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減吃血糖藥 靠測血糖 飲食控制

 只取一瓢896 2019-04-20

●「血糖控制在範圍了,還需要吃這麼多藥嗎?」「藥物何時可以減量?」這是許多糖尿病患者與照顧者的心中的疑惑。讀者張小姐來信分享照顧長輩的經驗,她的父親曾因血糖控制不佳而昏迷住院,從那次經驗後,她開始學習幫爸爸量血糖、控制血糖。

張小姐的父親剛出院時,醫師開立降血糖藥每日早晚各2顆、胰島素製劑每日注射4次,一次處方一周,並囑咐天天量血糖。一周後回診,醫師再開28天,劑量完全相同。

不過張小姐發現,這樣用藥下來,爸爸的血糖值有時偏低,於是她開始自行減藥,但非常注意父親的飲食內容,包括只給他吃正餐而不吃零食、飲食均衡、飲食內容多選低升醣指數(GI)的食物等。

同時她頻繁監測血糖。她發現,自行減藥後,爸爸的血糖值還能完全在糖尿病患者的目標值範圍內,像是飯前血糖約在120-125(毫克/分升)、飯後血糖約在150-160(毫克/分升),未達患者目標值上限,有時數值還更低。

再度回診時,她把這個作法告訴醫師,不過醫師僅說「再觀察看看」,這次的處方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僅胰島素劑量低2個單位,處方總天數更長達兩個月。張小姐不解,並決定持續維持飲食控制方案,在控制醣分攝取量的前提下減藥,減到甚至沒吃藥、沒打胰島素,爸爸的血糖都能維持在患者目標值範圍內。

像張小姐這樣自行調整,可行嗎?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盛讚,「這名照顧者真的很用心,正應該如此控制飲食,並密切監測血糖值,藉由監測數值回頭調整飲食內容,不過調整藥物用量前仍建議先與醫師討論」。

杜思德說,糖尿病病人因血糖飆高到需要住院時,胰島素劑量需求必然高,但出院之後,一般來說會因為體內胰島素敏感度提高、加上患者與照顧者開始控制飲食內容,因此不需要施打跟住院時同樣多的劑量。如果患者用藥過量,可能會發生低血糖,嚴重甚至可能變成植物人。

剛出院的患者可能還有許多突發狀況,像是因感染而使血糖異常,需要增加胰島素劑量;若是發生快速變瘦或發生低血糖,則需要將胰島素減量。因此,患者或照顧者應密切注意血糖變化。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中心會向患者說明如何監測血糖值、調整藥量,舉例來說,如果早餐飯前血糖低於70(毫克/分升),也就是到了低血糖的程度,睡前胰島素就應調低2個單位。(羅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