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之二古代雕塑馆

 hsgzlgg 2019-04-21

古代雕塑馆

       中国古代雕塑馆展厅面积640平方米展厅,其中有120余件展品。展厅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除陈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为主,这里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南石刻、金铜佛像等。


前言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已出现各种动物和人的塑像,到了商周时代更有各种精美的玉石雕刻品。秦汉时的陵墓石雕和俑像塑造使雕塑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两汉之际,佛教及其艺术自印度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的造像艺术已有很大的发展。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等石窟寺在雕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世或出土单体的石、铜佛像,亦有不少精粹之作。北魏佛像在传统基础上吸收、融会西来的风格,表现出清羸飘逸、挺拔俊秀的形貌。北齐和隋代的佛像,优美洗炼,形神兼备,在风格上蜕弃了西来的影响,成为本土化的佛教艺术的新形象。

       唐代是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佛教造像、陵墓雕刻和俑像的塑造,皆以写实为基础,留下了大量优美雄伟、绚丽生动的传世之作。

       北宋承晚唐的余绪,佛教雕塑仍有所发展,但风格转为清新秀美。明清两代间有佳作遗存,但总的趋向是形式主义支配了雕刻艺术的发展,创意之作少见。

战国秦汉时期的雕塑(公元前475年 – 公元220年)

       商周时代工艺美术雕刻品的制作已相当广泛。作为独立的雕塑艺术门类的形成,是在秦汉时期。秦始皇兵马俑、两汉的陵墓石雕和各种表现社会生活的俑像,是中国早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西汉陶俑塑造运用概括的手法和简练的技巧,使俑像具有质朴的美。东汉俑像颇具写实的特色,并且在人物情态方面,更为生动传神。动物的塑造富有生气,甚至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彩绘木俑

战国

       这两件木俑刀法简练,以简洁的造型表现人物形态。人体形象尽管只有轮廓,但神情举止栩栩如生,那斜切下去的刀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物的轮廓,胸前凸出的一块,即为作揖之势。鲜艳的彩绘更增添了人物的神韵。木俑眼睛、眉毛勾画细致,说明距今2500年前已有类似毛笔的工具出现。 

       战国木俑往往出现在南方,如两湖地区。湖南长沙马王堆墓葬出土的丝绸帛画上的图案与这些木俑身上所绘图案一致。



陶俑

西汉



东汉抚琴陶俑

秦汉

年代:东汉 

尺寸:通高75cm 最宽41cm 底宽33cm

       这件来自四川的陶俑,因当地土质之缘由,呈红色。头身模塑合制,套合成型,颈部为其衔接处。头上簪花三朵,脸带微笑,正视前方;身着交襟长袍,跽坐,琴置腿上,两手高低错落,悬于琴上,仿佛正在奏曲。东汉陶俑,不论是抚琴俑、吹笛俑、劳作俑、庖厨俑等,脸部始终充满微笑。此俑塑造手法简洁,仍保留了古朴原始的特色有团块体积感,显得较厚重。形象生动,充分表现了抚琴者心旷神怡,沉浸在乐曲声中的神态。


陶狗

东汉

       陶狗昂头而立,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颚长。颈与前腹紧束牵狗套具,头身分别成型,套合而成。可见东汉是的制陶工艺已非常成熟。

魏晋南北朝隋代的雕塑(公元220年 – 公元618年)

       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古印度和中亚传至中国,凭教义和佛像传教,早期又称像教。十六国时期的鎏金造像是现存最早有纪年铭的遗物。北魏前期的佛教受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深目高鼻,形体魁伟。北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崇信佛教,加之南北艺术的融合,出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形象。东魏承北魏清瘦的遗风,造像衲衣贴体,而褶襞的处理则较为简洁。西魏造像面相丰圆,体躯壮实,褶襞稠密。北齐造像身材修长而优美,衣著轻柔线条简洁,谧宁凝思的情态成为当时典型的风格。隋代佛像雕塑,基本上是北齐风格的延续。

交脚弥勒菩萨石像

北魏 

佛像石碑

北魏正光二年 

王龙生等造佛像石碑

北魏 

尺寸:高233cm,宽50cm,厚20cm

       这件造佛像石碑,因刻有王龙生等供养人的姓名而得名。它用浅浮雕的手法刻画。碑的上部雕刻着文殊菩萨与维摩诘争辩的场面。在他们身后是佛弟子和其他菩萨。维摩诘手持如意,微侧身躯,作倾听状;文殊脑后有头光,作说法手势。中层作窟龛状,龛内作一坐佛,旁立二胁侍菩萨。龛楣顶上左右侧各刻一供养人,并肩侍从相配。龛下两侧各刻一法狮,张口瞪目。两狮下各一飞天。下面那些站着、走着、或骑马、或乘车的一组组人物都是礼佛图。画面上的人物严格遵循主尊从卑的等级来表现,有身份的人都比较高大,侍从奴婢身材瘦小、形象拘谨。 

       该碑雕刻形象生动,内容复杂,以浮雕手法为主,运用自如。背面、侧面雕刻也很细致。


佛石像

北魏472年

佛石像

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

佛像石塔节

北魏(公元386-534年)

佛鎏金铜立像

北魏

       佛像螺发肉髻,面相颇为丰满,眼大而横长,鼻梁直挺,内收的唇角,含着一丝微笑,表情慈祥,眼光亲切;身披通肩外衣,绕过右手搭于左手,胸前的中衣结带,外衣下部露出中衣和下衣,其衣纹向下并外扬,犹如迎风飘展的羽翼,极具装饰趣味。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赤足立于佛座之上,它那宽厚的身躯和端庄的姿态,开启了北魏佛像向东魏过渡的新风尚。


释迦佛石像

西魏(532年-556年)

岐法起等造佛石像

西魏大统十六年 (公元550)


陈迥党等造释迦佛石像

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

       碑额部残缺。中上部为佛龛,所造主尊高发髻,丰颐,嘴含笑意,身着袈裟,衣裙下摆层层波褶覆盖佛座。二旁各有一弟子及一胁侍菩萨。佛座下左右各刻一张口吐舌之护法狮,具威猛状;中置二力士,手托佛座,侧蹲其下。龛楣线刻双龙,刀法细劲精美;龛之两侧各凿三小龛,上下排列,内有坐佛一尊;碑之左侧亦有上下三个佛龛,其内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此类小龛和佛像,相对于主龛大像只不过是一种衬托或点缀,但制作者依然运用其娴熟的刀法,一丝不苟地刻画出其各个细部,且以细刻、浮雕等不同技法,完善每尊佛像的造型和容貌,使整个布局犹如石窟寺洞窟造像的一个缩影。在碑的下部刻有长篇铭文。铭文字体规整清秀。


佛石像

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




佛像石塔节

北魏




保亮造菩萨鎏金铜像

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

车安生造观世音菩萨鎏金铜像

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


佛鎏金铜像

北魏(公元386-534年)

佛石像

东魏(534-550年)

佛石像

东魏(534-550)

    这件以繁丽的大背光烘托一佛二菩萨的造像形式,代表了东魏佛教雕刻的新风尚。主尊面相丰硕,表情端严,身躯壮实魁伟;那浅浅的衣褶纹理若飘荡的水波,均衡流畅,给人以优雅,清丽的美感。

程荣等造佛石像

东魏 (540年)


菩萨白石立像

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


思惟菩萨白石像

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

       1954年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思惟菩萨面含微笑,脸庞长方,头著宝冠,宝缯上飘,圆形头光。半跏趺坐束帛圆墩上,体略前倾。右肘支膝上,手攥长茎莲蕾,用食指支撑面庞。左臂残缺,残存左手握足。菩萨下身着裙,裙摆分两层浮雕回曲形皱褶,腿部裙褶单勾阴线呈“U”型。圆墩下敷设圆形铺地宝装莲华,下为长方体石座。石座背面阴刻造像记:“大伐(代)兴和二年岁在庚申二月乙卯朔廿三日亲(辛)丑,清信佛弟子邸广寿仰为亡考敬造玉思惟一区(躯),愿亡考上生净妙国土,合家眷属,常居富利,七世同沾,有形齐润,所愿如是。像主前平乡令邸僧景”。此像姿态优美,静中含动,展示出菩萨静心思维的神态,有明确纪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佛四面造像石碑

东魏543年

       造像为长方柱形。碑四面均在上半部凿上下两龛,下面小龛内均为四尊小坐佛,根据铭文当为十六王子像。上面为大龛,有火焰形龛楣和双龙首楣沿。四面造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等形象,但组合各自不同。造像正面下部刻长篇铭文三百多字,纪为“大魏武(定)元年” 即于公元543年东魏孝静帝时期所造。在大龛楣及另三面小龛的下部都刻有大像主、像主、道场主、菩萨主、供养人聂氏(以聂氏为主)的名字。另外,铭文中说明了造像者的弥勒信仰。如此大型并拥有大量铭文的方柱形四面石刻造像,在东魏造像中弥足珍贵。


       北齐造像身材修长而优美,衣著轻柔线条简洁,谧宁凝思的情态成为当时典型的风格。

菩萨鎏金铜像

北齐天保二年 公元 551


菩萨石像

北齐 


佛像石碑

北齐

       这块造像碑虽然上部残缺,但现存的六个佛龛,以及龛内生动优雅的人物造型,足以说明这是一件十分精美的佛像雕刻品。其人像神情各异,形态自然,刀法细腻,整个石碑贴金施色。今虽大部脱落退却,但可想见当时其原貌是何等富丽堂皇。



思惟菩萨白石像

北齐


释迦佛石像

北齐

尺寸:高164cm,宽62cm 

       这件石像用白石雕刻,面相丰润,,眼睛微闭,目光下敛;唇角微翘,含着一丝微笑。两手残缺,但尚可见说法的姿势。佛的背光华丽,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烘托着五尊坐莲花佛,中心饰莲花,外缘是一圈荷莲构成的图案。释迦牟尼佛气度雍容,表现了明澈、智慧、慈祥的神情,配上精细富丽的背光,在和谐中寓有庄严之感。


佛石像

北齐

       佛像面带微笑,圆形肉髻,桃形头光。菩提树背屏只剩右侧树干及盘绕的龙身。造像凹形底基座的雕刻极为考究。中间为精美的博山炉,炉上有二化生童子,炉下两旁为狮子托护,狮子上部各雕刻二供养人跪拜。最右侧为合掌施礼的菩萨和手持金刚杵的力士,由此可以想象左侧和对面而立的菩萨和力士像。


佛石像

北齐

       这是一件极具特色的北齐佛石像。佛陀的端庄肃穆,胁侍的虔诚宁静,以及众多供养人像的整齐排列,使整个作品充满着神圣的佛国气氛。作品雕刻精美,刀法娴熟细腻,布局对称,人物形态富于变化。


力士石像

北齐


马仕悦等造佛像石碑

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2)

双思惟菩萨石像

北齐

极具特色的河北曲阳双思惟菩萨坐像,主要流行于北齐中期和隋代。菩萨头戴三叶花曼冠,样式相同、相对,半跏趺坐,背后为菩提树背屏,背屏前有二柱接抱厦,两侧立胁侍菩萨,内手持莲蕾。造像基座前雕刻化生童子托博山炉、二拱手施礼的弟子、二蹲坐的护法狮和赤裸上身的力士像。


道常造太子石像

北齐天保四年

       此件石像头部及右手已残,其姿态与常见的思惟菩萨造型接近。造像半跏趺坐束帛圆墩上,体略前倾。右腿上抬,右肘支膝上,左手握足。足下为小莲台。菩萨下身着裙,裙摆分两层浮雕回曲形皱褶,腿部裙褶单勾阴线呈“U”型。下为长方体石基座。基座为素面,依然存留东魏元象、兴和时期的遗风。基座正面刻有道常造太子石像一区等发愿文。

佛石像

北齐


佛石像

北周 公元557-581


周纪仁造释迦佛石像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

千佛石碑

北周

       此碑上共刻有千余尊佛像,在碑的中上部有一大龛,雕刻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主像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旁各有一狮子作守卫状。虽然这千尊小佛像形体很小,但每尊小像,人物的刻画却极为精致,眉、眼、鼻、嘴、雕刻精细。刻画如此众多佛像,与大乘佛教宣扬的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有关。


如来佛石像

北周武成元年 公元559


石狮 

南朝  公元420--589年

       朱昌言先生捐赠。博物馆门前陈列的石狮,就是仿这些狮子的汉白玉雕刻品。



释慧影造释迦牟尼佛漆金石像

南朝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

       南朝的佛像传世较稀少,这件造像的有明确的纪年,并曾在明代经过著录,尤为珍贵。南朝佛像的脸型较之清瘦的北朝佛像显得较为丰满,释迦牟尼面相丰圆,表情温和慈祥。主尊两旁线刻阿难迦叶像,再外侧为胁侍菩萨象,均体现出富有层次感的独特艺术效果。舟形背光上以阴刻线条表现了佛主第一次说法时的宏伟场面:释迦牟尼佛游历之时,适逢雨季,便在当地驻留,举行大型的佛教讲学活动。此像在不大的空间里,运用丰富的造型手段巧妙地表现了复杂的场景,是南朝梁代难得一见的佛像精品。


释迦佛石像

南朝(公元420-589年)

王景和兄弟造佛石像

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


菩萨白石立像

隋(公元581-618年)


菩萨白石立像




阿弥陀佛三尊铜像

高37.6cm,座纵23.8cm,座横32.8cm 

       常见的金铜佛像往往为单件,而这件作品则以佛床的形式来表现,给人以立体的空间感,似是将佛国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长方形底座上承一佛二菩萨、二供养人、二狮子。主尊阿弥陀佛左右还有两个插孔,原应置二弟子形象,现已佚。 

       此阿弥陀佛三尊像,制作工艺精湛,头光使用失蜡法铸造,采用透雕工艺,其精细程度让人惊叹。菩萨璎珞上的珍珠颗颗清晰,最前两只狮子身上的线条(如毛发等)是在整器铸成之后,用刀阴刻而成,相当细致。它与陕西省出土的阿弥陀佛鎏金铜像和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阿弥陀佛九尊像是中国金铜造像的最高代表。如果进行比较的话,三尊佛像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说明隋朝时期的金铜佛像表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佛鎏金铜像


佛鎏金铜像

       这是一组成套的佛像。佛作高肉髻,头后饰桃形头光,面相丰圆,二眼微合,神情端庄;佛右手作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的须弥座上。两傍的胁侍菩萨,头后亦饰桃形头光,并手持法器于胸,站于莲花座上。一佛二菩萨像原应有座,惜残佚。但从三件单体造像的形体大小和鎏金陈色,成双相对造型的菩萨像,尤其是一佛二菩萨相同的桃形头光和线刻的火焰纹装饰,也可看出一佛二菩萨这三件单体造像为同一组合。


菩萨鎏金铜像



大势至菩萨石像

       观世音和大势至是西方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一起,被称为“西方三圣”。 

            这尊菩萨头戴宝冠,面相丰圓,表情端荘;滿饰的璎珞,具有富丽华貴之美。 

       隋代工匠在表现菩萨面相秀润、体态俊美、装束华丽的同时,还刻意表现菩萨的慈祥温和、恬静安祥、怡然自得的神态。使隋代造像在南北朝遗风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形象优美典雅,装饰繁丽的艺术新风。


观世音菩萨石像

       菩萨脸容丰满,眉目细长,嘴角略带微笑,表情慈祥温和。头戴高耸的宝冠,冠前饰一化佛,此为观世音菩萨之像征。菩萨身材匀称,腹部略向前突,似呈曲态而富有动感,由此,遮盖了无手的缺憾。菩萨的装束极为华丽,肩饰、胸饰都极为细致精巧,而挂在胸前、裙前以穗形饰物串连的璎珞带,更显其华美富丽。 

            此件造像与大势至菩萨石像成对,在现存实物中,几乎没有发现同类作品,它为隋代造像中的珍品。


唐五代时期的雕塑(公元618年 – 公元960年)

       唐代文明,极为昌盛。雕塑崇尚写实,各种俑像具有准确的形貌和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许多富有生活情趣的卓越之作。佛像雕刻更刻意追求形体的完美,神情端庄,亲切慈悲;菩萨体态优美,肌肤匀称。许多雕像力求刻画出佛家超度众生的情态,从而愈益世俗化。

菩萨石像

       这是一件难得的盛唐佳作。唐代佛像以胖为美,不仅菩萨像较丰满,佛像也一样显得较肥美,显示出唐朝整个国家的雍容大度,国力强盛。

       此造像六角座,材质为汉白玉。菩萨面呈满月型,丰润秀美,眼睑下垂,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翘,面相恬美。细腰,着长裙,褶襞刻划自然流畅,富有动感。残缺的双臂,使人联想到“维纳斯”的风姿。优美的"胡跪"姿势,使形象更显生动。整个作品以汉白石圆雕而成,石质的细腻滋润,加上精练娴熟的刀法,使之成为盛唐菩萨像的创作典范。

老君石像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

       此像为唐代老君像的典型作例,其头部发丝后理,头顶应有道冠、惜残。面相方硕,长眉细目,嘴唇微闭,下颌长须半残,脸部表情道貌岸然;躯体饱满壮实,身着宽领大袖道袍,盘腿坐于八角形坛座上。老君像两手、右手处与盘腿座前之饰物均残缺。 

       一般老君像的造型都比较小,此件唐代老君石像,其造型之大,在道教造像中极为少见,故弥足珍贵。

老君石像


释迦牟尼佛石碑

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

佛石像

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

佛石像

文殊菩萨石像

唐代的文殊菩萨骑狮石像,留存较少。此尊菩萨头戴花幔冠,高挽发髻,脸型丰满、秀美。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座上。圆座置于狮疹之上。狮子的大体造型和佩饰以及左侧高浮雕的狮毛表现,确认造像为文殊菩萨。在故宫博物院留存的240多件河北曲阳造像精品中,文殊菩萨骑狮像仅此一件。


张四娘造弥勒佛石碑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

       造像碑首雕四条蟠龙,龙首向下,分居碑侧;正中雕一小龛,龛内雕释迦佛坐像一躯。正面大龛雕造善跏倚坐弥勒佛像,两手置于双膝,两脚下放向外呈八字形,踏于莲花座上。大龛的正面上、左、右三方边沿刻有:朝议郎行□卅遼城府长史后任泌卅安乐府长史杨□□妻张四娘开元九年十二月等铭文。整个造像显出唐代造像体态丰满、健壮的盛唐气息。






李世延母冯氏等造佛像石碑

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




佛石坐像

       佛束肉髻,面相丰满,二眼微合,抿嘴端坐,神态庄严。身披袈裟,结跏趺坐,露出的前胸和整个身体,显现了唐代造像体形饱满壮硕的特点;硕大的袈裟将盘腿和佛座遮盖,袈裟于佛座处似成下悬的帷幔褶叠,极具质感。整件造像既体现了佛的庄严和宁静;又仿佛是位神情安祥,体态端庄,盘腿入定的高僧形象。此类造像更具写实韵味,是中晚唐造像的典型风格。


天王石像

       从隋唐开始,特别到宋元明时期,天王、力士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脱离了单纯的佛国护法形象,独立出来受人供养。天王是佛国世界的护法,故以武士形象出现,背带光圈,脚踏小鬼。脸型似西域人、体格极其健壮,是唐代天王像的重要特点。 

       这件唐代的天王像双眼圆瞪,威严勇猛;身穿盔甲,腰间束皮带,胸部肌肉凸起,出色地表现了男子的健美体魄。天王的脚下匍匐着两个垂死挣扎的小鬼,更衬托出其威猛的形象。这尊护法天王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杰作,再现了唐代武士勇猛善战的雄姿,体现了壮美的时代精神。

天王石像

石狮

       狮子是百兽之王,气势威严;但此件石狮造型生动,神态安祥,极富情趣。石狮蹲坐在基座上,头向左上仰,张口露齿,阴刻的狮发向后自然的披下,前撑的双爪、露出有力的肌肉;左后爪向上翘起,似在抓痒理毛,表现出狮子悠闲自得的神态,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 

       中国古代雕刻石狮的作用有三:一是在佛教中,百兽之王的狮子作为佛的护法形象出现,它表示佛的伟大。二是在宫殿、府邸门前的摆放的狮子,它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尊严。三是在陵墓中的出现狮子,它辟邪、驱鬼,用以镇墓。


豸獬


迦叶木雕头像

       唐朝木雕像保存至今极为难能可贵。此迦叶木雕头像脑后龛有一镂空方框,用以支撑头光,另一方面,该结构也意外地起到防止木头开裂的作用,使这件木雕头像得以保存至今。此头像约1米之高,可以想象其身体之巨,而当时该造像放置于寺院之内,则殿宇之宏伟亦必十分惊人。在雕刻工艺上,古代工匠着力于正面刻划,寿眉之处顿挫有力,用刀劲利;眼睑和双唇下刀则小心谨慎,细腻精微,整个面颊的处理富有层次感,刚柔相间,凹凸有致,粗细得体。此像曾用浓重艳丽的贴金与彩绘装饰,但由于时间久远彩漆剥落露出褐色的木质纹理,显出木雕艺术的朴素美感。


天王石雕头像


天王石雕头像

佛石雕头像


韩弁智造佛石像

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


陶彩绘骑马俑

       俑像为泥质灰陶。二俑面相丰满,双眼正视,鼻挺、嘴巧,唇上加朱红,头戴红色风帽,身穿窄袖长衣,足蹬长靴,直坐于马鞍之上。马为静立姿,双目圆睁,两耳上耸,胸肌突出,身姿矫健,四足踏于长方形踏板上,身上仍留有淡淡的红褐色彩绘。陶彩绘骑马男俑表现了唐代社会的生活状况,是唐代彩绘俑像的佳作。


陶仕女彩绘俑



陶侍女俑

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

菩萨鎏金铜像


十一面观音菩萨鎏金铜像

       方形基座上承仰覆莲座,菩萨端立其上。头部、上身和下身呈三段屈曲。右手执柳枝,屈 肘上举平肩,左手持宝瓶 下垂,体态文弱纤长,动作协调优美。上身裸,戴项圈、穿长裙,赤足;天衣轻盈飘荡,有绘画上'吴带当风'之笔意。头顶上十个小像分三层叠置,大小适中,颇 精巧。整体造型挺拔俊巧,透雕的头光、天衣和基座更有空灵之美。

菩萨铜像



思惟菩萨铜像

       思惟菩萨像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后代渐少。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在未出家之前,坐在菩提树下思考人生无常的形态。这座铜像发髻高耸,面相丰满,袒露上身,肌体圆润。 项圈、腕钏、臂钏简洁朴素。薄衣贴体,褶纹清晰。盘膝而坐,左手屈肘撑于腿上,右手屈肘上抬,头向右倾斜,双目微合,作思维状。造型优美,给人宁静祥和的感觉。

佛鎏金铜坐像

       佛面相饱满,体形壮硕,神态端庄、祥和;既体现了盛唐佛像雍容大度,妙相庄严的神态,又表现了唐代造像造像手法写实自然,形象刻画完美、生动的特点。 这类形式的造像存世较多,但面相和形体都刻画的如此完美和大度,却不多见,故此件造像勘称盛唐时期佛金铜造像的经典佳作。


乐伎石像

五代

       此系古塔壁面浮雕残石。三乐舞伎形态各异:中击鼓、右吹笙、左起舞。雕刻者对乐伎的动态节奏,对舞伎的优美舞姿,都作了逼真的刻划。整个作品,手法洗练,质朴无华,生活气息浓郁,于含蓄中洋溢着欢乐气氛。

宋元明时期的雕塑(公元960年 – 公元1644年)

       宋代佛教造像更注重于世俗的形体之美。多以现实生活中人物为原型,风格清新。北方辽金进犯中原,至宋室偏安江南,社会极不安定,雕塑艺术的发展比较缓慢。辽金造像健壮俊强,富有民族特色。元明之后,佛教艺术倾向于形式主义,陈陈相因,创意的作品已很少见。陵墓雕刻和俑像也多为沿袭雷同之作。

太子石像

宋(公元960-1279)

    太子是指谁呢?在这里并不是指宋朝或那一朝的皇太子,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祖,因为出生时便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相传太子是从母亲的肋下出生,出生后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脚下生花,等他站定以后就做了个手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叫一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天上出现九条龙为他洒水。

天王石像

       此像高额阔脸,巨眼圆瞪,虎背熊腰,全身重心略向前倾,给人以咄咄逼人之感。天王脚踏两夜叉。夜叉张口露牙,眼神中充满恐惧,尖爪撑地,作狼狈挣扎状,更衬托出天王威猛、镇定的神态。


迦叶石像 阿难石像

    迦叶、阿难,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最闻名的两位,号称“头陀第一”和“多闻第一”,经常被配置在佛像的两侧。这两尊像迦叶目光左视,双手作揖,赤足立于莲花座上。  阿难则光头,手持念珠,双手交互,面向右侧。两人似乎正在亲切地交谈,神态表情极为生动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菩萨鎏金铜像

(辽代) (907年-1125年)

       铜像通体鎏金,梳高髻,身着开胸华服,胸前披挂华丽的璎珞、金饰,裙脚挂满宝石串珠,极为精美。

菩萨铜像

辽代


菩萨漆金彩绘木雕像

       此像原出山西境内,是宋代菩萨像的代表作。雕像全身漆金绘彩,身着偏衫,下着长裙。头带宝冠,面目丰腴,双眼凝视,神态安祥;袒露右胸,胸前璎珞华美,衣带垂落,面容端丽,表情温存娴静。右腿支起,右手搁置膝上;左腿盘于身前,作半跏半倚坐式。这种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坐式,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亦是典型的宋代风格。


大日遍照鎏金铜像

大理国盛明二年 1163年

       铜像表层鎏金,并髹有红漆。大日遍照(如来)螺发肉髻,上饰两颗绿松石,额间饰有红珊瑚,两耳有圆形饰物。佛像表情恬静安详,结跏趺坐,右臂戴臂钏,右手作触地印,左手结定印。像内体中空,内腔中铸有梵汉合体的铭文,还有大理国盛明二年造像题记。 

       中国佛教分三大派,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南传佛像主要有大日如来像和观音菩萨像两种,大日如来又被称为大日遍照,观音菩萨像则称为阿嵯耶像。这件大日如来像内有明确纪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而南传佛像往往以小型为主,如此较大型的造像相当鲜见。


菩萨彩绘木像

金(1115-1234)


菩萨彩绘泥塑像

   此尊菩萨面容丰腴椭圆秀美,姿态优雅,身穿小短袖衫,胸饰华丽璎珞。佛教传入中国,不断的汉化、世俗化,到了宋代以后,造像基本已融入世俗化的生活中,菩萨形象婀娜多姿,就像是宋代美人一般。

菩萨鎏金铜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