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的记忆——青花漫谈 第三篇 青花之路(杨俊艳)

 汗血刀 2011-08-06

第三篇 青花之路

杨俊艳

美的使者——唐青花的外销

  中国与远方民族的交往似乎可以上推至2500年前,因湖南长沙战国墓中出土的蓝色琉璃珠,据说经科学研究后,发现它所用的着色剂是从西亚地区传入的钴土矿,这表明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通过边境贸易进口青料了。又过了500多年,大汉帝国,称雄于世,当时的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端。当光艳华丽的中国丝绸经过凶险而又漫长的新疆、中亚之旅,最终转运到罗马帝国时,它的价值已经和黄金没有什么区别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条陆上丝绸之路并不能保证中西交往的绝对畅通,于是,精明的商人们便不断地探索着海上之路,它虽然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但却是一条较有保证的通畅走廊。

  直到唐代,中国的航海技术迅猛发展,建造的大型海船无论体积还是抵抗风浪的能力都甚至超过了印度洋上穿梭的阿拉伯商船。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唐青花的外销之路开始了。因为与精美、有价值并且份量较轻的丝绸相比,青花瓷则具有沉重易碎的特点,陆路运输十分困难,也不经济。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唐青花的外销创造了条件。

  位于洛河边上的唐青花产地——河南巩县窑,水上运送瓷器非常便利、安全。青花烧好后,它可由洛河直抵扬州,再经印度半岛南端、阿拉伯海,最后销于喜爱蓝彩陶器的中东地区。在唐代的海内外交通枢纽扬州和埃及的福斯塔斯特,都出土有唐青花瓷片,前者是青花之路的起点,后者可谓青花之路的终点之一,这些都可说明唐青花是最早的青花外销瓷。只可惜的是,这条青花之路只是昙花一现,还未来得及云帆高张便随着唐王朝的覆灭而消失了。直到公元十四世纪,青花之路才又随着元青花的成熟烧造而繁盛起来。

海舶来天方——元青花之路

  蒙古人铁木真的横空出世,使蒙古铁骑踏遍了大半个欧洲,几十年的征伐建立了广袤的元帝国,中西交往的屏障由此被进一层撕破,青花之路亦再度开通。元顺帝至正年间,汪大渊附舶远游海外,归来后撰写成《岛夷志略》,对元代陶瓷外销海外诸国的记载最为详备丰富。外销的国家和地区十分广泛,大大超过了前代。外销的品种概括起来有青瓷、青白花瓷、青白瓷等几十种。据考证,这里所说的青白花瓷就是青花瓷。

  此时的元青花在景德镇烧成后,先由昌江至鄱阳湖,然后分两路:一路北上至九江,沿长江抵达沿海口岸海港,输送日本等地;另一路溯赣江而上,至赣州,再分两路:一路入闽至泉州,一路入粤至广州,运往南洋、西洋等地,它的端点为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因此,输往此地的青花多是精美的高档品。而输往日本及东南亚的青花就风格来说是粗糙的,且多为小件器物,由此也可推断,当时的日本及东南亚国家远远落后于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这条元青花输出的路线,同样也是青料进口的路线。元青花的进口料主要是来自于著名的钴料产地——波斯,即西亚地区。埃及在公元前15-14世纪制造的香料瓶就已用钴作为着色剂。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在公元9到14世纪制造的陶器,很多都用钴料着色,这类出土物在当地很多,说明钴蓝应用的普遍性。伊朗的蓝彩料更是闻名于伊斯兰世界,许多伊斯兰国家都从那里进口蓝彩料,广泛用于各类艺术品,包括书刊中。这里的钴料虽然使用历史很早,但是将其作为着色剂在瓷器上进行彩绘,并使之呈现出美丽蓝色花纹的技法却是在中国。

郑和下西洋

  明朝继续与亚非各国密切往来,进行贸易交流,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先后七次,虽然仅仅30年,中国大量的青花瓷器,便随着郑和的宝船漂洋过海,远销到西洋各地。西洋是以马六甲海峡为分界线,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郑和率领二万余人的船队前往亚非各国,前三次航行于东南亚、印度,四至七次到达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及非洲东岸肯尼亚蒙巴萨。

  郑和下西洋除了对外输出青花瓷器外,还带回了烧制青花所必需的苏麻离青色料。据文献记载,当郑和的下西洋活动停止时,青料的进口也随之基本停滞。由此可见,永宣青花在呈色上的成就是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密不可分的,没有郑和数次带领千艘宝船的频繁往返,苏麻离青这种优质青料的大量引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关于苏麻离青料名称的来源,最早见于《窥天外乘》中记载:“我朝则专设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经过科学分析,这种青花料属于进口钴土矿,由于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关于苏麻离青的产地,有人认为是西亚地区的波斯,也有人认为是非洲的索马里(Somalia),但无论青料产于何地,都要在苏门达腊成交则是毫无疑问的。

  当时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是中国与阿拉伯地区进行海上贸易的中心,又是东西方过往商船的避风港。中国和阿拉伯的商人全部聚集在此过冬,等候季风的来临扬帆起航。从西亚来的商船带来了东方各国所需要的货物,郑和便从这些商船上获得了苏麻离青料。

克拉克瓷

  万历是明代十六个皇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在位四十八年,虽然处于晚明衰弱阶段,但瓷业已相当发达。当时由于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扩展,青花瓷器作为外销产品而大量倾销于国外市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欧洲各国的上层社会更是以搜集中国青花瓷器为时髦。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葡萄牙克拉克号商船被荷兰人在海上截获,当时船上满载中国万历青花瓷器。当时,这批青花瓷器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拍卖,虽然市场价格昂贵,但仍成为各国贵族阶层的抢手货,就连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相套购,因此获利甚巨,一时间轰动了欧洲。荷兰人将由此船进口的青花瓷取名为克拉克瓷,以兹纪念这次具有时代意义的航行。从那时起,克拉克瓷改变了西方人餐桌上的用具,也令他们对中国的青花工艺赞叹不绝。

  由于克拉克瓷在欧洲受到普遍而持久的青睐,故当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实行海禁后,日本、德国、西班牙、荷兰、英国、伊朗等国均纷纷仿制,其中日本陶瓷学者专称这类青花瓷器为“芙蓉手”,以其所绘图案形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而得名。日本滕岗了一所著《明的染付》中说:“称之为芙蓉手的青花瓷……大约在万历时创烧的,这类产品主要由东印度公司输出,不仅输往欧洲,而且也输往南洋各地,日本江户时代也大量进口,不久它在日本的有田被仿制,并大量出口”。

  关于青花瓷在英国的仿制,路易·艾黎在《瓷都景德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英属东印度公司成立初期,许多中国白瓷运到欧洲,在英国加上彩饰图案出售。以后由于制瓷秘密被欧洲人所了解,英国开始生产白瓷,并采用中国格调的蓝色龙凤图案。有一个英国歌谣写道:

  为什么把钱往海外抛掷,
  去讨好变化无常的商贾?
  再也不要到中国去买China,(注:外国人称中国瓷器为“China”)
  这里有的是英国瓷器。

  然而真正釉下青花瓷(注:指中国外销青花瓷)的市场仍维持着昔日的盛况。”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

  明代中叶以后,神秘的中国强烈地吸引着欧洲商人。那时,中国瓷器还只是少量地被带往欧洲,昂贵的价格可获取暴利。正是巨大利益的驱使,1602年,直接针对中国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刚刚建立后的公司地位虽然还不稳固,另外由于中国政局变化等因素,公司与中国的贸易活动还只是时断时续,但据国外有关档案的统计,仅17世纪的百年中,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就有2000万件,并且以青花瓷器的数量为最大。

  十八世纪,整个欧洲更是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人们以能拥有中国的瓷器而倍感自豪和骄傲。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外销瓷贸易最为活跃、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几乎每年都有船只到中国,每年运往荷兰的瓷器也从几万件到几十万件不等。此外,当时运往欧洲的瓷器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1698年建立)、法国东印度公司(1719年建立)和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年建立)。雍正十二年(1734年)运到法国的瓷器有68000件;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运到英国的瓷器约40万件;乾隆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50年-1781年)的32年间运往瑞典的瓷器达110万件。从目前欧洲各国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来看,同样不难想象当时销往欧洲瓷器的数量之多与品种之繁了。

纹章瓷

  明清时期,在景德镇生产的外销青花瓷当中,有一类装饰图案是依照外国商人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纹章瓷。这种纹章瓷,也称徽章瓷,始于十六世纪的明代。现藏德国克赛尔朗德博物馆的青瓷碗,附加的金属饰具上有宋克·冶令伯克伯爵的纹章图案。它是欧洲现存最早的有明确年代可考的纹章瓷。十七世纪后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他的宰相马紥然创立“中国公司”,从中国定制了大量有法国甲胄、军徽等纹章图案的瓷器,从此,欧洲各国纷纷仿效,图案品种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由欧洲各国出图样、中国烧制的纹章瓷开始盛行。

  纹章瓷的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工艺特点,又体现出精细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作为一种特别订做的外销瓷,纹章瓷烧制以后都已远销海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订购者、烧制年代及其图案的中文记载。目前国内的纹章瓷极为罕见,而欧洲、北美各大博物馆和许多私人收藏家经过数个世纪的积累,至今仍珍藏有大量的纹章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