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在诉讼案件中最痛苦的事情 是什么? 大概就是胜诉的判决书拿在手里 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赢了 官司却输了钱。 咎其原因大概就三个字: 执行难 今天小编就站在律师角度来和大家梳理一下,在执行阶段如何最有效的加快执行进度。 PART 01 增加有效的沟通 执行局每天要收多少个案子? 举一个例子,上海光是青浦一个区,2019年3个月底已经收了超过2400个执行案件,而执行局至多不过30位法官。也就是说光是2019年的新收案件,平均每位法官要处理将近80个案件,这还不包括2019年以前的未执行完毕的案件。 这就好像是上学,一个老师可能要管好几个班的学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被重视的一个,但老师精力有限,总是要有个先来后到的~ 那法官每次接待日要接待多少人呢? 执行局八点半上班,这是小编上个月九点钟赶到法院取到的爱的号码牌,后面还陆陆续续有人赶来…… 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与法官有效的沟通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里划重点:有效的沟通。 我们经常在执行局能看到当事人,起诉状、传票乃至是收到的法院快递单,拿了一大摞的材料递给法官,然后再把事情的原委、过程中曲折一股脑的倒给法官。但其实在执行法官这里,情感输出其实并无太大的意义,所有的事情审判法官已经查明,执行法官只需要知道判决结果以及你的目前的诉求。 经常看到律师会在朋友圈感慨,执行局的日常就是:等待两小时,通话五分钟。 其实与其和法官说一大通,不如直击重点:目前的执行进度,被执行人的解决态度,是否做好限制措施,下一步阶段的大概时间,可能出现的难点,这个难点是否能由法院出面解决,是否需要自己做什么准备,等等。 可以想象一下,法官在各种当事人的情感轰炸下,能遇到一个思路清楚,对话流畅的人,是不是会更愿意和你交流呢? PART 02 掌握准确的执行新规 现在很多人都有从百度获取信息的习惯,但很多百度上的回答都是已经失效的法律条文,或者是因为搜索关键词不准确被链接到其他法律问题上。 比如曾经有人咨询过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问题 “如果找不到对方当事人,能不能申请失踪,然后由对方当事人的亲属来还钱。” 这种问题很明显就是找错了方向,因为即使是宣告当事人失踪,他的财产代管人也只能就其本人的财产进行管理,而不可能把别人的债务变成自己的债务。 还有人问,失信黑名单是两年之后就自动失效的吗?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大概是阅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百度截图 但实际上,本法条正确的理解应当是,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失信黑名单妥妥的挂着,履行完毕后,如果被执行人有上述(二)至(六)项情况,失信黑名单再挂两年。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除了上述能被找到的法律以外,各个不同地方的法院还会有很多诸如“指导意见”、“会议纪要”等实际操作指引。 比如上海地区是否能执行公积金的问题,在2018年8月份,上海已经开通了公积金点对点查询的试运营阶段。如果达成一定的条件,可能实现对公积金的冻结和划扣。 PART 03 找对人问对事 很多人经常跑执行局的人总会抱怨,执行进度慢,法官不上心。 其实除了因为法官案子多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没有催对人。 就拿执行中最常见的拍卖流程来说,首先是由执行法官出执行裁定和拍卖裁定,拍卖裁定出来后整个案卷就流转到评估阶段的法官,由评估阶段的法官来和评估公司、拍卖行对接,等评估报告出来后案子又流转到网拍办的法官那里,由网拍办的法官负责拍卖事宜,等到房子拍好了过户了,案卷才会重新回到执行法官手中,由执行法官和债权人联系。 所以一个执行案件经历的法官顺序为 执行法官—评估阶段的法官—网拍办法官—执行法官 而整个过程中对外面对当事人的只有执行法官,因此即使你每周都去执行局找执行法官,他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并不能实质上加快案件的进度。 总之,执行难是不仅是债权人的难言之隐,也是执行法官的心头大患,既然大家都有苦衷,不如互相理解,申请执行前做好功课,理清逻辑,和法官进行有效沟通,不仅省心,还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大家的时间。 或者,你想更省心的话,不如就把事情交给律师吧,专业迅速,你值得拥有~ 最后,无私奉献上海各地区执行法官接待表供大家参考~友情提示:去之前记得电话确认哦~防止有所更新和变动。期待大家更新补全,热心的小伙伴们可以私信发给我们的微信后台哦~小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感谢你~ 长宁执行局 杨浦执行局 徐汇执行局 青浦执行局 普陀执行局 浦东执行局 静安执行局 金山执行局 嘉定执行局 惠南执行局 黄浦执行局 闵行执行局 奉贤执行局 有关执行,还有这些 破解“找法官”难,一张执行法官接待表就够了!(持续更新中…) 如有法律问题,欢迎按照下列方式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