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叶成为世界人们喜欢的饮品,中国茶是如何传到西方的?

 茶香飘万里 2019-04-20

茶道文化之西传,饮茶之风传至西方国家

唐宋时期,朝廷大力推行对外改革,流通商品,开放沿海商埠政策,使得茶叶传播到到世界的各个地区,同时,也为“海上茶叶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茶叶传播的海上之路最早是通过中国的海上近邻日本、朝鲜等国,经江西、安徽、浙江和福建等茶区出发,由宁波、扬州、泉州等港口入海。

此外,茶叶输往海外其他国家的主要海路有两条:一条是从江西、浙江、福建的茶区出发,经宁波、泉州、和广州的港口入海,直接横跨太平洋运往美洲。第二条是从中国的茶区输往南洋,再驶过印度洋、波斯湾和地中海等地销往欧洲等国。
外国人著述立传,为传播茶叶做出贡献



公元851年,阿拉伯人苏莱曼详细介绍了中国广州的情况,其中尤为特别地提到了茶叶。(著作有《中国印度见闻录》)
公元十四世纪到17世纪,中国的茶叶经陆路输往中亚、波斯、印度西北部和阿拉伯地区,再通过阿拉伯人首次传到西欧。

此时,欧洲传教士开始来到元朝和明朝传教,在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把中国的茶叶带回到欧洲。
中西文化交流贡献者之一利玛窦,他是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他在中国期间,对于中国的茶风、茶俗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记载(《利玛窦——中国札记》),使得西方人通过著作加深对中国茶叶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广茶叶的美誉度。
葡萄牙有一位叫做科鲁兹的传教士曾于1556年前后在广州定居,他观察并记录下中国人的茶事活动,将其记载到专门介绍中国的《广州述记》的书中,该书于1569年出版发行。

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由西方国家进口开始出现。荷兰人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到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到俄罗斯和法国等国。


十七世纪初,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的商业强国,也拥有着世界海上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荷兰的商船从澳门港口装运中国绿茶,运输到欧洲。茶叶先后传到英国、法国,以后又相继传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国家。当时,只有荷兰人掌握着茶叶贸易资源,因此茶在当时的欧洲非常名贵。只有欧洲的贵族才能享用的起,于是,茶与奢华风尚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时的欧洲,茶仅仅在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中出现,饮茶成为当时一种高贵身份的标志和骄傲。

欧洲殖民者将饮茶的习俗传入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英法殖民地。从此开始,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并成为上流社会一种高雅的行为,茶叶成了英国贵族们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档礼品。

中俄两国于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签订互市条约,中俄边境重镇的恰克图是两国进行通商贸易的商业贸易中心,茶叶是其中重要的商品。商人们将茶叶用马匹拉到天津,然后再用骆驼运送,骆驼队穿越茫茫草原和万里大沙漠,最终抵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进行交易。俄罗斯商人将茶叶贩卖到西伯利亚伊尔库兹克、乌拉尔、秋明等地区,甚至还一直运送到遥远的莫斯科与圣彼得堡。

这条贯穿南北、水路交替的运输之路从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出发,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以及内蒙古、最终到达乌里雅苏台(蒙古共和国)恰克图,全程达4600多公里,被人们称为“万里茶路”。这条茶路持续兴盛了一百五十多年,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茶叶运送的繁荣之路。

到了十九世纪,中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33年,俄罗斯帝国从中国引进茶子试种,1848年,又从我国进口茶子并种植于黑海岸。1893年俄国聘请中国茶师刘峻周并带领一批技术工人赶赴格鲁吉亚传授种茶、制茶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