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民间谜语之成熟于明末

 zzm1008图书馆 2019-04-20

试论民间谜语之成熟于明末

黄全来

     摘要:民间谜语经过漫长的发展,从明末开始在民间普遍流传并被《精辑时兴雅谜》等谜著记录了下来,当时的谜语,从谜面的形式到谜底的范畴再到整体风格,都已经基本定型,走向成熟,后代的谜语,基本是沿袭明末谜语的。

关键词:明末  民俗学  谜语

      中国的谜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有文化就有了谜。但其发展又是极其缓慢的,在市民文化崛起之前,只有零星的记录,是不具规模的。随着宋明时期市民文化的发展,天然具有民间性的谜文化才快速崛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宋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市民文化的发展,谜文化开始扎根民间,逐渐演变,到了明末,民间谜语基本成熟定型。今天的谜语,是直接沿袭明末谜语的,基本没有多少创新。 

      一、谜语在明代民间的广泛流传

    中国古代的谜书非常少,这一方面和谜不受重视有关,一方面也和谜的发达程度有关。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有相关的书籍出现的,而谜书的较具规模的出现,是从元明开始的,这说明了当时谜语的发达程度。只是元代谜书都已散佚无存了,现存最早的谜著,乃是明代嘉靖时期的《诗禅》,在明末,更涌现出了陈继儒的《精辑时兴雅谜》,冯梦龙的《山中一夕话·谜语》,咄咄夫的《一夕话·雅谜》《又一夕话·续雅谜》(《又一夕话》成于清初,但谜都是明代的谜)等,至于含谜的书,则有张岱的《快园道古》,江盈科的《谐史》以及后人所搜集的《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等等。这些典籍所记载的谜语,数量是比较多的,如《精辑时兴雅谜》,收有105首谜;《山中一夕话·谜语》有115首谜;《一夕话》和《又一夕话》所收更多,有480首左右。

      这充分说明,当时民间谜语已经足够发达,在民间流传广泛,足以引起文人的重视,进而纷纷搜集编纂,形成著作。倘若没有民间的基础,是很难有如此成就的。而在民间的普遍流行,正是当时谜语发达和成熟的结果。

      二、明末谜面形式的定型

      宋人周密的《齐东野语》里记载的宋代的一些谜语,有比较通俗的民间语言,如日历谜,也有故意向书语靠的谜语,如打稻枷谜。总体看,还是偏于文人化的。当然,也可能其是周密经过筛选的,太俗的他给淘汰了。

      而明代的谜语则明显在通俗性上走得更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文人语言向民间语言的转变。《诗禅》基本上还是以文义谜为主的,所收事物谜还不很多,但在《精辑时兴雅谜》《一夕话》等书中,事物谜则占了主流,而且基本都没有经过文人加工,保留了民间的原汁原味,语言都通俗易懂。如“笔”谜:“黑地里饮食,白地里走。尖尖的不是舌,却敌得万张口。”谜面人们一听就懂,不需要解释,但又不是直白的一下子就知道谜底的描述,有较强的迷惑性,堪称非常不错的谜语。

      当时的谜语,基本上谜面都会采取简洁的韵语形式,字数从三字到七字还有复合形式不等,但不管什么句式,基本都会押韵。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受中国发达的诗歌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韵语朗朗上口、易于流传有关。现在一般人都会记得一些谜语,这和谜语的韵语形式有很大的关系。以后的民间谜语,完全继承了这种传统。

      三、明末谜底范畴的定型

      当时谜语的谜底范围也基本上固定了,《诗禅》中还有不少的书语、曲牌、常言之类的谜,后来这些基本都归入到了文义谜中去,两者正式分道扬镳了。咄咄夫(具有的学者分析,认为乃陈皋谟)的《一夕话·雅谜》,在谜史上最早对当时流行的谜语做了初步而比较准确的分类,此书将谜语分为三大类,一为字谜,一为物谜,一为杂谜。

      字谜以汉字为谜底,但其拟面和灯谜还是不一样的,其用语更接近民间的语言,而灯谜则更接近书面语言,当然有时候二者也并不容易区分,如《又一夕话·续雅谜》中所说的二十首以“十口”开头的字谜,归入灯谜、谜语都无不妥,所以笔者有字谜是谜语和灯谜沟通的桥梁的论断。但总体上看,二者的异也是大于同的,灯谜圈的人所制的字谜和民间流传的字谜有很大的区别。可喜的是现在有不少人在制作谜语化的字谜,在进一步丰富这一在谜语中占比较小的谜种。

      物谜,就是以事物为谜底的谜语,其底基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明代之前此类例子其实也有很多,明代则因大规模的出现使其基本固定了下来。因为谜语是口口流传的,是互出互猜的,这决定了其谜底是要身边常见的东西。除了我们今天仍熟悉的,当时所传的如染布记号、书注、搓线、火筒等等,也都是当时的习见之物。当然,也偶尔会有一些刁钻的谜,如僧敲木鱼,实际重点在动作,就有些出人意表了,这样的谜后代也有,但并不占主流。

      杂谜是字谜、物谜之外无法归类的一些谜语,如书语、人名谜之类,还有就是多个谜底的谜语,如面为七言绝句,每句打一个底。这个归类还是有必要的,笔者所见谜语中有一些作品确实是无法归入物谜的,如前述僧敲木鱼,被咄咄夫归入了物谜,其实严格讲,应归入杂谜为宜。

      这个分类是比较准确的,基本能够涵盖谜语的主要类别。民国时期朱玉尊编纂《民间谜语全集》,就沿袭此分类,分为字谜和物谜两大类。 

      四、明末谜语风格的定型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谜语风格的定型。明末基本成熟的谜语,笔者认为有这样的风格:

      一、通俗易懂,俏皮幽默。通俗是谜语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是谜语能够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基础,也是其能够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根本原因。如“蜘蛛网”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等飞来将。”说出来,人人都懂,听过就能记住。同时谜语的通俗中又加入俏皮的元素,故意会加一些挑逗性的元素,引发猜者的想象,典型的就是荤打素猜,利用谜底的某个特征,故意的往男女情事方面去发挥,比如经典的“牙刷”谜:“一物生来三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放进去干干净净,拿出来含水带浆。”

      二、想象丰富,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谜语是流传的文学,但最初的谜语必然是原创的文学,这个是抄袭不来的。它根据要猜的事物,需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寻找最合适的比喻,用最有趣的话来描述出来,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首成功的谜语,就是一篇小型的文学作品,乃是古代的白话诗,其要用到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想要做好,是很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如将蜘蛛网和诸葛亮联系起来,可谓大胆,但又很是贴切,所以这样的谜语能够一直流传到现在。

      三、竞猜逗趣,也不乏社会意义。谜语本质是文字游戏,不管灯谜或是谜语,都是如此。人们互相出谜打趣,竞猜斗智,在游戏中取乐。但谜语也不仅仅是游戏,谜面也并不全是不知所云,有时其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宋代讥讽王安石青苗法的谜语,所发挥的社会效益胜于长篇大论。也有不少谜语暗寓哲理,或是讽刺某种社会现象,对人们是有一定的教益的。如《诗禅》中有首“虱子”谜:“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被人发觉,无大小首从皆死。”就是对贪官的一篇檄文。

      当然,通俗的度是不太容易把握的,民间的东西,经常会一不小心就沦于庸俗,有不少的民间谜语是比较庸俗的,如明代很流行的和尚小遗、两和尚两头睡谜,还有一些荤打素猜的谜。这种庸俗也是在明代就出现了的,后人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种风格。

      五、余论

       谜语的成熟要早于灯谜,在明末也受到一些文人的重视,但这并非普遍现象,更多的人还是将其视为雕虫小技,而即便喜欢谜的,也更多的是喜欢文人谜,对民间谜语则普遍轻视,“童谜”的称呼,正是这种轻视的体现。所以明末谜语虽然定型成熟了,但地位却非常低微。明代之后的清朝,灯谜成熟起来并广泛流传,产生了很多专著,但谜语的著作却少之又少,反而不如明代。谜语的真正翻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民俗学的兴起,在一批民俗研究先驱的的推动下,其才越来越受知识界的重视,而灯谜却反而很难再成为知识界研究的对象,和原来谜语的地位几乎整个调换了过来。谜语和灯谜这种地位的轮替,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华谜书集成(一),高伯瑜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华谜书集成(三),高伯瑜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3.谜语研究,陈光尧著,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4.民间谜语全集,朱雨尊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

(此文荣获第七届“长安文虎杯”全国谜语创作征集大赛论文三等奖)

更多资讯请浏览中华谜艺网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