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经筋理论探寻神经——肌肉系统

 爱看爱学爱收藏 2019-04-19
前面的文章已经从经筋讨论到肌肉韧带,甚至也谈到了肌肉链、关节松动术、康复评定等,今天想来解析椎体交叉、内脏放射痛的问题。

从经筋理论探寻神经——肌肉系统

从《黄帝内经》中找经筋里面似于神经系统组织结构的依据,《灵枢·经筋》说:“手太阳之筋……弹之应小指之上。”“足少阳之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前者为视手太阳经筋等同于现代解剖中的尺神经的例证: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弹及或碰撞肘关节尺骨鹰嘴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凹陷时,就会有触电感从肘尖放射到小指端,手太阳经筋的分布与尺神经的分布相一致,手太阳经筋“弹之应小指之上”与弹拨尺神经的反应相一致。后者则与中枢神经对机体的运动、感觉呈左右交叉、上下颠倒的支配形式完全吻合(即一侧脑部受伤,会导致对侧肢体瘫痪)。只不过《黄帝内经》是将椎体交叉现象称之为“维筋相交”而已。

从经筋理论探寻神经——肌肉系统

《灵枢·经筋》的记载,手太阴、手厥阴经筋病候中的“息贲”,就类似现代临床中的肺积、肺痈等病证;手少阴经筋病候中的“伏梁”,就相当于现今的胃痛、痞块等证。其他诸如心肌、胃肠平滑肌、胆道括约肌、膀胱括约肌、输尿管腔等也均由经筋构成。心梗向左肩及左手臂内侧放射痛与胆囊病向右肩后放射痛……均认为与交感干神经传导紊乱有关与而经筋的系列病证如筋脉瘛纵、抽搐、角弓反张或弛缓不收、瘫痪失用,面肌麻痹、口眼斜等均属于西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

从经筋理论探寻神经——肌肉系统

现今公认的看法,认为经筋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例如《辞海》释为“大筋、小筋、筋膜”(包括韧带、肌腱等)。《说文解字》对“腱”的解释为“筋之本也”。经筋所包含的组织结构远不止这些,还应包括诸如皮下脂肪、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和部分神经实体结构。经筋入内脏,相当于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其论已如上述。

从经筋理论探寻神经——肌肉系统

所以,完整地说,经筋所指的范围,应包括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和部分神经实体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