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药再来!全球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损伤丨临床大发现

 sb6711 2019-04-22

今天,奇点糕继续为二甲双胍打call。

根据邓迪大学Chim Lang教授和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非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肥厚,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1]。

参与研究的受试人员均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发生了胰岛素抵抗或者处在糖尿病前期,经过二甲双胍治疗之后,左心室质量指数减小、左心室重量降低、诊室收缩压降低,再一次证明了二甲双胍强大的心脏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在神药的路上继续高歌猛进。

神药再来!全球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损伤丨临床大发现

通讯作者Chim Lang教授

(图源:)

大约1/3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会出现左心室肥厚[2],同时,左心室肥厚还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3],是心脏病、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但是,左心室肥厚却很难被察觉,大部分患者直到心脏病发作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患有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肥厚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死亡风险[4]。所以,针对左心室肥厚的研究似乎迫在眉睫。

神药再来!全球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损伤丨临床大发现

找到正确方法修一修,还能多用好几年

(图源:pixabay.com)

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糖尿病非常常见。二甲双胍作为一种本职抗糖尿病药物,不仅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5],也可以给心脏带来益处,降低心脏肥大[6]。并且也已经有研究报道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

那么,二甲双胍对还没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会不会有所益处呢?

Chim Lang教授认为,二甲双胍对非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影响的试验,可以安排起来了。

研究一共包括68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均发生胰岛素抵抗或处于糖尿病前期,但没有患上糖尿病。受试者接受二甲双胍XL(2000mg/d)或安慰剂治疗12个月,评价左心室质量指数、皮下脂肪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等指标。

神药再来!全球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损伤丨临床大发现

与安慰剂(红色)相比,二甲双胍(蓝色)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显著改善了受试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二甲双胍组受试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平均降低2.71g /m1.7,而安慰剂组平均降低1.34g / m1.7

不仅如此,二甲双胍治疗也对其他指标有所改善。治疗组体重平均降低3.61kg,而安慰剂组体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治疗组左心室重量降低6.53g,是安慰剂组左心室重量降低的2倍多皮下脂肪组织(降低6.74% VS降低0.27%)、诊室收缩压(降低4.81mmHg VS降低9.12mmHg)、氧化应激标志物(降低0.26μM VS升高0.33μM)等也都得到了改善

并且,二甲双胍的耐受性良好,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乳酸性酸中毒或肾功能损伤的病例。虽然有些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有点胀气或者闹肚子,但是这些不良事件都十分短暂并且程度轻微。

神药再来!全球首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损伤丨临床大发现

二甲双胍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可能机制

作者认为,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压来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也有可能是先诱导了体重减轻、继而影响了患者的左心室肥厚,还有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来起作用的。但是,本研究只检测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这一种氧化应激标志物,这也是研究的局限之一。

无论如何,这是第一个研究二甲双胍对有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前期的非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影响的随机试验,研究结果说明二甲双胍可以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再一次证实了二甲双胍对心脏的保护能力。

在之前的左心室肥厚治疗中,血压药物是缓解病情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是,某些血压状况良好的患者也有可能出现左心室肥厚,这种情况下,再使用抗血压药物就有些文不对题了

这项研究结果的出现,恰好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希望。作者也表示,希望利用二甲双胍改善左心室肥厚能够尽快走上临床[7]。

编辑神叨叨

奇点糕最近刷瞬间有点上瘾,你们呢?

参考文献:

[1] Mohapradeep M, Shaween A T, Angela M,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etformin 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out diabetes: the MET-REMODEL trial[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DOI:0.1093/eurheartj/ehz203

[2] East M A, Jollis J G, Nelson C L, et al. The influ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artery disease: do race and gender matter?[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3, 41(6): 949-954.DOI:10.1016/s0735-1097(02)03006-1

[3] Aronow W S. Hyperten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J].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5(15).DOI:10.21037 / atm.2017.06.14

[4] Verdecchia P, Angeli F, Borgioni C, et al. Changes in cardiovascular risk by redu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3, 16(11): 895-899.DOI:10.1016/S0895-7061(03)01018-5

[5] Nasri H, Rafieian-Kopaei M. Metformin: current knowledge[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edical scienc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Isfah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2014, 19(7): 658.)

[6] Nesti L, Natali A. Metformin effects on the heart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data[J].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7, 27(8): 657-669.DOI:10.1016/j.numecd.2017.04.009

[7] https://www./news/2019/diabetic-drug-shown-to-reduce-the-risk-of-heart-disease-in-non-diabetic-patients-.php

本文作者 | 王雪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