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恕甫

 秋霜了无痕 2019-04-20

徐恕甫

徐恕甫(1884一1964),字道忠,安徽省巢县黄麓军徐村人。徐恕甫(1884-1964),字道忠,安徽省巢县人。一生钻研医学,行医50多年,名震江淮,曾任安徽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临证时注意细考病机,详审脉理,辩证用药,丝丝入扣,尤其擅长对内科脾胃病的治疗,总结出很多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经验。晚年诊余之际,曾自选医案百余则,编为《徐恕甫医案》。

中文名徐恕甫

出生地安徽省巢县

出生日期1884

逝世日期1964

职业中医

著作《徐恕甫医案》

更多

    基本内容

    徐恕甫(1884一1964),字道忠,安徽省巢县黄麓军徐村人。1884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母皆饱学诗书,教书育人,同时亦希望把恕甫培养成饱读儒学、接递书香的学子才人。五六岁开始就在父母的影响下,研读'四书'、'五经',涉猎诸子百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其天性纯朴,谦恭温和。弱冠之年,即文思高妙,工于书法。常以为士君子立身处世当怀抱救人之术,济人之心。又常思天下至难之理莫过于医,至重要之事亦莫过于医,遂矢志不为良相而为良医,乃询道于数家名医,悉心求教,兼收并蓄,穷究内、难、伤寒、金匮诸坟典。学成后悬壶于合肥、巢湖及周边地区近50年,见人之疾如己疾,见人之忧如己忧,治膏肓之痼疾,取效易如拾芥,挽救病人不计其数。所以病家咸至,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深得社会的欢迎和敬仰。时人有引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句以赞誉之。

    1953年先生受聘康复医院中医顾问,1954年当选为肥东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6年调任为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为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创建作出了贡献,1957年尚被聘为安徽省工人疗养院中医顾问,1958年当选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病卒于1964年,享年80岁。

    他在中医进修学校教授伤寒期间,言传身教,为使学生较好理解、掌握《伤寒论》这一经典医著的要旨,编写了《伤寒摘要》的辅导教材,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把六经串解、注释,融会贯通,为学习经典医籍指出了途径。1959年他在安徽中医学院既负责本科学生的临床指导,又担任中医学徒的教学,同时还兼顾大量的门诊工作,他从理论到实践,从临床到课堂,呕心沥血,举一反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数十年医疗经验传授给学生。经他培养的学生,都已成为杏林骨干,真可谓桃李满园。

    徐恕甫在学术上推崇内经、伤寒等经典医著,深得仲景之法,对脾胃学说多有研究。他的医学观点是:守其常、达其变,师古而不泥古,注重博采众长,不拘一说。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他不仅注重对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扬,而且注意吸收和应用现代医学技术,提倡中西医结合。他常说:医有中西之别,而济世活人,旨实殊途同归。这对于一位深得古训的名老中医实属不易。

    徐老一生苦心钻研医学,诊务繁忙,门庭若市。他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沉疴、妙手回春的临床心得,在其原选编《徐恕甫医案》中已见端倪。他临证时以自己的胆识,运用古方参以新法,应手奏效,活人甚多,从医案中略举一二,足可见一斑。如'白通四逆'以破阴回阳,宣通内外,而救治外寒内热,阴阳格柜之危急闭证;又如用'文蛤散'治热饮悸心,导水下行而不伤阴之技,使病除迅速,无留后遗。并常以银翘、荆防之辈,治于时病,无不手到春回,各极其妙,岂常辈所能企及!先生甚崇东垣,对内科脾胃病的治疗尤其擅长,他总结了治脾胃病的三种常法:一是峻平缓急随证分治。因内伤脾胃有轻重缓急之别,而治疗的方药应有辛甘燥润之分,施峻补或平补,急投或缓投,应随证严格掌握。二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他认为,病在脾胃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病在五脏又可以共同责之于脾胃内伤。因而治疗时应分清异同,对症施治。三是纠偏制弊,药用反佐。他根据脾恶湿、胃恶燥,健脾太过易碍胃,养胃不慎将困脾的特点,施治时以药偏调病偏,又谨防药偏太过,决不滥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

    他对时病的研究和治疗立足于祛邪安正,可谓独树一帜。如妊娠期寒邪挟痰饮证,投以'小青龙汤'切中病机,而毋避姜、桂、辛、夏之禁,使病者获愈而无所伤,可谓勇开此病之先河。他在临床诊疗中采用反佐法亦是屡见不鲜,如治疗四肢厥逆、神志昏蒙、六脉沉微的寒邪直中太阴证。用'白通四逆'的同时,叮嘱热药冷服,并加童便为引,取以反佐,对寒热交错之证,疗效卓著。又如对治疗温病壮热,常用银翘之属,轻清之中显现奇效。

    先生临床诊断时,注意细考病机,详审脉理,外而四肢百骸,内而三焦脏腑,逐一推想,丝丝入扣。如'抵当丸'自长沙后能运用者寥寥沧粟,而他则佐以参汤冲服,治疗妇人血积,寓补于攻,导瘀下行而不伤阴,恰到好处,效如桴鼓;又如'甘桔汤'治疗肺痈,方简而量重,药贱而功倍。50年代初期,肺结核病发病率较高,而以滋阴润肺为主的传统方法,很难取得效果。为此,他集中精力,主持课题,潜心对该病进行研究,分析肺之机理,探求病理变化,思考古训,提出新法,归纳为'六'。即:一补肺体,二宣肺气,三和血络,四理劳伤,五调荣卫,六填空洞。至今施于临床,获效颇多,其活人之术,得于用心,真不愧为一方良医。他虽已离世36年,在广大病患者心目中至今还留下很深印象。每道其医术和救人之心,无不缅怀,冀有传人,期为患者解除病痛,以济于世人。

    先生行医50多年总结出很多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的经验。他留下的医案,不论是在语言文采方面,还是在辨证施治方面,都充分体现他的治病特点和学识水平,不少验案脍炙人口,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视病人之急如己急,病人之忧为己忧,遇疑难病症,恒千思百虑,辄夜不眠,今人可师可法。

    “瘦因吟过万山归”。此言深刻地揭示了治学的艰巨性。每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为探求真理,无不经有失败、挫折的艰难困苦的历程。先生亦不例外,其行医垂50多年,所得的一切也是经过辛勤劳瘁,寂历坎坷慢慢磨炼而成的。先生高尚的医德和高超医术至今为众人所赞誉,口碑犹存。

    常思天下至难之理,莫过于医;至重之事,亦莫过于医。盖医者人民之健康赖以维护,疾病之痛苦藉以解除,生命所关至难且重也。我国五千年有史以来,医学名家代不乏人,著述之多,汗牛充栋,医术之奇妙,尝起沉疴,保障人类之健康,其辅助诚非浅显。近代科学发展,西医盛行,对人民疾病之治疗获益良多。医虽有中西之别,而济世活人之旨,实殊途而同归。故政府一再号召,中西医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发明,西医中国化,中医科学化,其用意至善至美。余本中医,未谙西医之术,五十年来纵目古今方书,博览名家著作,自惭学浅,未能尽探古人医学渊源,以达妙用无方之境。愚意大凡为医者,在临床诊断时,必细考病机,详审脉理,外而四肢百骸,内而三焦脏腑,逐一推想。一病有一病之机,一病有一病之理,其受病之因,其发病之源,受在何经,患在何部,分析清楚,然后按法施治。试观古人往往以寻常之药品,能治奇难痼疾,应手奏效,鲜或有差。即遇病变万端,一言以蔽之,总不出乎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者之外。分言之,千头万绪,流散无穷,莫知所措;括言之,一明真理,治之中肯,诸证悉除。效若鼓桴,捷于影响,玄妙之理,似难尽述,全凭医者一心灵活运用耳。既不能执方,亦不能离方,不执方者,病有异同,不能一例治之;不离方者,药虽变更,亦不能离乎方法之外。昔贤有云,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造新房,必经大匠之手斧之削之,长短适中,节节中寂,方能成其大厦。故仲景先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出入加减皆示人以临机应变,因证制宜,活泼运用之心法也。业医者诚能心领神会,当不难庶几近之。否则对治病之人,潦草从事,疑似不辨,分析不精,自认为了如指掌,实则未能统筹全局,审慎周详,治之稍差,则轻病转重,重病转危,毫厘之失,千里之谬,其危险关系之重大,可胜言哉。昔范文正有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仁政仁术,同为一体。余已年逾古稀,晚景无多,对人民保健之贡献甚少,虽每欲集合同道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然学薄能鲜,心余力拙。惟望我医界青年有志诸君,本英明贤达之智慧,苦力搜求,固当从新钻研科学,亦不能厌故抛弃宝贵中医,毋浅尝而辄止,毋畏缩而不前,以发掘我国神妙之医学,使六亿人民同登寿域,方不负我毛泽东主席提倡中医之至意也。兹将余近年所诊医案,略选百则,一得之愚,敢云著作,献曝微忱,聊供同道之参考,抛砖引玉,尚希高明之指疵。谨具数言,志之编首,倘荷采择,无任幸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