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这一点,你的孩子才能拥有好的社交关系

 最美的李娟 2019-04-22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面,公公苏大强住到儿子明成家没几天,儿媳妇朱丽就因为苏大强随便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开心。

有网友看到这个情节就说朱丽太矫情,我倒认为是公公苏大强没有界限意识。即使是一家人,在日常相处中,也需要有界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人说,保留“边界感”,是成年人的社交法则。事实上,不仅大人需要有边界感,孩子也要从小培养边界意识。

01

何为边界感?

边界感不是疏离,不是拒他人于千里之外,而是不逾越、不退让,知分寸、懂进退。在我看来,边界感也是一个人在社交过程中要遵循的最起码的底线。

● 自我边界

一个人拥有自我边界意识,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他能清楚地分出哪些事情是自己的,哪些事情是别人的,哪些是我要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别人的责任,哪些是外界强塞给我而我可以不接受的。当一个人有自己清晰的社交边界时,他就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被玩弄。

图:摄图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自我边界意识,也会为了守护自我的边界做出一定的回应。但因为思辨能力比较弱,有时孩子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比如为了守护自己的玩具,推开别的小朋友;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在肯定孩子边界意识的前提下,教给孩子正确的处事方式。

● 他人边界

当一个人有边界意识时,他会尊重和理解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能够更多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就更容易在社交过程中获得成功;而一个人没有边界意识,一直在挑战别人的边界,最终只会导致他们大部分都不会受到欢迎。

作者简介:生活在美国硅谷的俩娃妈。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双料硕士,育儿畅销书《素养决定孩子的格局》作者,《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家》、《中华家教》等多家权威教育媒体特约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