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冷暴力,职场边缘化

 黄昌易 2019-04-21

职场冷暴力,职场边缘化

图文无关

“久处职场的人都知道,办公室政治和现实政治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有政治,当然就会有暴力,现实政治中的暴力是以显性形式出现,而办公室政治中的暴力则往往以‘冷暴力’的形式存在”;而且,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伤害,可能并不比显性暴力小。虽然职场理论上是劳动力自由交易的场所,如果遭遇冷暴力,员工可以一走了之。但事实上,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企业里的员工对职场冷暴力的忍耐力是比较强的,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职场冷暴力的存在。至少,员工遭遇冷暴力,不仅影响工作,也会影响工作以外的生活,例如冷暴力会从工作传导到家庭中。家庭冷暴力的施加者,经常是职场冷暴力的受害者。

边缘化是指员工个体被组织或团队其他成员孤立、排斥,感到自身虽是该组织(团队)的法定成员但又游离于组织(团队)实存之外的一种状态。边缘化是工作场合中冷暴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被周围的人孤立、打入冷宫的滋味,可谓“真难受”。被边缘化的员工,往往会有强烈的关于人生和事业的挫折感,伴随着自暴自弃甚至“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对职场边缘化现象给出相应的应对管理建议,有助于提升工作士气, 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学概念中,与职场边缘化相近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内部人感知”,另外一个是职场排斥。

内部人感知概念,是从反方向反映出个体心理层面的被边缘化程度。内部人感知与职场边缘化从不同方向体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程度,但内部人感知是纯心理层面的概念,并不一定反映团体的实存结构。职场中的被边缘化,反映的是单个个体与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借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如果一个由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具有“集合中心”的话,被边缘化反映的是个体(或少数几个个体)与集合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其他个体离开集合中心之距离明显较远的一种状态。当然,被边缘化,从动态意义上讲,也可理解为特定个体与群体中心的距离逐步拉大以至于成为该群体之“边缘人”的过程。除了该个体(或少数几个个体),其他个体所形成的子“集合”明显更有“整体感”。所以,离开群体中心的“距离”,是判断个体是否被边缘化的关键依据。在性质上,该“距离”不仅是心理上的,更是物理结构上的。也就是说,被边缘化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心理感知,实际上也反映了群体实存之结构变化。与职场边缘化相近的另一概念“ 职场排斥” 是模仿生物种群中为争夺稀有资源和生存条件的相互打压、排挤现象而提出的。在组织行为领域, 在2008 年进行了开拓研究,将职场排斥定义为员工在职场中知觉到的来自他人的排挤或忽视对待,并初步探索了其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偏差行为等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职场排斥现象奠定了坚实基础,引起了学术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