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奇才

 百了无恨 2019-04-21

自少年于右任牧羊遇险事后,伯母房氏一家及同乡皆意识到少儿牧羊的危险性。大家商议让孩童不再牧羊而入学读书。

青年时期于右任

1884年,村民集资在村马王庙兴办私塾。1885年春,7岁的于右任入杨府村马王庙私塾,师从栒邑老儒第五先生开始读书,用功甚勤,刻苦学习四年。1889年,于右任由伯母房氏带至三原东关,经三叔祖于重臣引领,入当时知名塾师毛班香私塾继续学习。期间,于右任随毛班香学诗,复随太夫子——毛班香之父毛汉诗习书法,从而奠定了自己学习书法的兴趣。

1895年,于右任以案首入学,成为秀才。1897年,他“出从名师,以资深造”,游学于当时关中三大书院(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受到朱佛光、毛俊臣等关中名儒指导,并结识了柏惠民、茹欲可等一批志士。他们常相聚集,或切磋学问,或议论时政,旨趣相投,相得甚欢。

西安关中书院

三原宏道书院

1897年,叶尔恺出任陕西学政,其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于右任《我的青年时期》中称“(叶尔恺)观风全省,出了几十个试题,各门学问,无不具备,缴卷以一月为期”,并回忆道:“我勉强做成了十许篇,冬寒无火,夜间呵冻所书,忽浓忽淡,甚形潦草。但叶先生对我的文章特别激赏,评语有 ‘西北奇才 ’之目,更加奖了许多话……真可谓刮目相看了。”

经叶学政拔识,于右任开始崭露头角,声誉渐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