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八章

 玄一山人 2019-04-19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八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纠错

上 善 弗(弗)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弗)争 ,

关键字

弗:(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通常“弗”为“不”。但在这章里不是绝对的“不”、而是以“弗”作为不争之最高标准、以不“弗”而为作特殊情况而出现。

几:(副词):接近、靠近、几乎、差不多。

注:本章是经文是在各个领域引用最为广泛的经文。“上善弗水”这四个字经常被悬于正堂、特别是一些文人雅士、以及帝王圣贤、都把这句话当作做人的至高标准。


解读

上 善 若 

上善若水这句话就是来自“道德经”本章的第一句经文。我们经常使用、屡用不爽。“上善弗水”的崇高无我思想影响着华夏万民、以及东南亚、美洲、非洲等全世界寻求真理的地方和人们。对于统治者管理百姓、企业家管理企业、社会名流、文豪学者等、提供了促进和谐统一的宇宙哲理理论。有效的实现了在“上善弗水”的至高思想觉悟下统领千军万马的高度和谐性、高度凝聚性、和高度统一性。站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横刀立马、谁与争锋的至高根据地。故而“上善弗水”效仿水的本性是做人的至高标准。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能做到:“上善弗水”的至高境界、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本性。

何为水的本性?就是、利万物而不争。利于万物生长消亡、提供万物生存所需、但从不与万物争名夺利。因为利他而不争的本性、导致了万物非它莫属。故而;水乃生命之源也。

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无倾覆之患。

人心总是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之烦扰,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万物。若心灵之善渊。

水善养万物,施恩不求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皆获饮食之惠,此乃仁慈也。

水利万物,诚实和顺,无假无妄,表里如一,是谓;“言善信”。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为什么“处下且能贵上”?就是因为水的无我利他的至柔之性。水为何如此博爱、如此受万物敬仰?那是因为它不但不争还“处众人之所恶”。厕所、泔水桶、垃圾箱、浑浊地带、这都是人们最厌恶的地方。可是、水不会因为他们的肮脏而厌恶逃避、反而是处于此地、利他而行。

就是因为水做到了“上善弗水”的不争、又做到了“处

众 人 之 所 恶”而不厌、才使得“水”具备至高的道德水准、才使得万物由它而养育、但又不归其所有、故而;“几于道”最接近“大道”。

自古至今;凡是有道之人、无不治理天下幸福和谐。凡是背道而驰、有违水性之道者、皆无好下场。做人也好、做事也好、这个至高准则哪怕你奉行一丁点、对你来说受用一生。

居 善 地 ,心 善 渊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居 善 地 ,心 善 渊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这句经文是老子借用于“水”性而阐释人道。

“居善地”在水的层面、水所停留的地方就是适合它存在的地方、因为水不会刻意去选择自己需要在什么地方存在、什么地方不存在、在好的地方存在、不好的地方就不存在。因为水的善性、使它不会因水的意志而去改变自身的存在环境、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水的至高道德体现。

而在于人道上;人们不管在任何地方、一定会选择最好的位置占据、最佳的地理占据、总之;他一定认为他占据的地方是最好的地方。当一个人在没有大爱贡献精神的情况下、一定会以贪欲作为第一首选标准、一定以、能为贪欲产生结果的有利地位而进行选取。这种情况下会诞生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因为他是站在贪欲的角度出发的、所以选择的地方不一定就是适合他的地方、但他认为这是最适合他的地方、这就会出现“德不配位”的结果、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什么是最好的位置?位置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人们在配偶择业时、一定要选的是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好的。你的专业是什么?你的特长是什么?你适合在那个位置?你适合娶什么样的媳妇?这都得有个心底的尺度。

而当你居于某个适合你的位置的时候、你要竭尽所能的去发挥你的能力、创造价值最大化。在工作、生活方面要尽量做到和谐平衡、而不是过于突出、过于劳累、更不是、过于消怠、过于散漫。对于工作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于家庭要有家庭责任感、要有一颗大爱之心去对待这一切。不要把任何事情完全建立在自身现实利益的基础上、不要在家庭方面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大男子主义;不管家庭还是社会都需要有奉献的精神存在。这既是;“心善 渊”。

在社会团体中、在企业公司中、在家庭成员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把“仁”放在第一、要有一颗仁爱之人。善于人、善于己、善待一切身边事物、除情非得已不得伤害。如果身边的朋友、同事、亲戚、家人没有仁爱之心、那么你将得到的是不仁爱之回报。这既是;“与善仁”。

现在是一个“集体道德”失落的状态、所以我们作为华夏子孙应该重新找回失去的文明、找回本有的道德、找回民族的自信、复兴民族的文化。

这个世界只有一件事、就是“人与人”交往的事。不与人交往、证明你已经不存在了、与人交往、证明你还活着、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没有“信”的交往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交往。

不管任何领域、人与人交往决不可少的。尤其体现在“贸易”合作中、为什么要签合同?因为合同是失去{道德“仁义礼智信”}以后、最后的信用保障。比如;你答应我做一件事情、结果没做、我以为你做了、因为我做了相应的后期准备、所以我很生气。反之、你也一样。这样的交往是浪费“生命”的、产生矛盾的交往、是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交往。故而;要“言善信”。做到一个有“诚信”、让人尊敬的人。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这句经文是进一步阐述身为君王、圣贤、君子、之行为之道。上至国家政治、中至社会矛盾、下至个人行为。亦指长治久安、又指事业通达、再指机择以时。“机择以时”(本人新创成语)。

“政 善 治”君王以效法天地之德而行人道之德。故;无不治矣。作为君王要“大公天下”“爱民如子”体恤民情。要“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来博爱于民、不于民争利、无为则无不治。故而、天下归一。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会以效率定生命、不以质量为核心、出现投机取巧、歪门歪道之做法。这种恶性的竞争做法、会导致恶性循环、机制失效、体制不存。另外一个是;告诉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以谦卑的态度、温和的态度、恭敬的态度去行使。因为别人不是你家米饭喂大的、不是什么事情都会给你妥善处理。只有抓住了核心竞争力、和抓住了谦卑学习的核心要领、你的事业就是顺水推舟、顺其自然的发展之势。故而;“事善 能”。

“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和、这四个要素是基本事物完成自我塑造的必须条件。缺失其一则不完整。我们在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综合去考虑、要调研、要评估、看是否达到了“天时地利人和”条件。这关系到你要做的事情的成功与否。尽管任何事情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但在做事前做提前调研是必须需要的、否则失败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失败可能是因为你的失误而造成的、跟这件事情本身没关系。

古人一直在强调、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不适合的时间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坏事情。所以把握好时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们要看天、看地、看人、看一切能影响事情成功的元素成分、把一切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出门要看天气、看时间、看交通。在家里你要看家人、看孩子、看家务。一旦看不好就各种问题出现、这不是偶合、偶合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故而;任何事情都要“动善时”。除此无他。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经文是对以上经文的总概括;因为只要是有效的、有成绩的、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事物、最后都以“不争”为核心。作任何事情都要把持好“不争”、即;自然而争、争该争之争、不争不该争之争。争来的东西本就不属于你、顺应之争是努力的结果、那才是你本该拥有的东西。

当你把一切以顺应自然、顺应大道而行为时、在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东西是属于你的、是安全的、没有风险的、并且是长久的。长久的东西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反之一切都不是你的、也不安全、更不会长久。故而:“故无 尤”。


注意:本章经文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字是“弗”、另外一个是“水”。

“弗”、不是绝对的回避退让、而是以“弗”为最高的处世境界。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敢于不“弗”。老子为什么不用“不”这个字?春秋时期这个字是常用字、为何不用?为何非要使用“弗”。另外我们从老子的整个“道德经”思想理念里完全可以看得出、老子从来不会把一件事物“绝对”化。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存在。还可以从老子这句经文“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为之”中看出、老子不是让我们对待一些”不合道”的事情发生时依旧无动于衷。所以、老子用了“弗”字、这个字在通用“道德经”版本里几乎没有、是出土的古竹简版本上的原文。

而“水”是至柔之物。但柔中带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常识。为什么把“水”定位于“至柔”之性?那是因为“水利万物而弗争”“处众人之所恶”的无上品德。但不管有再高的品德、在大道面前依旧是欠缺“道”的、所以才说“几近于道”靠近道、最接近道。

所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取决于它本由“阴阳”二气所化、这是它的原始本性、无法更改。洪水猛兽、地震滑坡、气候变暖等、现在的人们很难见到猛兽、所以把洪水当做猛兽来看待。因为洪水也是水、但这种水有时候会让一个国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地震、泥石流等更是地区毁灭性的灾难。这源于人类的不自爱、人类的妄为、人类的自大、人类的不制约。大自然回报你的将是你无法承受的果实。

“道”就是无情的在揭露着事物的原始本性、丝毫不隐晦、不回避、甚至是赤裸裸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大道、奉道而行、效法天地、顺应自然、做一个有德之人。这一点上“大道”丝毫马虎不得。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八章


总结论段(原创)

人生一件事、人与人交往。

天时地利和、择机顺时行。

则信而行之、信以立天下。

不争而争之、所争以为正。

正而无邪私、故以长久安。


本章为《道德经》解读之第八章、请阅读第九章...

道德经解读:玄一山人

百度:玄一山人更多著作...

微信:2640818711


作品受版权保护、转载注明处出!

--中华国学独立研究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