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年前兵力2万,可独立制造AK74,如今佤邦军发展到什么规模

 袁承志dtau70na 2019-04-21

自缅甸建国以来,内战便从未停止过,由于始终未能妥善解决与边境众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这些民族纷纷自己的武装组织,用以对抗政府军。

佤邦联合军,缅甸境内的地方武装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佤邦联合军的第一个巅峰期在1989年,以佤邦人口为支撑,联合军先后成立了6个师、3个团,此外还有县大队和民兵辅助,总兵力达到4万人,从那时起就是缅甸兵力最多的民族地方武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缅甸政府军动作不断,武力征服一些小的地方武装,目的是形成威慑,然后再用“和平收编”的方式接触其他地方武装。比如克钦军和克耶军,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边境保卫部队,显然是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政府军的收编。

“缅甸政府是没有信用的,所以他们说什么佤邦都不相信”,这段话来自一位与佤邦来往密切的人士,显然佤邦军是政府军眼中的“刺头”,不服从和平收编,因此佤邦地区的战火持续了很久,佤邦军死伤情况较为严重。

根据2010年的统计,佤邦军虽然号称兵力数万,实际上缩减到了2万人,减少了三分之一的青壮兵力。

不过,佤邦军有其他地方武装没有的优势——军工实力。图为缅甸研究杂志《伊洛瓦底》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在缅甸所有非政府武装里,佤邦军的军工是最强的,已经具备了独立生产AK-74、81式自动步枪、迫击炮和各式弹药的能力,这为佤邦军的战斗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佤邦军伤亡惨重,政府军其实也不好受,毕竟缅甸不止佤邦军这一支地方武装,他们不可能集中全部经历专心对付佤邦军,因此这些年来放缓了在佤邦地区的作战步伐,这也给了佤邦休养生息的机会。

到2018年,佤邦军的兵力恢复到了3万人的规模,除了轻武器方面的自主生产能力之外,佤邦还购买了装甲车、武装直升机、单兵导弹等武器,达到了第二个巅峰期。

说到佤邦,不得不提果敢,两者在古代都曾是中国领土,但如今地方武装的发展情况有很大差别。

果敢同盟军曾经发生过一次叛乱,导致彭家声一直使用任人唯亲的统治方式,军队高层都是亲属,难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佤邦联合军相对更民主一些,以佤族为主的同时,又给予其他民族一些领导权,有效团结了诸多力量,形成“铁板”,这也是为何政府军敢于攻打果敢,而不愿再对佤邦军开战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