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逐步消失的老行当(7)

 云云23jlmgwqf8 2019-04-19
  皮匠、皮匠就是用羊皮缝制皮衣、皮裤的匠人。一到冬天大小雪季节,就要杀羊,这时侯羊的皮最好,羊毛最长也最厚。杀羊后把羊皮毛向里凉起来,到了第二年春天,羊皮干了,就把晾干的羊皮送到皮匠家里,让皮匠给熟皮子。熟皮子的方法是,一张大羊皮用一斤苦盐,一斤小米,先把苦盐熬成盐水,小米也熬成米汤,把盐水和米汤都凉凉后,搅和起来,事先把皮子在水里进行浸泡待皮子软了后,把皮子上的油污刮调,就把皮子放到大缸里,把盐水和米汤倒进去,反复搅拌皮子,以后每天翻一次,待过二十几天后,皮子就熟好了。然后,把皮子捞出来,搭在凉衣架上凉起来,待皮子凉干后,把皮子毛向里,皮向外一头用细绳子吊起来,用一个钩子反复地勾皮子,待把皮子勾的软软和和后就把皮子还是毛向里皮向外,用铲皮子的大刀来铲皮子。那个大刀比咱们做饭用的菜刀大的多,刀的两边是两根铁棍,铁棍上修有一个凹型的木架。皮匠师傅把木架掖在臂下右手拿刀背,左手拉展皮子反复去铲皮子,直到把皮子铲的雪白,手感棉软为止。皮子加工好了,皮匠师傅就把皮子毛向内,皮向外铺在桌子上,按人的高低肥瘦用裁刀裁成衣片,然后再把衣片缝起来,一件皮衣就做成了。如果有条件在皮衣的外面加上一层棉布,那叫吊面子皮袄,不过一般穷人是穿不起的。还有的人把皮子做成坎肩,冬天穿在身上暖和也不影响干活。还有把剩下来的小皮子对接起来做成五六寸长的桶型物,那东西叫小袖子,冬天套在手腕上,暖和不冻手人们也把它叫成“农民暖”。用羊皮有时也做成皮裤,不过那种裤子笨重,干活不方便。现在既保暖又轻巧的羽绒衣代替了皮袄。没有人穿皮袄了,皮匠就没有了话干,这个古老的手艺也逐渐消失了。在咱们这里找一件皮袄也不容易了,除非到内蒙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