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以上的数据,这些已发生的事实或将会出现的现象,此时的你是否感到惊讶呢? 毕竟我们在生活中,好像总是会听到周围年纪大的人念叨身上这里不舒服那里不适,尤其以腰腿疼痛居多。 听久了的我们,也仿佛早已见怪不怪了,于是,对于骨关节疼痛,多数人在一开始并未重视。 如果不是疼痛感强烈,也许我们会听之任之,让自己或身边的人拖到症状加重才会去看医就诊。 人的身体上有很多关节,无论是哪一个关节出现了问题都会让人吃不消,尤其是长期的、反复性的骨关节病,对患者的关节和身体伤害都非常大,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选择治疗的方法时,不妨尝试一下中医疗法,无论是吃中药还是按摩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对于骨关节疾病及其它相关发病率较多的病症,来自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的吴琪教授博采众长,出身于四代从医、中医世家的她,有着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见解,以及治疗方法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博士,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 从事中医临床18年; 教学10年,擅长骨与关节疾病。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10篇, 其中权威期刊5篇, 主持厅局级课题1项(已结题), 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2项, 参编教材2部。 2005年以来,师从湖北中医名师熊昌源教授, 一直致力于骨关节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 擅长诊治: 骨伤科,体质调理门诊, 针灸科: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月经病,绝经前后诸症。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症候, 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扶正祛邪, 恢复人体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 并配以中医药及针灸、拔罐、刮痧、 穴位注射等诊疗手段达到显著临床效果。 个人行医箴言: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应诊时间: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 周一上午 1 什么是骨关节病? 骨关节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关节疾病,又称为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指的是骨关节受到长期磨损或外力伤害后,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的病症。 包括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风湿热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 2 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有很多,年龄较大,身体过于肥胖、工作劳损以及外力创伤等都会导致疾病出现。 中老年人是这种疾病的高发人群,与年龄过大,身体机能下降,以及骨关节长年磨损,或者与其他骨病都有直接关系。 骨关节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非常大,严重的会导致残疾,一定要及时治疗。 3 中医称之为“痹症” 在中医看来,痹,即痹阻不通。 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 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 4 骨关节病,中医“分类而治” 骨关节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西医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消除患处炎症,可以起到缓解病症,控制病情的效果,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这种疾病也可以通过中医治疗,从中医角度上来讲,骨关节病属于“痹症”,与身体过于虚脱,体质较差,以及肝肾气血亏虚和患处气血瘀滞有直接关系。 中医根据不同的发病症状,来分类而治: 第一,肝肾亏虚型,发病后可表现为身体各个关节处会出现酸痛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手指、脚趾、膝盖等部位关节处。 可以选择杞菊地黄丸治疗,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等中药按实际病情配比,放入砂锅后加水煎煮,每天一次,直到体质增强,病症消退为止。 第二,瘀血阻滞型,指的是全身关节都出现了无法忍受的剧痛,尤其是运动量过多或者上下楼梯时疼痛感更加明显。 可使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水蛭等适量,然后放入砂锅后加水煎服,每天2次,直到疾病症状消失。 第三,风寒湿阻型,主要针对的是全身各处关节出现的疼痛不止,尤其是遇到阴雨天病情会加重。 可以使用蠲痹汤治疗,羌活、姜黄、当归、黄芪、赤芍等中药适量,放入砂锅里加水煎药后去药渣服药,每天2次即可,一般一周可以见效。 患者一定要每天坚持服药,才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未彻底治愈,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拍X光片,以达到彻底了解患处的实际病症,做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同时,还需注意的是,即使患者已通过手术治疗后,也可通过口服中药来进行辅助治疗。 ![]() 5 骨关节病的预防 首要就需预防体内钙质的流失,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 女性过了35岁,骨质增长会呈现断崖式的下降。所以青中年的女性就特别需要注意补钙,比如吃钙片、多晒太阳、喝牛奶,以及其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豆制品、虾皮等。 ![]() 不要等年纪大了或已出现了症状后再去补钙,这个时候体内钙已经流失很多,补充的钙也很难被身体都吸收进去,几乎为时已晚。 适量的多运动,运动会刺激骨细胞增长,切忌久坐不动。 平时动作尽量缓慢,比如弯腰或蹲下后,不要突然很快就起来。另外,应避免做体位不当的动作。 ![]() ![]() 痛风是骨关节病中的一种,也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 在近期流行病学调查中患病率已超过0.3%。 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作为一种慢性晶体性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 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关节单钠尿酸盐饱和度而析出沉积于外周关节及周围组织时,称为痛风。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第一足大拇指)关节,其次为踝、膝等。 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 可持续3~11天。 饮酒、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间歇期: 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慢性期: 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在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 30%左右的病人可见痛风石,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 晚期有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 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吴琪教授认为“至虚有盛候”,本病属本虚标实证,急性期痛风以湿热、痰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为主,病急且重,身体的局部的热肿,其本质乃身体的元气衰弱,邪气(风、寒、湿)侵袭,元气尚在抗争,表现为红肿热痛。 该病 主要 病因 为脾肾功能失调,外感风寒湿邪,加之劳累过度、情志失调,或嗜酒肥甘,或关节外伤等,促使痰湿流注关节、肌肉或骨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致本病发作。 吴教授博采众长,采用“两通一固 ”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将清热利湿通淋、泻热通便与补肾健脾相结合 ,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根据不同的发病类型和症状,对于痛风,中医同样采取 分类而治 疗法: 急性发作期: 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用四妙散加味汤。 真寒假热型: 关节红肿、疼痛,口渴不欲饮,苔白兼黄,脉洪无力。方用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补肾、清利湿热;加桂枝、刨附片以温经通脉散寒;加木瓜、川牛膝以活血舒筋通络佐以引药下行。 慢性期: 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痛风石瘘证: 其属久病气衰,阴寒内积、寒阻血凝、肌肤失养、破溃成瘘。治以济生肾气丸内服,每次1丸,每日2次,外敷回阳玉龙膏,以暖血生肌;以干姜、肉桂、草乌、南星化寒痰,活死肌;以赤芍、白芷散滞血,生肌肉。 //痛风患者的饮食调节 不宜吃食物: 动物内脏、海产、贝壳食物、肉类、黄豆、菠菜、蘑菇。 宜吃食物: 多吃高钾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红萝卜等。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于尿酸排出。 ![]() 图片来源:SOOGIF、CC0、pexels 由好医网原创发布,版权归好医网所有 |
|
来自: 风清杨p88so0ho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