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第十章》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第二十九章》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中庸·第二十章》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
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第三十章》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第二十八章》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中庸·第三十三章》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第二十四章》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第二十六章》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第二十七章》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第二十章》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庸·第十七章》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中庸·第二十二章》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第二十七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第十二章》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第十一章》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中庸·第三十章》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大学·第十一章》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庸·第十三章》
本文转载古诗文网
来自: 释中庆 > 《孔孟墨荀》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一直喜欢“君子”二字,因为它是最能体现中国正道之人的价值取向。孔孟之道,即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在于心系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为国家,为百姓,文可以鞠躬尽瘁...
国学经典名句十八句欣赏《中庸》
国学经典名句十八句欣赏《中庸》2.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11.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莫知其子之恶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
君子
君子。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君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三戒:...
《中庸》10句名言,句句箴言,最圆满的处世之道!
《中庸》10句名言,句句箴言,最圆满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为圆满的处世之道,修行之道,是我们学习和修行的终极...
《论语》新解3;24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新解)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是一定要拜见的。”在孔子的学生引领下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
墨子:修身
本篇主要讨论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君子之道”应包括‘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以及明察是非、讲究信用、注重实际等内容。...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安分守己,知明通达,恃才而不狂,自信而不傲,自谦而不卑。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所谓世事洞悉并不难,难的是我们看清世事以后依然能够...
王通名言名句
2、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5、非君子不可与语变。9、不以伊尹、周公之道康其国,非大臣也。12、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13、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26、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30...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