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流深shi 2019-04-19

青玉虎形佩,玉质,春秋早期文物,两件,一残长13.7、宽7、厚0.18厘米;另一长14.2、宽7.2、厚0.2厘米。1983年河南信阳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青玉虎形佩

1983年4月10日,信阳市光山县宝相寺上官岗砖瓦厂在动土中发现古墓一座,考古工作人员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这是一座春秋早期夫妇合葬墓。墓中出土大量了包括青铜器、玉器、竹木漆器等在内的珍贵文物。其中,这对青玉虎形佩就出土在一号木椁(G1)中,其主人为黄君孟。

这对青玉虎形佩为青玉质,但虎头和虎背局部为墨色,身体个别部位还有黑斑。对开成形。虎形佩呈扁平状,一面光素无纹,另一面饰虎纹。虎张口,作爬行状,尾下垂,虎背立一小虎,大虎背和小虎口处共有一个圆形穿孔可供系佩。这对虎形佩局部都有残断,上面一只佩尾巴和后爪残断,残长13.7、宽7、厚0.18厘米;下面一只的下颚和前爪稍有残破,长14.2、宽7.2、厚0.2厘米。

这对玉虎形佩体现了春秋时期制玉工艺的典型特点,整体突出造型,造型巧妙,大虎背上突出小虎头,小虎头的嘴部桯钻成孔,既表现出了小虎的形象,又可作为穿系佩戴的孔径。

比较研究

虎形佩在春秋时期最为盛行,春秋之前及之后都少见到。目前所能见到的时代最早的片状玉虎形佩是在商代晚期,安阳殷墟刘家庄墓葬出土。该件虎形玉佩为青色,但大面积受沁白化,表面呈现乳白色状态。该玉虎用简单有力的线条即表现出各部位轮廓,低首张口,口内有对钻穿孔,“臣”字眼,云纹角,卷尾上翘,通体粘有朱砂。这种造型和纹饰特点体现了商代玉器刚劲有力的风格。商代晚期另有圆雕玉虎,如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龙角玉虎,高3.5厘米,长14.1厘米,碧绿色圆雕,局部有沁斑。身体长方又略有圆弧,方首前探,龙角后伏,张口露齿,“臣”字形目,八字形须,长尾下垂,尾尖上卷,身饰双阴线勾连云纹,尾饰节状纹,背微凹,臀略翘,四肢前屈,足部着地,做匍匐欲跃状。造型简洁,讲究对称,结构紧凑,立体感强,不重写实而着意夸张其猛兽之特点,圆雕、浮雕与线刻紧密结合,工艺娴熟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殷墟刘家庄出土片状玉虎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妇好墓出土圆雕玉虎

西周玉器造型则趋于写实和简化,以片状为多圆雕较少,然而洛阳北窑西周早期出土的一件圆雕俏色玉虎依然形象生动、刚劲有力,延续了商代玉器的风格。但之后西周时期这样的玉虎已基本不见,直至西周末年或两周之际,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了片状玉虎。1991年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虎形玉佩,长6.6厘米,高2.7厘米,厚0.5厘米,体扁平,杂玉质,不透明,土黄色,受沁部位呈灰白色。虎肢前屈,做爬伏状,张口露齿,低头咆哮,尾上卷形成一穿,前足也钻有圆穿,可以佩戴。两面纹饰相同,均以阴线刻划勾勒出虎的眼、耳、鼻、须及斑纹,深刻有力,形神俱佳,是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夫人墓中之精美随葬品。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洛阳北窑出土俏色玉虎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6出土玉虎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百花齐放,雕塑艺术光辉灿烂。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都把玉当做君子的化身,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虎形玉佩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形状多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神秘色彩逐步减弱,向精雕细琢方向发展,形式多种多样,造型矫健自如,装饰繁丽华美,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玉器185件,其中玉虎除了在此品读的一对外,还有多件,造型各异。如黄君孟墓出土的虎形玉佩,玉质泛青灰色,虎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虎身一面通体满饰虎纹,腹部、双肢处刻有少许几何纹,另一面光滑无纹饰。口与尾处各有一圆穿,可供穿系佩戴。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黄君孟墓出土虎形玉佩

淅川楚国贵族墓地,从春秋中期到晚期,延续140年左右,正是楚文化的形成和鼎盛时期。下寺出土的虎形玉佩较多,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作为组佩的主要构件,大都是以成对或多件偶数而出现。如此件虎形佩,青玉。虎呈卧姿、低首、弓背、闭口,以粗细不等的阴刻线饰虎眼、耳和身上的斑纹。尾粗长下垂,尖部上卷,口与尾处各有一穿孔,可供穿系佩戴。此虎形佩出土时两件,纹饰完全相同,并两两对称,从玉材和玉器表面切痕看,当为一块玉材琢成,从中切割而成两件玉饰。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淅川下寺出土虎形佩

春秋晚期河南省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养国国君受之墓葬,出土了400多件玉器,数量多、种类之丰、雕琢之精,实为鲜见。尤其是其中的多件虎形玉佩,造型优美、制作规整,具有重要的工艺美术价值。如标本M1:239,长14.4厘米,宽8.4厘米,厚0.4厘米,黑色,片状,不透明,一对两件,形制相同,对剖而成,背为素面,均有切痕。正面以细阴线及斜坡宽阴线雕琢变形虺龙纹、扭丝纹和卷云纹等。口尾与背腹各有穿孔,以供佩系。垂首卷尾,弓背凹腰,刻工讲究,一丝不苟,在同类器中当属精致之作。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桐柏月河养国国君受墓出土虎形玉佩

虎形玉雕在春秋时期全国出土都比较多,是其最为流行的时期,战国早期“S”形龙佩开始占据上风,虎形佩到战国时期偶有出土,目前见到的主要是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2件,其中1件还有墨书;另有曾侯乙墓中出土的1件,但从背部纹饰来看为一不完整的西周时期的鸟纹,应为旧玉改制而成。其后则较少发现。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中山王墓出土的两件虎形佩

【国宝品鉴】青玉虎形佩

曾侯乙墓出土玉虎形佩

总之,虎形佩是春秋时期最具特色的玉器艺术雕品,采用玉片雕刻成对或多件虎形佩饰,图案均匀分布,形象生动准确,显露出我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高超艺术水准。同时作为组玉佩中的主要构件,它不仅是贵族标志身份和等级的表征,而且赋予了君子“彼其之子,美如玉”的格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