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与文人

 白桦树2008 2019-04-19

  有文人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文人。没有文人,酒就是水掺了点料的普通饮品;有了文人,酒就成了有灵性的玉露圣浆。这灵性,究竟长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酒与文人产生交集的时候,这灵性就满满地斟在杯中了。

酒,是一个什么都能生产出来的能工巧匠。问它要诗,它就能给你诗;问它要赋,它就能给你赋。你问它要什么,它就会给你什么;你不问它要,它就盯着你,盯着你,一直盯到你忍不住想问它要什么为止。但前提是,你必须是个文人。

      诗人墨客,赋家才子,是酒的最好搭档,或者说,酒是他们的最好搭档。文人能给酒以灵性,酒也同样能给文人以灵性。遇上诗人,酒里就有了诗;遇上赋家,酒里就有了赋。文人有什么,酒里就有什么。诗词歌赋,是文人与酒合作完成的。假如没有酒,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厚重的《中国文学史》,大概会薄去一大半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作为历史人物,他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黄帝时的大臣,有人说他是东周人,甚至有人认为杜康就是夏后少康。但不管怎么说,杜康是传说中最早酿酒的人。后世一提到酒,马上就会想到杜康。渐渐地,杜康就成了文人诗赋中酒的代名词。其实,谁能说得清杜康是谁啊?说不清!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符号,只知道这么个符号代表着酒,就够了。

文人对杜康的喜爱,实际上就是对酒的喜爱。因为觉得直接说多么地爱喝酒会显得土俗,便在提到酒的时候,用“杜康”一词做了陌生化处理。看看那些文人诗词,就知道他们有多喜爱杜康了。西晋的江统曾在《酒诰》里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前秦的赵整也在《酒德歌》里写道:“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到了唐代,更有杜甫的“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白居易的“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皮日休的“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还有一些诗文不言“杜康”,而是以其它名词来代替杜康的,也比比皆是,比如王绩的“两仪判辟,万象森罗。都邑未建,鸟兽独多。茹毛饮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灵未知。智哉先生,爱作甘醴。”这段文字中没有写明“先生”所指,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就是杜康。文人墨客之所以这么爱杜康,是因为杜康是酒的发明者、是酒的代名词,至于杜康本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生平事迹,实际上是不会有多少文人去细细考证的。

除了“杜康”之外,酒还有许多别的“雅称”。比如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茅柴、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般若汤、清圣、浊贤等等。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无非就是文人的“陌生化处理+无聊”罢了。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个人过度地痴迷于另一个人,就会一天24小时不知厌倦地念叨对方的名字。天天念叨名字,久而久之总觉得乏味吧,于是就要换换花样。比如可以今天叫宝宝,明天叫囡囡,后天叫肉肉。叫来叫去,叫得还是那一个人,怎么叫都叫不够。文人爱酒,也是一样的道理,今天叫秬鬯;明天叫壶觞;后天又改口叫“青州从事”;到了大后天,说不准又成了“平原督邮”。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新鲜的叫法。文人之所以能给酒起这么多雅称,无非也就是因为爱酒如命罢了。

刚才提到青州从事和平原督邮,就不得不就这个典故说几句。这也是一个文人与酒的故事。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术解》中有这么一段话:“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这句话是说,“桓公有个主簿擅长区别好酒坏酒,好酒就叫做‘青州从事’,坏酒就叫做‘平原督邮’。”

为什么好酒就叫做青州从事呢?这青州啊,下面有个齐县,齐与“脐”同音。好酒喝下去,一口气就能通到肚脐,所以叫“青州从事”。为什么坏酒就叫做平原督邮呢?原来,平原郡有一个县叫鬲县,鬲与膈同音。要是酒喝到膈上就下不去了,当然不会是好酒了。至于“从事”和“督邮”,都是汉代的官名。从“张翼德怒鞭督邮”等故事可以看出,在乱世,督邮往往不是什么正面角色。把好酒称作“青州从事”,坏酒称作“平原督邮”,真可谓是委婉中的委婉,曲折中的曲折。如果不是加以分析,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这一层。《世说新语》里的这个小故事,真个是把文人与酒的字谜妙趣引到了极致!

《世说新语》里除了记录这个“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的小故事外,还记录了大量关于魏晋文士与酒的故事。有的典雅,有的怪诞,有的能在今人身上找到影子,有的只能让今人匪夷所思。这其中的主人公,既有号称知名度最高之饮酒集团的“竹林七贤”,也有王谢等大家贵族子弟组成的嗜酒文人团体。

说起魏晋名士,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多半是一个袒胸露腹的举杯痛饮的文人形象。这个形象,或者是嵇康,或者是阮籍,或者是刘伶,说不清是在哪一朝哪一位画家的画册中见过,也说不清是不是上辈子亲眼见过,总之,就是有那么一个形象——一个文人,挥着麈尾,饮着,吟着,啸着,徜徉竹林,扪虱而谈。

鲁迅有篇文章,叫《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文章的名字读起来有些拗口,但只要细分一下就可以见得,魏晋时期的文士最喜欢的三样东西,无非就是文章、药和酒。没有这三样东西,魏晋风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魏晋风度。文章自然不用说了,那是文人的本行;药,是以“五石散”为代表的一批所谓能强身益寿的毒药,也只有魏晋那帮脑子发热的人才会服用;酒,是销魂的“圣物”,也是乱世中人们逃离现实的“避难所”和“精神寄托”。有了酒,现实的黑暗就可以忘却。再多的血雨腥风,再多的弑君谋国,再多的尔虞我诈,都会在酒的迷醉下灰飞烟灭。酒,可以给人一个虚化而美幻的世界。乱世中的人,喝醉了酒,便可以穿越周汉、留连唐虞。这其实很可以理解。今人尚且崇尚借酒浇愁,何况是国愁家愁甚于今日百倍的动荡流血的魏晋时期呢?

下面,我们来聊聊魏晋名士与酒。

说到魏晋名士,首先竹林七贤是绕不开的。与其说竹林七贤是一个文人集团,不如说它是一个饮酒集团。竹林七贤最喜欢做的事首先是喝酒,然后是吃药、吹口哨、掐虱子,最后才是吟诗著文。若问竹林七贤中最能喝的是谁,毫无疑问——刘伶!刘伶醉酒,已成了一个典故。

《世说新语》在《任诞》篇里记述了一个关于刘伶与酒的故事:“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这个故事是说,刘伶有一次特别特别想喝酒,问他老婆要,他老婆不但不给,还把酒器给砸了,哭着求他不要再喝了。刘伶就说:“好啊,那我就跟神灵发个誓吧,说以后不喝酒了。既然要发誓,就得弄得隆重一点、有仪式感一点,所以,酒肉不可少吧。”于是,他老婆答应了他,给他买来了酒和肉。刘伶得了酒肉,就跪在神像前,说:“那个女人的话,不可以听啊。我还是要喝我的酒的,不喝酒怎么行呢?”于是喝酒吃肉,又弄了个酩酊大醉。

刘伶可真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他嗜酒已经嗜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在这个小故事里,刘伶把他老婆狠狠地耍了一顿,可以说是骗得定定的。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厌恶他,反而觉得他很可爱。他的可爱,表现在他的率真,他的任性,他的不拘小节,他的放荡不羁。至于那所谓的一丁点“不诚信”,在这里就不算个事了。刘伶对酒的依恋,几乎已经到了“癖”的地步。对他来说,酒就像饭一样——没有酒,就不能活。

关于刘伶醉酒,后人也多有诗词评说。陆游在《咸十韵》里说道:“人生各自有贵贱,百花开时促高宴,刘伶病酲相如渴,长鱼大肉何由荐。”于谦的《醉时歌》里也有:“刘伶好酒世称贤,李白骑鲸飞上天。”除此之外,还有杨亿的《清风十韵》:“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未点出刘伶,但实际上说的就是刘伶。李商隐的《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也同样未直接涉及“刘伶”大名,但实际上说的也是他:“自哂成书簏,终当咒酒卮。”刘伶原本以为自己是个“书簏”,没想到最后却成了一个“酒卮”。刘伶是一个文人,但他首先是一个酒徒。应该这样说,刘伶的第一身份是酒徒,第二身份才是文人。人们说起刘伶,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了一首《北芒客舍》,而是“刘伶醉酒”这个典故。在人们心中,刘伶有多少诗文传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给了后人一份关于酒的精神遗产。其实,若说到刘伶的诗文,他的代表作除了诗作《北芒客舍》之外,最有名的差不多就是那篇叫《酒德颂》的文章了。这篇文章不用展开来讲,看看题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足以博读者一笑!

刘伶真是一个烂死在酒池子里的超级大酒徒,后世任何一位以酒鬼自居的人,都应当毫不犹豫地把刘伶尊奉为自杜康之后的又一代酒界宗师。

说完刘伶,我们再来说说嵇康。嵇康是个美男子,人美,喝酒的姿态也美。《世说新语》里对嵇康的醉态有这么一段描写:“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酒后失态,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极不好的行为,有教养的人往往会尽量避免酒后失态的情况发生。然而,我们的这位嵇康,不仅不怕酒后失态,反而希望能够酒后失态。因为他酒后失态的样子,正是其最美的样子。真个是颜值决定一切。平日里长得好看的人,即使是喝醉了酒,即使是酒后失了态,也依然让人觉得美丽,也依然配得上“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也许,真实的情况不见得像《世说新语》里说的这么美。但是可以想象得出,嵇康此人即使是酩酊大醉,也依然可以保持他的优雅与风度,以不至于在醉后出丑。

魏晋的酒徒,大概多多少少都有些控制酒后神态的能力。他们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如果次次都醉后出洋相,那还了得!今人看他们,依然觉得他们的形象很讨喜,也是和他们美丽的醉后姿态分不开的。

七贤之后另一位鼎鼎大名的兼文人与酒徒为一身的名士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陶渊明。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抓住了东晋的尾巴,也可以算作是魏晋名士中的一员。陶渊明对酒的热爱,简直已经到了“宁可无食,不可无酒”的地步。梁朝昭明太子在《陶渊明传》中记述了这么一个小故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秫,是一种用来酿酒的作物;粳,是一种可以当饭吃的粮食。陶渊明要把所有的田地都用来种秫,分明是想要饿死一家老小嘛!为了喝酒,连饭都不吃了。不吃饭,怎么活?不活,又怎么喝酒?不知是陶渊明想通了,还是妻子的态度太坚决了,总之,后来在妻子的苦苦劝说下,陶渊明才小气巴拉地匀了五十亩地给妻子种粳。且不说这个故事到底有几分真实性,就说陶渊明这不依不饶的视美酒高于一切的精神,就足以让古今无数的嗜酒狂徒自愧不如了。

陶渊明的酒,与他的诗文是分不开的。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从这一点上说,刘伶仅仅是能喝,文学成就远远比不上他。陶渊明的嗜酒和嗜以酒为诗,与他的精神世界是分不开的。他清高、自傲、不俗伍,便借着醉人狂语,尽情地表达对门阀制度下东晋社会的不满。

陶渊明在饮酒之事上放荡不羁,对待共饮的人也放荡不羁。据说,只要是有人来拜访陶渊明,只要陶家有酒,陶渊明就会毫不吝啬地把酒拿出来和客人一起开怀畅饮——哪怕这个客人是个陌生人,哪怕这个客人是个捡破烂的小混混。陶渊明若是喝不过客人,先醉了,就会毫不掩饰地以自己醉了想睡觉为名劝客人离开。就这点上,说他率真也可以,说他任性也可以,说他情商低也可以——反正陶渊明就这么个脾气,看不惯就别来喝酒。

魏晋之后,嗜酒的传统依然在文人中顽强地保留着,只是再也没有出现像竹林七贤这样知名的文人饮酒集团了。但是如果要问,像陶渊明这样又嗜酒又嗜诗的大文豪自晋朝之后还有没有出现过,答案当然是——“有”!他就是生活在盛唐的被杜甫称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李白,首先是“酒仙”,然后才是“诗仙”。

有李白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李白。

其实,李白只是一个代表,陶渊明也只是一个代表,刘伶、嵇康、阮籍也都各自只是一个代表——他们都是数千年间无数嗜酒文人的经典代表。推而广之,应当是本文开头说的那样——“有文人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