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交部向全世界推介天津 来这座城没法不爱上它的桥!

 睡觉人图书馆 2019-04-20

文 摄|张建

  爱一座城市,必然要有所表达。几十年来,我默默无闻、孜孜以求地穿行在老街旧巷或通衢大道上,不断用镜头留住历史,用镜头见证发展。

  不知什么时候,我像被输入了程序,只要带着相机走出家门,就莫名其妙地奔着海河方向骑行,仿佛有什么牵挂,反正连自己也说不清,只要见到了海河,心里就踏实、就安静,就浮想联翩,就充满乡愁,要不人们把她比作母亲呢!正因如此,我拍摄了大量有关海河的照片。既然“常在河边走”,映入眼帘的各色桥梁也就成了我追逐的目标,因为桥是天人合一的标记,你会踏着它的脊背从这一端走向那一端,你会凭栏远眺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逶迤远去的河道,所以我的镜头里自然少不了它们的身影。终于有一天,在我脑子里蓦然闪现新的选题——《瞧·桥》。自此,我用时一个多月,沿着市内的9条河流,总共骑行150多公里,拍摄了182座桥梁,再一次抒发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拳拳之心。

  在未实施《瞧·桥》拍摄专题前,我对天津市区究竟有几条河、有多少座桥的确说不清,自从踏上了寻桥之路后,才令我眼界大开,兴奋异常,毫不夸张地说,天津跨河桥可谓“一桥一景、一桥一画”。不论是依然健在的百岁老桥,还是近年诞生的新宠儿,如此内涵丰富的历史跨越,无疑展现出天津建桥史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一座城市仅市区便有9条河,这是大自然恩赐给天津人民的福祉,随着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跨河桥梁也在不断增加,除了解决民生问题外,对生态的考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不仅在桥的设计上令人赏心悦目,实现了“一桥一景”的初衷,而且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也实现了众多突破,可以说天津人对桥的解读和构筑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最好例证。浏览多姿多彩的桥梁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当你全部丈量和阅读完182座桥后,自然会在脑子里生成一系列有关桥的比对和排序,于是“之最”两个字犹如机选的按键,一旦触发便跳跃出一连串闪亮的字符,它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着自己的身世,论证着成为“之最”的缘由。

现存最早的铁桥——金汤桥

  确切地说金汤桥不仅是天津,也是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这座桥的历史要追溯到清雍正八年(1730),时任青州运同天津分司的五品大员孟衍周到天津上任后,见海河水势汹涌,无论是过往行人还是盐务往来,都必须乘摆渡过河且极不安全,便决定将自己的薪俸捐出来修建一座浮桥,即由13条木船联缀而成,桥面铺设活动木板,初名盐关浮桥,由于该桥离东门较近,也称东浮桥,同时老百姓为感恩孟衍周的善举,更习惯称之为“孟公桥”。直到1905年,为方便电车通行此处,由津海关道与奥租界、意租界领事署、比利时电车公司合资在此新建全长76.4米、用电力启动的永久性钢桥,次年11月21日举行了竣工通车典礼。建桥耗银二十万两,桥面宽10米,其中4米为单轨电车道,新桥启用后,沿岸一时车水马龙,繁华异常,由于建造者认为该桥坚固无比,始以“金汤”命名。

  然而,这座桥真正出名,还是因为平津战役,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5个军、22个师约34万人组成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对天津守敌发起总攻,并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从此这座桥有了更特殊的意义。

最具标志意义的老桥——解放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到了七十年代,解放桥的图形都是天津的象征。那时,经常见到旅行包、手提包的右下角以解放桥精美的剪影为装饰,并配以毛体“天津”二字,带着它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也能猜出你是从天津来的,外地人对天津的认识,也多是从那个印象深刻的标志开始的。以至于后来的日记本、练习本、信封、信纸都印上了过目难忘的解放桥图案。      

  解放桥建于1927年,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的钢结构大桥,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它不仅算得上当时最摩登的一座桥,而且也是海河上最昂贵的一座桥,原定工程费用在100万两白银以内,而开工后造价一涨再涨,仅主桥就增至到152万两,加上拆除老龙头桥等费用,总计花了190万两白银。从1923年筹建到1927年建成,前后历时4年,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一带的多国租借地,因而被称为万国桥,同时由于该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天津民众又管它叫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曾更名叫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命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为什么解放桥一度成为天津的标志呢?一是这座桥同样见证了天津解放的历史;二是能够高度概括天津这条母亲河的物件唯有这座桥梁;三是独有的艺术造型蕴含了丰富的美学价值,即便今天我们端详这座92岁的老桥,依然韵味十足……

最有创意的桥——永乐桥

  永乐桥的选址太妙了,它与著名的三岔口景观融为一体,或者说它已成为当今三岔河口的一部分。站在金钢桥上凭栏远眺这座世上独一无二“轮桥合一”的“天津之眼”,心中自然升起无限的感慨,这真叫美轮美奂啊!特别当红霞满天和夜幕降临的时候,数不清的摄影发烧友支着三脚架,把照相机镜头对准带着缤纷彩光缓慢旋转的“大转轮”。

  永乐桥分为两层,上层为机动车专用道路,双向六车道,中央跨度为30米,向两端逐渐变窄,最后与25米宽的道路平滑相接;下层为人行道桥,利用3条直线通道将桥面整体分为6个明快的区域,从北侧开始依次为:亲水散步区、店铺区、主路、观览车出入口、观光餐厅区、观光亲水区。这种设计,既为机动车创造了良好的通行条件,也为行人开辟了舒适的过往环境。当然这座桥的最佳创意莫过于高耸的摩天轮,它的直径达到110米,高度相当于35层楼,它外挂64个360度透明悬挂式座舱,每个座舱乘坐6至8人,可同时提供512个人观光。巨大的摩天轮旋转1周需时30分钟,到达最高处时,人们可以俯瞰方圆40公里内的市容景观。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永乐桥的多处设计要么世界第一,要么世界首创,在大桥的建造过程中,斜拉索桥与摩天轮的衔接是工程的关键环节,即在结构上两者都需要高空承担荷载的“点”。永乐桥的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两个受力点通过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来完成,使其做到上托轮、下拉桥,两项建筑只需一笔费用,既美观又经济,不愧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创新。永乐桥的摩天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据说经常有情侣到摩天轮上求婚、订婚或结婚,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海河情话。

获得最高殊荣的桥——大沽桥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连接本市河北区五经路与和平区大沽北路的跨海河桥——大沽桥,是由世界著名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院士设计的,该桥全长243米,宽32米,其构思为“日月生辉”,故又被称为“日月拱桥”。它的最经典之处就在于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大拱圈弧长140米,高39米,向东倾斜18度,象征太阳,小拱圈弧长116米,高19米,向西倾斜22度,象征月亮,它们共由88根吊杆系于桥的两侧,与桥外伸出的半圆观景平台相对。据介绍,这种设计全称为“不对称外飘式联合梁系杆拱桥”,至今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大沽桥2003年7月6日正式开建,2004年10月主体完工,2005年11月通车,它是当时海河首批新建5座桥梁中最先投入使用的一座。200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召开的国际桥梁大会上传来喜讯,中国天津的大沽桥荣获该年度尤金·菲戈奖。这个奖项是由已故美国著名桥梁设计师尤金·菲戈的名字命名的,由国际桥梁大会创立,每年全球只有一座桥梁获此殊荣,大沽桥摘得尤金·菲戈奖,也是天津桥梁史上获得的最高荣誉。如今登临此桥,往东看古掘沧桑的解放桥与金湾广场浑然一体;往西看以“津门”为题的大型建筑群尽收眼底,尤其是大沽路桥口边伫立的336.9米的津塔好似定海神针使天地相接。尤其到了夜晚,两条弧线泛着金光从海河上空划过。

结构最复杂的桥——直沽桥

  直沽桥位于海河刘庄桥上游,是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南横的一部分,连接河东区大直沽西路和河西区奉化道。该桥全长257.3米,桥梁最大宽度58.5米,桥面设计为双向6车道,两边是人行桥和景观道,向下延续至两岸的亲水平台。全桥有27道飞跨拱、68片钢结构“花瓣”和296根吊杆,再加上钢桥面,总共使用约7500吨钢材,成为本市用钢量最大的跨海河大桥。全桥27道拱每三道形成一组跨,夹在三道拱之间的就是花瓣状的钢结构,分布在桥体上的68片“花瓣”,每片“花瓣”由两个钢制“三角形”组成,其大小不同的规格就有36种之多,最大的边长7米,重量近3吨,最小的3米,重不到1吨,这些看上去轻盈灵巧的“花瓣”要用掉280吨左右的钢材制成。

  这座桥河道内没有桥墩,两跨分别跨越河坝路及台儿庄南路。桥梁主体上、下游的人行桥及景观步道很有特点,上游设置人行桥,重点保障两岸人行交通的顺畅,下游设置的景观步道,主要满足两岸亲水空间的沟通。主跨和副跨的中间拱位于两侧行车道之间;主跨与副跨的侧拱位于行车道与景观步道和人行道之间。

  由于设计独特且技术含量高,直沽桥的施工难度也堪称“世界第一”。为了保证桥梁的景观效果,直沽桥从拼装到焊接,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坐标点上的精确度来操作,任何一点误差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在钢结构的制造和结点的处理上也都经过层层把关,并且在拼装和焊接时同时使用多项特殊工艺使桥梁结构更加坚固。

  建成后的直沽桥,通行速度已经达到规划时的60公里时速,穿梭在这座桥上,犹如时空的跨越,因为这座桥整体上看去,更像一架史前恐龙的巨型骨架。

  

最体现中西合璧的桥——北安桥

    北安桥应该算作一座老桥,它始建于1939年,原来是座木桥,建成后称“新桥”或“日本桥”,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桥进行了重新拆建,更名为“胜利桥”,解放后一直沿用此名。1973年,拆除老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建成后命名为北安桥。

  2004年,按照海河综合开发改造规划和通航的要求,对北安桥实施了扩建和抬升工程,桥面整体抬升了1.2米,并在原桥两侧各增建一座9米宽的新桥,其中6米用于非机动车行驶,3米为人行道。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的景观设计非常有特色,它将东西方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堪称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桥梁。据了解,当年专家在充分考虑海河两岸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结合原有桥梁的结构特点,大胆借鉴了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的整体造型,其艺术内涵和装饰内容均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其中包括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桥头雕像,青铜压纹的“盘龙”桥墩雕像以及桥栏柱基上舞姿各异的四尊“乐女”雕像。4个铜制的“乐女”分别高2.8米,手中各抱着4种不同的乐器:阮、排箫、琵琶、笙,力求突出中国古典韵味;2条盘龙雕塑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龙头、龙身、龙爪均为金色,它们分别盘踞在海河上下游的桥两侧,仿佛从水中升腾而出栩栩如生。人行道路面为花岗岩铺装,奶白色宝瓶栏杆描金点缀,改建和装饰后的北安桥达到了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不愧为海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津云·大话婚恋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