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越 | 我的姥爷 朗读:心愿

 昵称48860834 2019-04-21

我的姥爷--朗读:心愿 来自尘世掠影 12:28

我的姥爷

张越

我没有见过我的姥爷。关于姥爷的所有记忆,都是从母亲口中得来的。现在想来,母亲之所以无数次的提及姥爷的过去,一部分是因为母亲对父亲的无限的爱,源于母亲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姥爷确实是个传奇色彩的男人。

姥爷出生于一个贫穷的乱世时代,但是姥爷的家却不贫穷。他们家是做染坊生意的,在寨墙里面居住。母亲说,在寨墙里面居住的都是大户人家,因为家里有钱,惧怕土匪,所以几家有钱人共同修了这道寨墙。虽然有这一道人工屏障,依然挡不住土匪。人类,在自己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土匪也一样。不过因为姥爷的为人,土匪不敢冒犯,这种相安无事的日子一直过了很长时间,一直延续到姥爷的外出,土匪来了……我的姥姥,一个很柔弱的小脚女人,吓得躲在了牛肚子底下。土匪站在寨墙上喊话要大洋,还站在寨墙上面姥爷的院子里放黑枪,姥爷的爸爸顶着簸箕向土匪头子讨价还价,簸箕被打了好几个窟窿,正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寨墙外传来了一两声枪声,土匪以为是我姥爷回来了,吓得顾不上送上门的大洋了,一溜烟跑了。姥爷家这次侥幸没有遭遇土匪的洗劫,得益于那不知从哪儿传来的枪声,后来听说是邻居放的土炮。这件事让母亲也深信,运气有时候是可以挽救一家人性命的。

好景不长,姥爷终究栽在了这群魔头手里。不知在一个采购的晚上还是什么时候,土匪悄悄地派人绑架了姥爷的哥哥和弟弟,装在了麻袋里,扬言让姥爷亲自去赎人,不要任何票子,只要五千大洋。姥爷的母亲是一位强势有本事的女人。这次,姥爷的母亲出面东求西借,凑够了大洋,让姥爷把人赎回来了。但是这件事却在姥爷的心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一笔灰色记忆。这位不识字年轻人此时意识到,不管自己多么的强大,要想更好的保护家人,必须参与到改变大环境的战斗中去,于是,在经历这场变故后,思虑再三,姥爷开始收拾行装北上参军,确切地说参加了八路军。做了八路以后的姥爷打仗勇猛,保护首长有功,而且练就了双手都会打枪的本领。一次机缘巧合,正好派遣姥爷的部队剿匪,姥爷为了这次剿匪,磨拳擦掌,在土匪山寨门前的一个杨树上蹲点,蹲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把土匪打下来了。在缴获赃物的时候,审遍了土匪以及他所有的媳妇,硬是没找到任何赃物,后来在询问土匪的八姨太时,八姨太牙口咬得很紧,但是在把八姨太送出土匪堂屋的时候,她的眼睛好像无意地看了房顶的一个横梁,姥爷顺着她眼光瞧去的时候,发现八姨太的脸色变了。当姥爷尝试用木棍敲击房梁的时候,八姨太脸色变得煞白。于是姥爷就赶紧找人踞开房梁,发现房梁已经被掏空,里面塞满了金银珠宝,还有大量的金砖银砖。

因为姥爷这次剿匪的功劳,当内战接近尾声,渡江南下的时候。姥爷没有跟着南下,他的很多战友却死在了渡江南下的路上甚至死在了战场上。每当说起此事,母亲总会叹息起来,因为没南下而躲过一劫的姥爷,却没能躲过另一次命运的戏弄。母亲每当这时总会幽幽的说,这都是命运。

由于姥爷的学问低,不识字,在内战结束后,政府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职务,做了当地的一个派出所所长,而没有他功劳大的一位兵蛋子,却当了公安局局长。心高气傲的姥爷一气之下就回家种田去了。

他喜欢种西瓜,他种的西瓜又大又甜,每个西瓜长得都很均匀,姥爷喜欢独来独往,喜欢在瓜园里住……母亲每当说起这段日子的时候,眼睛是亮的,两颊绯红,全身都泛着一种很幸福的光芒,那种光芒至今使小时候的我很向往西瓜的味道,至今想来,还是觉得母亲话语里姥爷种的西瓜好吃,那天与我小姨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起姥爷种的瓜,小姨也津津乐道,我想,瓜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一方面因为它确实好吃,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那是能与父亲、一家人在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

文革来了,时代的浪潮并没有放过这个归园田居的老人,在批斗大会上,依然写上了他的大字报。姥爷暴跳如雷,说批斗我?我在战场出生入死的时候,你们在哪儿?说完,把批斗的桌子掀翻,径直而去。就是这样的直脾气,文革人员再没找过他的事,或许因为他肩头上那些枪伤标志,或许惧于姥爷那直言不讳的性格,总算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

文革结束了,有战友对姥爷说,去找找你的工作吧,将来可以用这养老的,姥爷听了劝告,去找了。没想到,找工作的路途竟是一场劫难,在这条路上,他无声无息地走完了一个原本平凡人的传奇的一生,在煤气的魔爪下没有预兆地睡去了,姥爷去世在自己上班的政府大院里,享年54岁,煤气中毒,据母亲叙述,其实在姥爷走之前的晚上,她是非常想留下他的,一种由心底涌起的不舍。母亲说,后来想起来,或许是父女连心,感觉到了什么……母亲说,在姥爷走后,查看姥爷居住的房间,门窗紧闭,连钥匙孔也给堵上了,不知为什么……无从可考。那个留宿姥爷的战友上司也耿耿于怀,对于母亲姊妹有无限的愧疚,但终究斯人已逝,世事淡然。

(上面图片由作者提供)

如今的我,人近中年,每每回忆起母亲口中叙述的姥爷,依然心存崇敬。虽然素未谋面,自己却在脑海中刻画了清晰的图像:一位倔强,耿直,雷厉风行又矍铄的老人站在时代更迭的转折点,面带微笑的指点着我……走向不可知的未来,充满期待……

作者简介:张越河南省商丘市人,一位喜欢读书写作的女子,生活好像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在基层做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洞察人性,剖析自我。曾经获得商丘市优秀教师,商丘市学科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