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汾牛九州与他的“文字陶”

 yurenshuwu 2019-04-19

创作中的牛九州

“五官” 牛九州的“文字陶”(部分)

  临汾新闻网讯 当匠人与泥土对话,会演绎怎样的故事?

  当文字与陶器相遇,会幻化怎样的神奇?

  如果说,数千年前先人书写或镌刻于古陶器皿的拙朴文字符号,记录了汉字的“萌芽”,成为解读人类“婴孩时代”的文明密码,那么,今天牛九州研创的“文字陶”,则让人们透过一件件返璞归真的陶质器皿,于时空穿梭中重回久远的从前,领略文字之美,感悟智慧的魅力……

  ■艺术之路从“玩泥巴”起步

  一如文字的演进需要漫长的过程,“文字陶”的研创也不是唾手可得,一切须得从牛九州的成长经历说起。

  1963年,牛九州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爷爷牛元方作为旧式文人,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叔叔牛贵琥曾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姑姑毕业于中央美院,而他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正是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牛九州打小就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学生时代,自制教学模具的手工课让牛九州喜欢上了“玩泥巴”。课外,他会兴致勃勃地摸索着捏一些人像、动物,尔后央求砖瓦窑的师傅帮忙烧制。可是,塑形中出现的人像头部掉落、整体造型坍塌,以及出炉后出现的表面皴裂等问题,也曾一度让他有些心灰意冷。这一切,爷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时点拨他泥胎要有骨架支撑,要把头部做成空的,还要考虑气体的膨胀与排放……茅塞顿开的牛九州不断地改进着自己的工艺,待到一系列问题全部迎刃而解时,他愈发喜欢上了泥塑这门艺术。

  曾经,牛九州自信地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却无奈地接受了落榜的现实。之后,他去了山西省舞台美术研究所,跟着师父学雕塑,再后来又奔赴首都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雕塑创作室跟着名家进行系统的学习。

  1985年,牛九州在临汾市紫砂陶瓷厂参加了工作,主要负责产品设计与试制。期间,他前往山西省陶瓷研究所进修,系统地学习了陶瓷美术和彩绘等。20世纪90年代初,陶瓷厂破产,他又前往临汾地区雕塑研究所(后改名为临汾市雕塑研究所)当起了负责人。

  几经波折都不曾改变他对艺术和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2006年,牛九州暂时放下雕塑,转向了古陶艺术品的研创。

  和土为泥,抟泥成器。久居临汾,一经涉足古陶,他就被其中积淀的历史文化和蕴藏的丰富内涵所折服。

  临汾古称平阳,历史上境内陶窑众多,从仰韶时期到龙山时期均有发现。尤其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的陶器属典型的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彩绘蟠龙纹陶盘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朱书文陶壶开启了陶器上书写文字的历史先河,成为最具地方色彩的远古文化遗产。于是,牛九州将自己的古陶艺术品研创定位于尧文化主题,取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鸟壶、“凿井而饮”的结绳罐,以及双鱼瓶等等,每一件作品无不散发着尧风古韵的浓重气息。2011年6月,他的古陶烧制技艺成为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他出版了《平阳古陶探索》一书,书中由陶寺考古发掘的器物、陶唐氏说开去,论及平阳古陶的形成基础、烧制技艺、承袭脉络与演进等,成为一本兼具科普价值与工艺美术研究的专著。

  ■“文字陶”塑造文字之美

  “做古陶,是吃老祖宗的饭。”熟稔古陶艺术,并且收获颇丰的牛九州逐渐意识到,因循守旧难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唯有突破创新才能实现更高的艺术人生价值。

  “可否将文字从抽象线条返回原物,使之形意结合?”2016年,受陶器上的象形文字启发,牛九州大胆地将文字融合在器物里,创作出了一种具有象形之美的陶器艺术品,此后将之命名为“文字陶”,既而又将其定义为“用立体思维、投影视觉把抽象的文字立体化成为一种新的陶器的文化艺术。”

  德国哲学家杜勒鲁奇说过,“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古陶是文明的起源,文字不但是中华5000年一脉相承书写语言的符号,而且还是记录陶器演变的字符。追溯文字的起源,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市知名学者冯彦山认为,陶寺遗址朱书文扁壶的发现,证实文字和陶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陶”从文字解构出发,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色彩的陶器,具有原创性。无疑,以陶释字来解读文字的由来与本意,可以加深人们对文字的认识与理解;依字识器是认识陶器发展演变与人类生活写照的依据,也是探究传统文化基因的一种新方式。

  今天,走进牛九州的临汾市九州地方文化工作室,倚墙而立的展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的“文字陶”成品让人啧啧称奇。三足而立的“鼎”、小口突腹尖底的“鬲”、直耳侈口束腰的“甗”……一件件陶质器皿惟妙惟肖,一个个文字字形生动传神。人们或许难以想见,一抔了无生机的陶土,是如何在经历了碾碎、淘洗、澄泥、陈腐、捶打、塑形、阴干、烧制、着色等繁复工序后,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牛九州对此坦言,“文字陶”已不单单是一件艺术品,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更多地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感悟,研创时需要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需要全神贯注付之于情感。

  一字一故事。在牛九州的世界里,以陶释字和依字识陶为“文字陶”注入了活力,寓字于器和以字示器使“文字陶”极大地丰富了古陶艺术。时至今日,他已经创作出甗、爵、鬲、鼎、明、皿等100余件“文字陶”作品,既包括酒具、炊具,也包括吉祥语、趣味语,以及生殖崇拜、百家姓等用字,俨然一位造字的“当代仓颉”。

  ■孜孜以求成就艺术人生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字陶”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隐匿于古朴器型之中,非得静下心来才能体味其中之美。低调内敛的牛九州,则将一腔执著艺术的情愫隐遁于看似枯燥的古陶研创,不走近他是断难理解他的精神世界,亦难相信他业已取得的众多成就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爷爷在世时引用《孟子·尽心上》名句的赠勉让牛九州始终牢记在心。平日里,他独处工作室,沉浸于甲骨文、金文、篆书文字不能自拔,自得其乐地反复斟酌每一个“文字陶”的塑形,草稿往往要经历几番修改方才付诸手工。即便每有参访者表达赞誉,他也依然谦逊地表示某件作品还不够满意,还可以重新创作。恰是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苛求,使得他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能让人体味到匠心独运。

  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使牛九州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如今的他集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陶技艺代表性传人、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山西省雕塑艺术大师等诸多头衔于一身。在古陶技艺研究方面,他烧制出了古陶系、复原烧制了龙山时期陶寺文化陶器及其陶乐器,并有《陶器纹饰的起源与演变》《浅谈陶瓷艺术创新》《文字陶浅说》等多篇论文发表。他的作品曾获得国家级奖项,《文明起源·彩绘陶龙盘》《彩绘蟠龙纹陶盘》《生命之源》《古陶鬶》等被公立展馆和个人藏家争相收藏。

  艺无止境。牛九州仍在古陶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行。时下,在不断完善“文字陶”作品的同时,他期待着这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被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对塑造文字之美乃至传统技艺产生兴趣。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