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皇帝下旨,砍掉云贵地区的“栱树”,而且要一棵不剩

 历史解密坊 2019-04-20

清雍正年初,云贵地区的一伙土著人持械造反,朝廷震怒,派兵进行剿灭,可是在剿灭的过程中,清军却连连吃亏,因为这伙造反的人,竟然用一种可怕的毒箭射杀清军,清军吃了大亏之后,处在了无边的恐惧当中,雍正皇帝得到消息后,传下了一道严旨,命令云贵地区的官吏,一定要将当地的“栱树”全部根除,而且要一棵不剩,这是什么情况,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雍正皇帝剿灭云贵地区土著人的造反,是对是错,这事已经有定论,故此,小编就不说了。下面小编说一下清朝云贵地区的情况。

云贵地区的土人之所以敢造反,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山高林密。因为地形的原因,朝廷派来剿乱的清军施展不开。第二个原因就是,当地的土人有一种绝杀的秘密武器。

当清军抵达云贵地区后,发现云贵地区山峦绵延、树木丛生,造反的土著人藏在山里,面对沟壑丛生,藤萝密布,敌情不明的情况,令清军手中的长矛、火枪或利箭等短程和远程武器,基本失去了作用。

可是云贵地区的土著人却非常熟悉山里的环境,他们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早就通过打猎练就了一身的超级打不死“小强”般的本领。

双方开战后,当地的土著人施展了大招,他们在箭镞上涂抹一种秘制“毒药”。这种毒药究竟有多么厉害呢?我们在清朝大臣呈上的奏折中,便能得知:“无如其药极毒,才破皮肉即难救治”。也就是说,只要被涂抹“毒药”的箭镞射伤,活下来的概率基本为零——这就是传说中的阎王爷的“勾魂牌”。

清朝的士兵,他们面对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毒箭,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们的头顶,恐惧的气氛在军营中弥漫——这仗基本上已经没法打了。

雍正得知消息后,立即派相关大臣进行调查,寻找破解毒药之方。雍正三年五月,广西提督韩良辅呈上寻找毒药经过的奏折,他们发现土著人使用的毒药,是从“栱树”的树汁中直接提取的。这种树外形长得像白杨,树叶较为圆并带尖,其树干上的浆液,便是剧毒提取的来源。

栱树又名箭毒树,它还与一个更瘆人的名字——见血封喉树。

“毒箭”之毒来源弄清后,大臣们为了替雍正排忧解难,便纷纷献策,例如:一个大臣曾在古书中,查到了一个破解之方:绿豆粉一两,大蜘蛛七个捣烂,两物合在一起,敷于患处及服粪清可痊。小编看到这个药方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个解毒药方,能否治疗箭毒不确定,但看这个解毒药方,就有可能是“添乱”的毒药!

真正的事实是:宫内的御医经过不断尝试,依旧无法找到确实有效的解毒之方。于是,雍正决定采用360招中最费劲,最笨拙,但也是最彻底的一招,那就是命令云贵地区的官员,立刻到自己的辖区排查,并真实地统计“栱树”的数量立刻上报。

果然不久之后,南宁、太平二府各州县内查出栱树二百八十八棵,在云贵的深山处查出一百三十八棵,其他的州府县道,也将详细的数目报了上来,军机处将当地栱树的数量汇总后,发现其数量是一千零四十七棵等。

雍正将具体数据收集上来后,便下严旨进行砍伐。这个“斩草除根”的大招一出,土著人没有栱树的树液,便无法制作出毒箭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随着栱树被清理干净,清军逐渐恢复以往的作战能力,并快速地解决了叛乱问题。

“栱树”自带毒性,这是它天生拥有的特性,有毒的植物没有过错,错在人们会如何利用它。如果将其应用到医学领域,相信它会给带给后人更大的福利,但如果用其害人,这就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