样去掉极轴镜和鸠尾槽是多重呢?
如果要把信达小星野当成NANO用的话,我的想法是这样子






416克是不是很惊人,就算在上面加装一个3/8螺丝及转接的带6孔固定的小圆片,重量也不会超过450克,这重量比NANO还要轻。而且做工和集成度(预留极轴镜  内置WIFI 手机APP操控 相机无需快门线 快门线也省了二节电池了)方面完胜NANO


再看看加一个球台后的重量

如果对这个重量还没有个对比概念的话,大家可以去称一下艾顿卡片ST和小星野STP以及信达大星野的重量。



哈哈,再陶醉一下这骚红的小身板,方方正正的是不是挺像一个大骰子?



再来看看极轴镜,感觉信达的极轴镜放大倍数没有艾顿的大,刻度都比较小,相对用习惯了艾顿卡片极轴镜的人来说要看清信达小星野的极轴镜刻度更需要费点眼神。


信达小星野极轴镜的设计是大家吐槽的焦点,主要是在不加装鸠尾板时直接安装球台会完全挡住极轴镜。这后我在后面会探讨一下个人的一些改进的想法。不过信达小星野的极轴镜是直接插入RA轴,所以同轴精度方面应当是不用让人担心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架起来的效果


二、星点测试
手上只有三阳12 2.8 三阳24 1.4  用24MM+6D 做了个测试
200%放大 10分钟和5分钟 星点  均不拉线

对于小星野我期待的目标是50MM 5-10分钟不拉线我就满意,等天好再做一次50MM的测试


补充更新50MM镜头测试:
9月22日信达小星野 6D+50MM 10分钟测试,100%放大,星点完全不拉线。 SD卡找不到了,还好留下了手机拍的记录

三、信达小星野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
1、极轴镜遮挡问题

信达小星野在不加装鸠尾板时直接安装球台时会完全挡住极轴镜,这个对于想精对极轴的人来说是个麻烦事。我的解决办法是用了一块闲置的中间镂空的厚度仅仅10MM的超薄小鸠尾板代替原厂的那块厚实的快装板。
这样的好处是重量轻,重心低了很多,可以对北极星了。







2、加强版国产NANO TRACKER改造想法

其实,对于拍摄星野来说,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使用24MM以下的广角镜头暴光1-2分钟,这种情况下都不需要对极轴,那么就有一个超级轻便的方案了,那就是拆掉屁股,拆掉快装板,扔掉极轴镜,加工一块带6孔固定的小圆片,中央是3/8螺丝,像这样就是一个比NANONANONANO了,HOHO

当然也可以加工一块下面这种小斜劈(脚架也是可以伸缩来微调补尝纬度的),体积和重量将进一步达到极致。


看看重量对比:


3、三角架的改造想法:

三角架改成碳腿后重量减半,是不是更高大上了


信达三角架我就喜欢这个座

改成碳腿后


4、收到小星野时遇到了一个小问题
RA锁紧后鸠尾槽那个座子可以左右晃动



咨询了厂家说是装配时螺丝没拧紧让我发厂里调换,不过我觉得也是小问题发来发去的也麻烦就自已拆开来解决了,拧紧一下下图中的三颗螺丝即可。最右侧那颗螺丝不能拧的太紧,拧完了用APP里的手动测试一下,齿轮会不会转,有时候拧的太紧齿轮会转不动。



5、有关信达小星野传说中的WIFI“坑爹”的问题

   买之前听很多人都说信达小星野所有操作都是在APP里的,一旦WIFI断开就再也进不去了,因为小星野上没有可以打开WIFI的按钮,几乎我接触的所有老鸟都是这么跟我说的,WIFI是个坑,那么是不是这样呢?


我做了几个测试如下:


测试一:我订好暴光计划开始暴光,然后手机断开WIFI,退出APP,手机关机。之后我再开手机,开WIFI,开APP连上小星野后,可以看到原来的暴光计划一直在不断的拍摄,并没有因为我手机断网而停止拍摄,而且我手机再次连上WIFIAPP能显示拍摄进度,已经拍摄了多少张,正在拍摄进行中。。。的信息。



测试二:我订好暴光计划开始暴光,然后手机APP里点拍时关闭WIFI或者3分钟后关闭WIFI,果然小星野本体上的绿色WIFI灯会熄灭,但是暴光计划不会受影响,拍摄仍在继续。那么我想中途看一下暴光计划进展如何?暴完了多少张怎么办呢?很简单,用手轻按电源按钮1秒,绿色的WIFI指示灯立马亮闪起来,这时你可以用手机连上去打开APP查看暴光进度或者停止暴光之类的操作。

以上是一张我晚上睡觉前开始执行的暴光计划,执行后我就将手机WIFI禁用,退出APP,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手机WIFIAPP查看暴光计划还一直在拍摄之中。。。。。


不过,我也真的遇到过APP偶尔连不上设备的情况,这个时候重启手机或者直接按小星野电源重启解决。但是就算WIFI死掉了,也不会是致命的问题。我们这么换位思考一下:这个时候你就把它当成没有WIFI的星野赤道仪吧,WIFI死掉又不影响暴光计划,暴光仍在继续不会停止。普通没WIFI的星野赤道仪你要终止暴光,也是要将程序快门线按结束,WIFI出故障的小星野你要停止暴光也是按一下电源么,都是要按一个按钮,本质上没多少区别。你不想停止暴光,你不动他就OK了,二种情况也是没本质的区别。这么想估计就舒服多了。


四、快速入门指南

   信达小星野的原厂说明书写的有些复杂,说实话我看了二遍也没看明白,特别是一些类似“缩时摄影”的专用名词更是云里雾里,后来我都是自已边测试边理解APP中各个菜单的功能,这里我就用最简要的语言来组织一下APP使用的基本流程。

1、  安装手机APP:

苹果APP:在APPSTORE里搜索 Star Adventurer Mini Console

2、  开机:

按电源按钮3秒开机后红色指示灯亮


3、  打开手机的WIFI搜索网络热点
连接该热点

连上热点后,小星野本体上的绿色灯会常亮。



4、  打开安装好的信达小星野手机APP




5、  APP基本设定




我喜欢把WIFI自动关闭功能禁止,夜间模式开启后屏幕是红色,地点里有GPS自动获取。




6、对极轴



和其他对极轴APP类似,在极轴镜中找到北极星并将北极星套入图中箭头所指的位置即可。

极轴镜插入小星野后需要注意将极轴镜的十字线水平对齐,也就是0点在正上方,6点在正下方,对极轴镜的精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十字线是否水平放置。


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好的敲门,******************把北极星放在水平线上,左右移动底座的微调或球台的水平旋转,观察北极星是否是沿着极轴镜中的水平线运动,如果不是再校正极轴镜直到星点移动轨迹和极轴镜中的水平线平行。************


7、天体摄影(1X速跟踪)

这是我们其他没有APP的星野赤道仪拍摄时的功能,一般我们都用这一项来拍摄星空
点APP中的 “天体摄影”菜单



设置好单张暴光时间(比如上图中是单张30秒)、暴光间隔(上图是1秒)、照片张数(上图是无限张也可以指定数量)、转动速度选恒星速。当然可以把你常用的暴光计划保存为预案方便下次直接调用。
点开始暴光。



8、天体缩时摄影(星空跟踪,地景不动。暴光时马达跟踪,暴光间隔时马达回转归0位)


其实翻译可能理解不同,这里的缩时摄影即不是我们普通的1X跟踪也不是我们常说的延时摄影,很难用一个特有的名词去一下子定义清楚这项功能。
我来做一个简单的定义吧:这项功能是暴光的时候马达以1X速跟踪,拍摄间隔的时候马达快速高速回转复位到暴光前的位置,开始暴第二张时又开启1X跟踪,暴光完了又快速回转复位,接着暴第三张。。。。如此循环。。。。目的是为了让地景不移动,而星空可以跟踪。

这项功能,普通的赤道仪无法实现,普通的延时摄影设备也无法实现,信达开创了先河。



按参数需要制定自己暴光计划






9、缩时摄影(马达一直在以你指定的速度转动)

缩时摄影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延时摄影转台的功能,马达一直在以你指定的速度转动,通常可以把相机的暴光模式打到AV自动测光档让相机自已测光拍摄,转动量在参数里按你自已要求来填写。




按参数需要制定自己暴光计划
这里的转速最大只能输入每小时720度,换算成恒星速也就是48X

摆动角度是指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结束时转了多少度




10、长暴光缩时摄影(暴光时马达不转,暴光间隔马达快速转动)

长暴光缩时摄影不同于缩时摄影时的马达一直在转,因为长暴光马达转的话画面会糊,所以长暴光缩时摄影时暴光时马达不转,暴光间隔马达转动一定角度(角度自已指定)



例如上面这个参数是设定为单张暴光时间为1秒,暴光间隔为3秒,制作延时视频的播放时间是10秒(播放时间和照片总数二选一,设定一个就行了,道理自已想一下就明白),摆动角度 90,指的是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马达一共会转动90度。

下面这个视频展示了上述暴光计划是如何运行的:貌似上传不了手机录制的视频。。。。



11、手动控制


点左右可以测试马达的转动,速度为48X恒星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