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力木、金帮铁底

 liangdatushu 2019-04-20
铁力木、金帮铁底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北方的晋作家具讲究髹漆,打上腻子,再涂上朱红色或黑漆色,然后描金涂彩,将一切裹得严严实实,木胎的质量似乎已经不太重要。当然,清早期有些紫檀和花梨制器也会同样处理。南方的广东则是另外一个极端,十分讲究木材的质量:颜色上要红,重量上要沉水,气味上要芳香,视觉上要“满彻”。满彻有两个意思:一是整器用同一种木材,不夹杂其他;二是整器不光用同一种木材,而且要用来自同一棵树的木材,以求视觉上最大程度的划一。此外,广作家私开片要厚,腿脚要粗,力求看上去厚重。用料如此的苛刻与奢侈,在广东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在广州购藏紫檀官皮箱一座,所有面材均为独板,而且很有可能来自同一棵料,所以视觉上有极强的整体效果。另外,广东家具讲究里外如一,修旧如新。我认识的一个老派木器商,旧器进来时第一件事,便是让工人将外表刮磨干净,然后上蜡或生漆,即便是陕西的髹漆家具也如此处理。上次去他荷里活的店中,他说某客人自母亲处继承老酸枝家具一套,特意花大工钱请人逐一打磨上蜡,并以照片见示,果真焕然如新器。

相比之下,东部的苏作木器用料就拮据许多。在这一地区,软木量大价廉但料粗,硬木料细但量少且贵,所以工艺就至关重要。榉木或柞榛制器要讲究造型的典雅、结构的硬朗、线条的明快。紫檀或花梨等细木制器则惜料如金,讲究节省和小料的拼接,常以细木其外,粗料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为“金帮铁底”,即花梨为主,铁力为底、后身则以其他辅料为之。这样的制器旧时美其名曰寓意“江山永固”,实际上是受材料限制,不得已而为之。我曾在南京马姓古董商处收藏老文盘一件,四块侧板为紫檀,底板则为铁力,四角包以铜片,十分精整,也称金帮铁底。另在香港寻得提梁书箱一只(见上图),外板和提梁以酸枝和紫檀制作,内里的七只抽屉则是铁力,底板开料甚薄,但攒边处又略厚,颇为讲究,应该也算金帮铁底。老铁力木产自广西,质地坚重,色泽纹路苍古。清四川罗江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说:“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黎山中人以为薪,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印象中,这一木材常用于文房制器。另据故宫胡德生先生考证,铁力木的使用比紫檀、花梨要早,至迟在明代中期已经流行。

在同一器上使用不同的木材,视觉上的协调性就比较凸显了,而“金帮铁底”其实就是这一协调的结果。当然,木料的混搭,并不仅限于紫檀、花梨和铁力。木器制作的地域和材料变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混搭习惯和模式。以下抄录混搭口诀一首,以为资料:

楠配紫、铁配黄,
乌木配黄杨。
高丽镶秋木,
川柏配花樟。
苏作红木楠木瘿,
广作红木石芯膛。
榉木桌子杉木底,
榆木柜子杨木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