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MrKujng 2019-04-21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俗话说:“人贵在自知”。《老子》中也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人能够清楚准确地认识自己是一件难得的事。可惜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往往存在偏差,这导致我们走了一些弯路甚至走错了路。

为什么我们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呢?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自知之明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我们对于自己是谁和自己的喜好有很多的认知、感受和信念。这些认识和理解并非与生俱来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即关于我们是谁的概念,是在我们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出现的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人如何认识自我?

在20世纪早期,社会学家库利就指出,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了解我们自己。自我观念不仅仅来自对个人性格的直接思考,还来自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库利用“镜中自我”这一术语来强调,自我是我们所参与的社会互动的结果

发展自我认同或自我观念的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地在他人(如亲友或街上的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然后,想象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漂亮、聪明、害羞或怪异)。最后,别人的印象让我们产生对自我的感觉,如感觉受到尊重或感到羞耻。

在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中,一种微妙但却非常关键的观点是,个人对自我的想象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判。因此,如果我们误解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就会由此产生负面的自我认同感

老师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应,后者可能会错误地判定老师认为自己非常笨。这一错误想法可能会通过以下过程转化为消极的自我认同:(1)老师批评了我,(2)老师肯定认为我很笨,(3)我很笨。不过,自我认同也会改变。如果这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一,他或她可能就不再觉得自己笨了。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另一位社会学家米德则认为,自我起始于以个人的世界为具有特权的利益中心。小孩子想象自己是周围环境的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视角去进行思考。例如,如果我们给小孩子看一幅山景,并让他们描述山后的人会看到什么景色时,小孩子只会描述他们自己看到的景物。

这种孩童时代就产生的以自我为事件中心的倾向从未完全消失。很多怕坐飞机的人都会自动假设,如果有飞机从高空坠落,那必定是他们自己乘坐的那架。此外,谁会在看算命天宫图的时候不首先看看自己的星座分析呢?如果不想自己中大奖,我们又怎会去买彩票呢?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日渐成熟,自我意识也会发生改变,我们会开始更加关注他人的反应。父母、朋友、同事、教练、老师通常都在个人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米德用“重要他者”这一术语,来指代在个人的自我发展中产生极大影响的人。例如,很多年轻人都发现,他们被与父母相同领域的工作所吸引。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人如何表现自我?

戈夫曼对自我的研究承袭了库利和米德先前的成果。库利强调我们形成自我的过程,米德关注自我如何在与他人互动的学习中发展,戈夫曼则强调我们有意识地为他人塑造自我形象的方式

我们如何管理“自我”?如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互动论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我们的许多日常活动,都在努力向他人传递“我们是谁”的印象

生命初期,为了突出个人独特的形象并满足某些人群的期望,个人会逐渐养成注重自我表现的倾向。人们通过我们的外表、衣着、身体语言、举止和风格来评判我们。因此,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地改变他人面前自我表现的方式。戈夫曼将这一自我表现的改变称为“印象管理”

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时,戈夫曼经常用戏剧表演来打比方,因此他的观点也被称为“拟剧论”。根据这一视角,人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就像剧中演员在演戏一样。例如,如果老板在旁监督工作,秘书就会表现出比实际上更忙碌的样子。单身酒吧里的顾客则会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等人。

戈夫曼也强调自我的另一面,即面子功夫当你感到尴尬或被拒绝时,你会采取措施来保住脸面。例如,在单身酒吧中,一个人被拒绝后,可能会说:“这么多人中,怎么一个有趣的人都没有。”如果想要继续进行社会互动,我们就有必要维持一个恰当的自我形象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自我如何形成?

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一样,也对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很感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相信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个性总是会受到他人(特别是父母)的影响。但与库利和米德不同的是,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组成部分总是相互矛盾。他认为,人类在自然的冲动本能总是与社会约束相冲突。一部分自我追求无尽的享乐,另一部分则追求理性的行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了解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然后选择最合乎自身文化的行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他将儿童思想过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儿童利用感觉来发现事物。例如,通过触碰,他们发现自己的手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第二个阶段是前运思阶段,小孩子开始使用文字和符号来区分事物和想法

在第三个阶段,即具体运思阶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孩子们开始进行更有逻辑性的思考。他们学到,即使一团泥土被捏成蛇的形状,它仍是一团泥土。在第四阶段,即形式运思阶段,青少年们可以进行复杂的抽象思考,而且能用逻辑方法来处理观念和价值观。

皮亚杰认为,社会互动是发展的关键。随着儿童日渐长大,他们更加关注别人的想法,也会思考他人为何会有特别的行为。为了形成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需要有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如果缺乏社会互动,孩子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美国小女孩伊莎贝尔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爱、关怀和情感

伊莎贝尔在6岁之前,都是居住在一个几乎完全隔离的黑暗房间里。除了妈妈之外,她几乎没有和别人接触过,但她的妈妈是个聋哑人。伊莎贝尔的外祖父母对伊莎贝尔私生子的身份深感耻辱,所以他们把她藏了起来。1938年伊莎贝尔的妈妈带着她从其外祖父母家中逃了出来,俄亥俄州的官员才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存在。

伊莎贝尔被发现时刚满6周岁,当时她不会说话,只能发出粗哑的哇哇声。她和她妈妈仅靠一些简单的手势来进行交流。伊莎贝尔基本上完全没有经历孩童时代典型的互动交流和社会化过程。她在心智成熟度测试上的得分显示,她的社会化水平相当于婴儿

专家们设计了一套系统的训练课目,来帮助伊莎贝尔适应人类关系和社会化。经过数日训练,她第一次尝试说话。尽管最初进展缓慢,但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6岁儿童的语言水平。

过了两个月,她就能说出完整的句子。9个月后,她开始辨认词汇和句子。9岁之前,她已经可以与其他孩子一起上学了。14岁时,她上了六年级,不仅学业表现优异,还能很好地调整情绪适应周围环境。

研究伊莎贝尔案例的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经历以爱、关怀和情感为载体的社会化过程。如果人类缺乏适度的关注,就无法学习语言,也不可能与他人进行互动。对积极社会互动的需要并不会随着孩童时代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贯穿人的一生

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看不清自我?

通过社会互动,我们得以认识到他人并向他人学习,完成“社会化”。而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逐渐确立并不断修改对自己的认识。因此,我们常说的“自知”不仅是指你自己非常了解自己,其实也包括你对他人关于你的看法有恰当的理解。二者只要缺一,都会导致人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出现偏差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与库利的“镜中自我”异曲同工。自己是没法成为自己的镜子,只有他人能成为你的镜子,你也可能成为他人的镜子。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正是在相互“照镜子”中形成的,我们社会的多样性也正是由不同镜子反射出的各种各样的景象所形成的。

- 版权信息 -

编辑:子水 黄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