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卖眼药水在上海起家:晚清时期日本间谍是怎样潜入中国的

 史舘 2019-04-22

1833年,岸田吟香出生于日本冈山县久米郡,本名原为太郎。他从小就在创建于江户时期的日本初级教育机构“寺子屋”里接受启蒙教育,12岁开始学习汉学。17岁时,他树立了“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的远大志向,到江户(即东京)游学。22岁时,又去往大阪,师从绪方洪庵学习兰学(经荷兰传入日本的西方科学)。在这段时间里,岸田吟香接触到大量汉学古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吟香”,语出中国宋朝诗人陆游的诗句“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http://www.nsfb./enkaku/kishidaginkou.jpg

岸田吟香(1833~1905)

1864年4月,岸田吟香因患眼疾,在四处求医过程中,偶然遇到了住在横滨的美国传教士、语言学家、医生詹姆士·柯蒂斯·赫本博士(James Curtis Hepburn),日本名字为平文。这位赫本博士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看着名字又有点眼熟。没错,他就是美国好莱坞巨星赫本的爷爷,不过不是奥黛丽·赫本。而是另一位美艳绝伦的赫本,曾经四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一名的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赫本

詹姆士·柯蒂斯·赫本博士和他创办的日本明治学院

当时,平文和夫人在横滨开始了日本最早的基督教私塾平文塾(日本明治学院大学的前身),同时还在编译一本日本辞书《和英语林集成》。平文用西医方法和自己配制的眼药水治好了岸田吟香的眼疾,并把这个汉学功底深厚,勤奋好学,精明能干,还懂兰学的日本小伙子留在了身边作为助手,同时教授他学习英语。

1866年9月,平文编译的《和英语林集成》完稿,由于当时日本没有近代活版印刷的技术,平文夫妇就带着岸田吟香乘船到上海,将书稿交给美国基督长老会在上海设立的美华书馆印制。

在上海期间,平文夫妇因水土不服而染病,和英辞书的大部分校对工作由岸田吟香承担。

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10元,吃饭花去一半,剩下的钱就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中国字画。

1867年5月,《和英语林集成》出版,由于美华书馆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镀法制造字模,印制出的辞书为铜版纸袖珍书,书中文字细如牛毛,棱角分明,深受读者喜爱。初版1200部一上市即售罄,成为人们喜爱的工具书和收藏品,多年后,即使出高价也难以在旧书市场上觅得该书踪影。

平文编译的《和英语林集成》

在上海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岸田吟香亲身感受到开埠后上海的繁荣和新奇,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从此与中国结缘。明治初年,他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发展日中贸易的意见,并以商业报国作为一生的理想。

回国后,为感谢岸田吟香对编辑、印刷《和英语林集成》的贡献和生病期间的照顾,平文将自己研制的眼压水配方交给了岸田吟香,并同意他自行生产和销售。

得到了平文授权后,岸田吟香立即着手制售这种眼药水,并将其取名为“精錡水(Seikisui)”,极为畅销。

1868年1月,岸田吟香再次只身来到上海,于小东门和洋泾桥两处的“瑞兴号”、“万祥号”合伙,将这两家店作为自制眼药“精錡水”的销售代理商,还在店面门头上挂起“东洋岸田吟香先生监制眼药水‘精錡水’寄卖”的金字招牌。

精錡水包装和日文广告

在做眼药水的同时,岸田吟香还做起了记者。1868年,他在横滨与人联合创办了日文报纸《横滨新报·穗草》。五年后,又加入了创刊不久的《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的《每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于1937年11月30日首次报道了日寇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进行百人斩竞赛的消息),成为日本四大著名记者之一。1874年,60多名琉球人在海上遭遇台风,被吹到了台湾南部,其中54人被台湾原住民杀害,日本人以此为借口入侵台湾。事件发生后,岸田吟香被《东京日日新闻》派往台湾随军采访,发回了许多重要报道,同时,他大量收集台湾地理、历史、民俗等方面信息,编发在《东京日日新闻》上,促使该报发行量激增,成为日本主要媒体之一。

《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百人斩竞赛”和日军占领南京

此时,岸田吟香的眼药水生意也得到了迅猛发展。1875年,他在东京银座开设了一家专营“精錡水”眼药水的专卖店乐善堂药铺,这种方便,快捷,速效的眼科药品深受当时民众欢迎,获得了很大成功。

但这些成就,并未湮灭岸田吟香的“实业报国、兴复亚洲、富强日本”的梦想,多年前的上海之行始终让他难以忘怀,作为一名文化学者和药店老板,他对中国文化和汉方的故乡中国念念不忘,而上海作为各国商人必争之地的市场优势,再次激发了岸田吟香去上海发展的热情。

1880年1月21日,岸田吟香在日本《邮便报知新闻》刊登“我今日乘出航的邮船‘东京丸’到中国去扩大销售精錡水”的插图广告,正式宣告到中国大陆发展事业。3月13日,乐善堂药铺正式在英租界河南路老巡捕房旁开张。

这一年岸田吟香已经四十七岁,丰富的阅历加上记者的身份,使他成为一名老谋深算的文化商人,在新店营销上的花样自然层出不穷。

上海乐善堂书药铺开张不久,岸田吟香就在上海最有影响的《申报》上打出了广告,称:“日本处扶桑之东,古称蓬莱,中多仙山灵水,间产奇树异草,故医亦多神手。本堂在日本东京开设有年,所选制各种良药俱系祖传秘方,而眼药‘精錡水’之一项,尤加意修合,神效异常,是以驰名远近。”同时,他又以“东瀛仙传”的招牌,大肆推销“海龙聚精丸”,称其有“保固真精,培添元气”之效。

当年的上海乐善堂不仅售药还卖书,岸田吟香按照发行《和英语林集》的套路,在上海发行铜版制作的《诸子百家》等书,因比原木印制的版本轻巧,且便于携带,这些铜版书籍深受考生喜爱,本成为“乐善堂版”。同时,每年春节还通过《申报》向读者赠送铜版彩色月份牌和印制精美的彩色宣传单,而《申报》收到乐善堂的月份牌后,必定在报纸上发文鸣谢,实则是为岸田吟香和乐善堂做宣传。

当时的上海人口稠密,三教九流混杂,东西文化交汇,淫靡之风日益加盛,加上春夏相交之际,气候潮湿闷热,造成瘟疫流行,很多人得了“花柳病”、“痧症”。岸田吟香抓住商机,编印了一批《花柳病症要论》、《痧症要论》的小册子,免费向市民发放,同时大力推销治疗霍乱、瘟热、妇科等病症的药品,尤其是他自制的一种名为“东方公一粒金”的丹药,被他吹嘘成万能神药,当时在《申报》上,这种药的广告语是这样的:“此丹通治瘟疫伤暑等一切男妇疾病,其效不可具述。”

在多措并举,真假莫辨的营销手段下,乐善堂有关防治瘟疫的药品和岸田吟香的医书成为当时上海的热点,岸田吟香也很快成为上海名人。在这期间,他加入了臭名昭著的日本陆军特务机关“玄洋社”,成为该社首批骨干成员,潜伏中国伺机行事。上海乐善堂也成为来华日本间谍和浪人的驿站和据点。

1886年,受日本陆军大将川上操六指派,日军参谋本部上尉军官荒尾精秘密潜入中国进行谍报工作,在上海结识了岸田吟香。在岸田吟香的资助下,荒尾精在华中重镇汉口成立了汉口乐善堂,招募了大量的日本“大陆浪人”收集中国经济和军事情报,成为日本在华间谍核心机构。

据统计当时的报纸信息发现,上海和汉口乐善堂在华期间出版的图书多达120余种,大部分是由岸田吟香主导绘制的亚洲地图,如《大清一统图》、《朝鲜地图》、《安南地图》、《北京图》、《上海城隍租界全图》、《支那疆域图》的,出版日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885年。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一张自己印制的地图,而乐善堂出版的这些地图印刷精美,日汉双语标注,令人一目了然。

荒尾精和他的墓志铭

这些书籍的出版,全部都是乐善堂的特务们完成的,他们以骡子毛驴为交通工具,穿着中国人的服装,把假辫子压在瓜皮帽里,化妆中国人,深入中国内陆调查关塞要冲、风土气候、人情乡俗、农工商物资、交通运输等军事、政治、经济情况。携带大量钱财和绘图工具,用小恩小惠向中国人套取各种情报。几年里,他们在中国十几个重要城市里都开设了乐善堂分店,作为他们的特务活动据点,向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提供大量重要情报。荒尾精还编写了一部很详细的《清围通商要览》,共三册,2300多页,成为以后半个世纪里日本侵华分子必读的参考资料。

1894年5月,汉口乐善堂派出会说中国官话的楠内友次郎中尉和福厚林平中尉,到中国东北地区侦查,两人途径上海时,住在一家宁波人开的旅社里。一日,旅馆服务员给二人送餐时发现这两人的辫子是假的,而且房间里还藏着手枪,当即悄悄报告了旅社老板。精明的宁波老板觉得这两人可能是日本奸细,便通知了法租界巡捕过来,以“违禁携枪支入租界”的罪名把二人抓走。事后,老板担心租界巡捕会随便放人。他又赶往道台衙门禀明情况。道台蔡乃锃闻讯后立即与法国巡捕房交涉,将两人引渡过来,经审讯,楠内与福厚都交代了自己的日军身份。蔡道台立即电告北京总理大臣衙门,请示如何处置。两天后,京城回电:将日本奸细斩首示众,并通报各地严加防范……于是,全国各地官府开始搜捕日谍,汉口乐善堂被查封,岸田吟香被拘押,直至甲午战争后才被释放。荒尾精则带领一帮间谍逃亡辽东、旅顺一带,伺机往井中投毒,散布谣言,制造混乱策应日军。两年后,被派往台湾,在台湾染鼠疫病死。

同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却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富足。

1997年3月,在有“樱和湖之乡”之称的日本冈山县旭町,建起了一座岸田吟香纪念馆。该馆收藏了很多与岸田吟香相关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他在100多年前从上海发回旭町的家信和其它重要手迹。在旭川湖畔,竖立着岸田吟香铜像和纪念碑,连通周围的绿地,统称为“吟香苑”。所有这一切,都是日本当地民众对这位少年离乡,去中国创业的日本第一代企业家的永久纪念,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铭记着中华民族难以忘却的悲痛和耻辱。

凯瑟琳·赫本和她主演的电影《龙种》剧照

1944年7月18日,根据赛珍珠同名小说改编的,由詹姆士·柯蒂斯·赫本博士的孙女,好莱坞著名女星凯瑟琳·赫本主演的电影《龙种》在美国上映,该片荣获1945年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凯瑟琳·赫本在片中饰演一名中国抗日游击队的女民兵队长小玉,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英勇顽强,和对和平幸福的渴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