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快乐老年435 2019-04-20

在未完的《红楼梦》里,贾府的结局极有可能是被抄家,至于抄家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很多种说法。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从宁国府这边来说,贾珍大肆操办秦可卿的丧事,甚至动用了一位坏了事的王爷的棺木,这在政治上,的确是一大禁忌了。从荣国府这边来说,贾琏在国丧、家丧期间纳妾,王熙凤伪造文书,而且身上背着好几条人命,再者元妃薨逝,贾府朝中没有能帮忙说话的人,当年立下军功的政治资本也被种种恶行给消耗殆尽,因此直接被抄家了。

抄家之后,两位太太可能受惊过度,最终在狱中病逝,王熙凤和贾宝玉被关押,贾赦、贾珍等获罪。主子里,几乎都没落着好结果。奴才里,情况可能稍微好一些。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按照1987年拍的电视剧《红楼梦》的剧情,管家奴才如林之孝家等人被再次发卖,围观者纷纷感叹:

“往常总见着他们买人卖人,现在他们也被卖了。”

“那一个看着挺壮实,有力气、能干活……”

贾府抄家之后,那些奴才们,可能被发配边疆,也有可能被充公再次发卖。

这大概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一个大企业倒闭之后,中下层员工另谋出路一样。但是贾家的奴才,估计也很难再被买。毕竟上一家东家获罪,很多富户怕被牵连,不敢买贾家的奴才;而小门小户的人家,也不敢随便使唤曾经的公府侯门的大管家奴才们。

那时候的贾府上上下下,真的就是,飞鸟各投林,落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情景,让人不禁想到了伏尔泰的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伏尔泰是法国思想家,而曹雪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们,可以说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曹雪芹笔下贾家家族的没落史,真正印证了伏尔泰的那句话。贾府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几乎都算得上是雪崩后的一片片雪花。

贾府在抄家之前,败落的景象已经出现,大家都有预感。比如王熙凤管家,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贾琏手头没钱用,只能偷着找鸳鸯借老太太的东西拿去当了还钱用;比如主子们吃的米也不够了;宫中的太监时不时来家里要钱……

但是,所有的人宁可装聋作哑,安富尊荣,假装还处在太平盛世……

贾家抄家,全府上上下下有头有脸的主子奴才那么多,可以说,几乎没有谁是无辜的。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先说贾母,她青年时代从史家嫁到贾家,连头带尾五十四年,经历过大风大雨,她必定曾经为这个家族所经历的磨难出谋划策过、也为家族的长远发展深谋远虑过。比如,将女儿嫁到势头正盛的姑苏林家,将孙女送到皇宫,都是贾母做出的政治投资。

她看到了这个家族从兴起、到繁荣昌盛、到没落的变化,但是,即使知道这个家族不行了,贾母也已经无力去挽救它,她老了,子孙不成器,家运在衰败,她无能为力。

王家的女儿,贾家的二太太王氏,可以说,她肩上是扛着不小的责任的。无论是家底家世,还是管家经验、理家才能,她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一些。以她的身份和地位,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她作为女主人,是有责任的。

但是,她把担子甩给了内侄女王熙凤,平时有什么事,也就是轻描淡写的过问一下,王熙凤发放高利贷拖延下人工资,她并非完全不知道,只是充耳不闻。对于不干涉到她切身利益的事情,她都宁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如此,王夫人也相当没有担当。

因此,家族的没落,跟她这么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管家太太,离不开关系。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至于邢夫人,小门小户出身的她,作为贾赦的填房或继室,不仅不具备管家理家的才能和经验,也没有长远眼光。她连自己的丈夫都没法管,对庶出的女儿更是冷落讥讽,这样一个自私无能的人,也只能成为贾府家败的推手。

大奶奶李纨,守寡在家,基本不过问家务,也没有什么才能。但她人生中的一项功劳则在于培养出来一个会读书考试、能做官的儿子。二奶奶王熙凤,对于抄家一事,也应当背负近乎和王夫人一样的责任。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王熙凤收受贿赂、伪造文书,又因为贾琏偷娶尤二姐一事要把事情闹到官府,她的许多所作所为,既损人,也未必利己。家族在衰败没落,她不是完全不知道,却并没有真心想要改革,反而更多的是中饱私囊。可以说,落了抄家的下场,王熙凤难辞其咎。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贾家的三个在家小姐里,因为迎春老实懦弱没才能、惜春年幼,都不予讨论。只说探春。

探春虽说是女孩儿,却真的是家族里实实在在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协助管家,还是大观园被抄检,还是帮二姐姐处理累丝金凤一事,探春所思所想,很多都关乎家族的切身利益,比如:如何让家里省些开支?又该怎样教训那些狗仗人势的奴才?怎样平衡家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探春知道,这个家族内部,矛盾重重,除了经济上开支重叠的矛盾,还有人事管理方面的。就是一家子人之间,都跟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可惜的是,探春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对于贾府内部外部面临的矛盾,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对于自己的家族,探春肯定是尽了责任也尽了心的。

贾家还有亲戚的两位小姐长住:林黛玉和薛宝钗。凤姐对她们是很了解的,她知道这两位是有管家的才华的,只是一个身体不好,不能劳累;一个藏愚守拙,一问摇头三不知。又都是亲戚,不好过多和她们协商探讨。

男主外,女主内,王夫人、王熙凤姑侄对内部的家务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贾家的另外三个男人,对于家族的衰败,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是贾政、贾琏、贾宝玉。

这里我们不讨论贾赦、贾珍等人,因为他们是无可救药的那种纨绔子弟,而且罪行太多,已经是臭名昭著的了。

贾政,是个员外郎,官不算多大,他从小酷爱读书,但是没能走科举之路,表面看去是皇帝恩赐,其实也许是实力不足,因此老爹向皇上进言,给他走了个后门,于是额外赐了个小官给贾政了。贾政疏于家务,对贾琏、王熙凤夫妇疏于管教,这是他的失误。

至于贾琏,他算得上是贾家干事的男人,也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做事能让贾母放心。但是,贾琏这样的公子哥儿,不喜欢读书,沉迷女色,这就决定了他只能吃老本了,在科举方面也难有建树。

贾宝玉,是贾母心尖尖上的人,贾母溺爱,不忍宝玉沉迷读书,还怕贾政对他管教太严把宝玉吓到了,所以宝玉才得以痛痛快快地跟着姐妹们玩了那么多年。

其实,他算得上是家族里年轻一辈最有希望的男人了,只可惜宝玉实在太没有担当。宁荣二公在天之灵,也曾对宝玉寄予厚望,奈何?宝玉终究也还是“于国于家无望”。

此人应是曹雪芹知己!他的这句话,揭开了贾家覆灭的根本原因

正因如此,贾宝玉才会在抄家后提前面临了中年危机,流落为乞丐。

至于贾府的那些管家和管家婆子们,本来被卖到贾府来工作,就是抱着一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只是,他们不仅仅乘凉,更是成为啃食这棵大树的蛀虫,私自搜拿公家的油灯果品还是小事,那些没事惹事的王善保家的、开赌局聚赌的奶妈、给司棋带信放潘又安进园的婆子们,收拿回扣,惹出祸端,等贾府抄家,等待她们的,也就是穷途末路了。

最后,整个贾府,几乎上上下下,很少有人为了挽救家族的败落挺身而出、团结合作。他们用自己家族的命运验证了伏尔泰的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者:晓景舒怿。本文为晓景舒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红楼夜思。从书里,看更广阔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