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什么病最让咱们种葡萄人头疼,大概非『霜霉病』莫属了!! 2018年5月初后,霜霉病依然如期来侵染了我们的葡萄,叶片、花序、果穗等等都没有逃过它恶魔的手掌心,甚至果儿听闻有因为霜霉病防治不住而毁园,实在令人惋惜。 今年,暂时还未听到霜霉病大规模危害的消息,但果儿也不希望能听到,毕竟辛苦种下的葡萄,大家都想有个好收成!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果儿给大家分享下霜霉病发生的样子,仅此作个警告,大家根据自身园子情况,在敏感时期,定时排查园子发病情况,一见苗头,立马控制,为咱们的葡萄保驾护航! ▼注:以下内容来源2018年5月份贾磊老师的文章【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防治】 很多农民眼中的葡萄的霜霉病是这样的(下图) 叶子正面是这样的(下图) 叶片反面是这样的(下图) 霜霉病上了果穗是这样的(下图) 长着长着就是这样的(下图) 到后来发现时往往是这样的(下图) 看细节是这样的(下图)。大多在果梗和果粒的交接处先发病,白毛干了以后,果粒会有凹陷,凹陷 处里面果肉会发暗,变色,甚至发黑。 其实我眼里的霜霉病是这样的(下图) 这是潜伏期的霜霉,这时的霜霉还没有大面积传播的能力,病菌的孢子囊需要90%左右的相对湿度和 四小时以上的黑暗条件才能有效复制和开始传播,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四天。 换句话说,发现小黄点后,连续4~5天有阳光直射和干热风,孢子囊复制和传播就会受到很大的抑 制。但一旦有雨或者有雾,温度和湿度合适,就会立刻传染。 总结一下, 霜霉病喜欢的温度是白天25度左右,晚上15度左右,(不是书上说的高温高湿)湿度大 (有雨或有雾)。如果发现小黄点后,连续4~5天高温干热风,就不会爆发。 发现小黄点后4~5天内,下雨或者有雾,白天25度左右,晚上15度左右,就会爆发。 所以只能提前预防,后期治疗会很麻烦。对比一下细节(下图)是潜伏期和传播期。 小黄点的时候防治,比较容易打,一般均匀细致的喷雾就可以解决。见到白毛就开始传播了,这时打 药就要小心了,打药不仅仅要均匀细致,还得选择打药的外部环境,(打完4~5天内下雨会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孢子囊复制,病菌传播,打完后4~5天干热风就效果好些),药剂的选择和喷药的方式都要多加注意。 <戳视频↓↓,观看霜霉病病菌的侵染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