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孔子心性学说的现代价值

 黑龙江自在 2019-04-20
摘要:物质成果日益丰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混乱,信仰缺失和精神家园失落,伦理道德失范,人心涣散,信用缺失等现象触目惊心。该文认为当前研究倡导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犹显得重要。加强道德建设。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价值观念;信仰;信用;缺失;孔子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里,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的富裕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利益和享受是当代人毋庸质疑,一致认同而又普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但是,物质成果日益丰裕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混乱,信仰缺失和精神家园失落,伦理道德失范,人心涣散,信用缺失等现象触目惊心。
  “山中花树”任其自开自落,“日暮卧牛”听其滑坡或者爬坡,不认真解决道德领域的问题,不仅物质文明的成果难以保障,也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人们呼唤符合时代的道德规范作为社会的精神约束,渴望挖掘传统道德的积极因子,发挥其正面引导以及对货币经济负面因素的遏制作用。当前研究倡导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犹显得重要。如同麦斯太尔呼吁解决西方的现代问题要回到亚里斯多德一样,解决中国的现代问题,加强道德建设需要重新“回到孔子”。
  回到孔子不是厚古薄今,不是保守主义的滥情,不是真的要回到孔子的时代和重新俯拾他所处时代的问题,因为从根本上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返回到孔子的时代,无法真正的复古。“回到孔子”是指回到中华文明精神的源头,对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经典文本进行细致而又有所选择地研究和解释,着眼当代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生存状况,突出道德领域的实际问题,阐释孔子以“仁学”为核心的心性学说的现代价值,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理论宝库。
  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并没有系统完整的心性学说,不仅几乎没有论“心”,即使直接讲“性”的地方也是极少,仅见“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很少几处(《论语阳货》),他讲的最多的是“仁”。之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才有了把心性联系起来的说法。然而从整体上看,仁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学的理论基石,一部儒学史某种程度上即是对仁的诠释历史,但是,孔子言仁往往随机而发,没有给仁下一个普遍、固定的界说,况且孔子的仁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的概念,这就为理解孔子产生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中国哲学主要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而天人的核心究竟还是落到人上,人的核心则是心性,孔子仁学其实探讨的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内涵和规范要求。
  如何评价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孔子研究中最重要、最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他思想核心的仁学学说。回到孔子也就是如何评价孔子学说的现代意义问题,总体说来大概有三种观点:一是包袱说,这种观点认为传统越古老,负担越沉重。孔子思想产生于2500多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失去其现代价值,回到孔子意味着中国无法轻装前行;二是代表说或精华说,认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或精华,传统无法割裂,应该继承弘扬,但是如何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存在分歧;三是无所适从说,这种说法肯定孔子思想中有积极因子,但是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无法操作。包袱说割裂了历史的联系,没有看到文化的传承性,不过是激进主义者的一相情愿,第二和第三种观点可视为一类,尽管说出了当代继承传统的困难,其实是没有掌握好继承的方法,现实中无法真正进入操作层面。
  回到孔子首先是要回到孔子的经典文本,根据当今时代的问题,理解和解释孔子心性学说的现代意义。现代西方的哲学释义学理论对我们应该有所启发,施莱尔马赫提出释义学有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两种解释类型。语法解释也被称为“客观的”解释,它处理的是作者明确的语言特点;心理解释主要是研究思想如何从作者生活的整体中产生的,他更重视第二种类型的解释,后者也被称为“肯定的”解释,因为它在创造性地重建作者的创造性过程时,达到了产生言语的思维行为。一个解释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和语言学知识,他就可以比作者本人更好地理解作者,把握作者本人创作时没有意识到的方面。
  伽达默尔强调理解的历史性,他认为理解的历史性具体体现为成见与传统对理解的制约作用,两者构成理解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传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我们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条件,而对作者意义的发现是无限的过程。他强调开放的视界,“人类生活的历史运动在于这个事实,即它绝不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点,因此,绝不可能有真正封闭的视界。倒不如说,视界是我们悠游于其中,随我们而移动的东西。”我们的视界和过去的视界相接触而不断形成,不断包含着差异和交互作用的融合,伽达默尔称之为“视界融合”。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的行为。当代的解释观是追求创造的解释观。它抛弃了传统解释观对文本的固执和对解释者个人成见、经历、所处社会现状的回避,而主张解释者带着自己的成见进入解释对象的领域,通过将自己和解释对象融合创造出新的视野。
  把握孔子思想也应如此。理解孔子生平和思想的基础是《论语》,这本书记载的主要是孔子师徒的言行(尽管并非整部书都是真实可靠的),《孟子》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文本资料,它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一些言行,与《论语》早期部分的记述大体相吻合。通过解读这些文本,主要抓住其思想的核心,在与孔子,与古人,与传统的对话、追问、慎思中把握思想的脉络和内涵,澄清偏见或成见,不断地修整、补充,重新地审视、阐释,认识并梳理其思想的现代价值,唯如此,新的经验、新的理解、新的认识的可能性才会产生。
  在孔子看来,“仁”是什么?它有哪些层面?如何践履“仁”的思想?据统计,《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结合当代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论语》中“仁”的解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倡导道德自律,注重推己及人
  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禁止去做,这样将心比心,以宽容、理解,严律己,宽待人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人、感染他人,在共同的环境中达成共识,形成道德规范。他强调:“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指出:“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不是外求,而是内在的自觉自愿,惟有如此,个人才会真正的成为心灵自由的平静与自由,即真正成为自我,人的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自己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尺度。孔子的仁学开出的道德自律,是不同于西方以服从上帝旨意和命令的道德自律,他对人们道德修养和觉悟的要求更高。
  2.“仁为己任”,强调责任意识的人格追求
  孔子赋予“仁”以崇高的人格要求,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慷慨奉生的追求。曾参曾子是孔子的高徒,最能体任孔子的要旨,曾子说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实际上是一种崇高的人格追求和境界,是对自己追求目标坚定不移,执着不悔的决心和意志,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当面临生死抉择时,不求“生以害仁”,但求“杀身以成仁”。孔子的“仁”学给了我们自由的价值选择,用一种高尚的品德征服、感染他人,不仅百姓士人可以成就豪迈人生,统治者同样要自身的人格魅力,个人品行征服民心,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虽然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阅读过《论语》的人,无不能体会仁、理解仁,而一旦把仁上升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便会积极地实践仁,维护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气概和追求。
  3.以“好学”、“善道”为重要内容的实践理性
  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微子》)这里的“学”显然不是指获取知识,而是学习正确的行为,塑造道德人格,道德主体。这样,孔子的知、学便和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无常师,“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俏》),既学文武周公之道,也学百工技艺之事;既向老子学礼问道,又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子学琴,向郯子学历史知识。范文谰先生指出“孔子学说含有多面性”(。孔子不仅是思想家,还是有着政治理想和抱负的教育家、实践家,仁包含有着经验的内容。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仁人君子”,也就是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道德情操,为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奋斗不已,“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正道焉”(《论语・学而》),他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述而》)虽然孔子并不反对对物欲的适当追求。
  4.仁是情理,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人人具有的一种真实情感,而这种情感正是仁的根源所在,是否孝悌是判定一个人仁与不仁的标准所在。在孔子与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一段讨论中,孔子从内心的“安”与“不安”点醒宰我,要他从孝悌的自然情感中发现仁,体验仁。宰我居丧期间仍然安于食稻衣锦,完全丧失了孝悌之心,所以孔子说“予(宰我之名)之不仁也”(《论语・阳货》)。孔子的仁不是抽象的,而是一实践超越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自我不断向外实施爱心,由“孝悌”到“忠”、“信”,再到“泛爱众”,由情及理,实现仁爱的普遍化;二是在向外施爱的基础上,反过来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由道德情感上升为道德理性,并最终上达天道,实现心灵的超越。
  此外,孔子的“仁”是一种人生修养的方法和人生修行的境界,孔子倡导仁人君子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道德内省、独善其身的重要作用。要做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处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把精神价值的追求,达到一种自由自为,作为乐生的更高境界。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说,犹如浩荡之江河,容纳百川,会聚众流,不断汲取新鲜的营养,损益沿革,随时变通,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天下的事没有定规,没有定理束缚,没规定要怎么做才对,不要怎么做才是最好,怎么做最恰当。从孔子的思想看,只要合乎百姓人民之根本,顺应历史之主流,便应该怎么做。孔子仁学思想的根本――宽容、变通、友善、合作、适应是最好的回答。
  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得上是“仁”呢?孔子在《学而第一》里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总是很看重“孝悌”二字,也就是说,这可以说是仁的根本。这自然与孔子本人的出生背景与生活习惯有关。孔子是个重感情之人,所以他很尊重长辈。最终将这种感受带入了他的学说中,成为学说的根本。当我们着手解决现实思想领域的矛盾时,应该以缓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紧张状态作为道德建设的方向。仁就是人之权利,当仁成为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人权的行为的时候,仁就上升为德行。孔子把这种仁的行为具体化就成为了“礼”。礼是孔子对仁的一种比较具体实际的运用,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也就没有了社会秩序。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说:“我们不能说孔子的那个代表真实生命、代表全德、一切德所出的‘仁’是个经验的概念,是个后天的心理学的概念。”所不同的只是,“孔子没有经过超越分解的方式去抽象地反显它,而只在具体清澈精诚恻怛的真实生命中去表现它,因而仁之为普遍的法则不是抽象地悬挂起来的普遍法则,而是混融于精诚恻怛之真实生命中而为具体的普遍。”虽然孔子以一种感性的态度去构建自己理性的规范,不能不说是他思想矛盾的一面,“仁”是孔子普遍的、具体的生命道德原则。
  人生经历和事件构成了一个人思想的特质。孔子年近60岁,孟子认为不会被重用的年龄,毅然踏上周游列国,为理想奔走呼号的旅程,力图为混乱无序的时代带来秩序,给饱经战乱和灾害的黎民百姓带来现世的安稳平和,他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达10多年之久,饱尝人间甘苦,世态炎凉,孔子的道德表现是拘谨谦虚的,也是严肃认真的,或许有些保守,但他以东方人所特有的睿智,以不可思议的理性直觉,顺天应民,创造性地用“仁”解释西方社会强制性的行为规则“礼”,把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转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并将它提升为国家、社会、家庭等领域的日常生活理念。孔子在世时无人完全理解他,去世后经常遭到误解,但愿聪明的当代人能够汲取历史的教训,尽可能还原孔子思想的本谛,去除矫情伪饰,为解决时代实际问题出谋划策,雁鹭长鸣。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271页.
  [2]范文谰.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编第九节.
  [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117页.
  
  范晓丽:德州学院社科部主任,校团委书记。兼任德州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