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为何一线城市大龄未婚剩女越来越多普遍来说,大龄未婚剩女一般存在于城市高等教育平民中,其他群体的女性无论怎样要求,哪怕彩礼30W都嫁的出去。 为什么我着重说这个城市高等教育平民,因为这个群体严重的女多男少(特别是一线城市) 如果你是城市高等教育平民,那你就会认为周围全都是高等教育平民,以此产生了一种想法,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错觉:高等教育平民=中国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城市高等教育平民放眼整个中国其实是非常小众的群体,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占人口比例还不到5%。 下面我们谈一谈我们眼中那些一线城市最难脱单的大龄女性是什么样的:
比较优秀的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不结婚,玩弄爱情,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钱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但这种女性只占比10%不到。 所以我们就说一说那些占了前五点的大多数。受过城市高等教育的,女多男少。大家可以直接去教育厅查数据,我国自从2010以来的本科毕业生,男女比例基本维持在100:110,并且呈现出女性学历越来越高的迹象,留学生数量明显的女多男少。 可能你觉得这100:110也差不到哪里去嘛,但请接着看下去; 一个男性到了结婚的年龄,至少得是“在一线城市有套按揭买的房子”,这样才有资格去加入婚恋市场吧?而且你还觉得他条件一般般,还得各种条件来要求,什么长得帅,性格好等等。 而女的如果是这个条件,大家就会觉得还不错,挺好。 大部分男性到了三十五岁如果还没有达到以上条件的,大部分就会退到二线三线城市定居了,你很难在一线城市看见到这个年纪还未婚无房无户口还滞留在一线城市租房的吧。 而女性呢?她们的滞留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依照她们的生活水平本不该如此) 并且男性存在年龄向下兼容,学历向下兼容的情况,女性这方面则比较少。 因此,在一线城市高等教育平民这个群体中,女性的数量比男性数量多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有些姑娘可能会说,我在一线城市平时遇到对我好的男生也不少啊,怎么就女多男少了,你肯定在骗我。 这还真不是在骗你,其实从女性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充满了泡沫。我必须要说一点:男性向女性示好的含金量其实特别低。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一个女性收到10位男性的示好,真正有明确婚恋意愿的我看有2个就不错了。 中国传统没有西方性随意行为的文化,但是却有性随意行为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男人普遍打着结婚的口号骗女生上床(说实话会不会被打) 男人存在大量的隐婚泡妞行为,目前一线城市30岁以上的婚恋市场中,男性隐瞒结婚或者隐瞒长期女友的男人不低于20%。 而女性婚后想玩完全没必要隐婚(哈哈有点尴尬) 至于那些女性说遇到一大堆“优秀男生”就特别有意思了,目测在一线城市稍微有点姿色的姑娘,或多或少都和那么几位“优质男士”有过几段情,所以她们觉得“优秀男人”很多,至少自己肯定是有机会的。 然而残酷的真相是什么?是这些高富帅少则十几段,正常几十段,多则上百段。一个个的都是海王,晓得不啦?当然牌坊还是要立的,他们只会和你说他们谈过两次恋爱。只需5W高富帅,就可以覆盖2300W人口的北京城所有稍有姿色的适婚女性。 女性对男性的挑剔,直接是明晃晃的刀子,不行就不行。 男性对女性的挑剔,则是软绵绵的绣花针,即使觉得你哪里不对也要先来一发先,或者干脆在交往中慢慢挑剔。 长此以往,男舔女就成为了政治正确了。 我没有说上述行为是正确的昂,但是不可否认个现状就是如此啊亲。尽管心里已经否定了你,但是为了得到你,男性还是各种跪舔照顾包容送礼物(广大男同胞要说人艰不拆了吧) 文化很保守,现实很开放。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在这种现状下,即使你是一线城里里最不适合结婚的人,但从你视角里来看,全城的男人都想八抬大轿娶你回家。 多数大龄的女性和不得不退居二线的男性是一样的,她们之所以成为了剩女,就是因为她们本就不该属于这座城市。 不过这不妨碍她们包装自己,营造出自己“貌似很优质”的样子,其实心里也知道就是骗骗自己罢了。 她们认为只有通过婚姻才能够在大城市里立足,但她们并没有为此付出该有的努力,她们会认为理所当然,对男性各种要求,觉得是自己再挑男人。在她们的认知中男人是不能挑女人的否则就是直男癌,本公主愿意和谁在一起谁就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她们的屁股坐在北上广,脑子里那套游戏规则却还停留在了光棍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