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对于考生以及家长来说都是特别紧张的,如果说高考成绩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志愿填报就是成功的另外一半。高考分数有,如果志愿填报不好,可能也面临没有大学可以读。如何才能够避免志愿填报时被退档呢? 一、熟悉招生规则,了解高校招生简介。很多高考的学生或者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去了解自己本省高考录取的规则,也不去了解想要填报高校的招生要求。误以为只要分数达到,就一定能够被录取。但是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录取规则,与招生要求。例如:要求考生的身高、要求考生的视力、要求考生的选考科目等级、要求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要求考生单科数学成绩等。 不同学校或多或少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家长与考生在填报之前一定要了解本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投档录取模式,以及想要填报高校的招生简章。对照个人的情况,自己是否达到招生院校的要求。 二、志愿填报设置合理,分层次选择高校。 1、分数结合位次填报、外加考虑招生计划。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只参考高考的分数,而忽略考生在全省排名的位次,这是填报志愿当中的大忌。试卷的难度每年都是不同的,高考分数不能够完全作为衡量志愿填报的依据。例如去年580分,可以填报985高校,今年580分,可能只能够填报普通211高校。 2、切勿只顾冲,要记得保一保。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人,想低分上热门专业,低分填报名校。不是说没有可能这种情况,填报一个志愿冲一冲,试一试可以理解。如果你所有的志愿全都冲,那么风险极大,很容易就面临滑档,所以考生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志愿填报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可以冲一下,博一下;中档符合自己的分数与情况,也是最大概率被录取的学校;低档防止意外出现,给自己留有余地。 例如考生A:高考成绩600分,全省排名8000名左右。 高段:考生可以冲一下全省7000名左右的高校 中段:考生根据学校以及专业,可以填报8000——11000之内的高校。这是比较稳的中间段,最大概率被录取的。 低段:考生可以根据学校以及专业,可以填报12000——15000之间的高校,给自己留一个余地,放在最后一个志愿,避免意外。 三、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把握,务必要服从调剂。很多考生都有自己青睐的专业,一心只要去自己填报的专业,不愿意服从调剂。除非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定能够被录取,不然一定要填调剂服从安排。 什么叫百分之百能够录取?就是你超过填报的学校与专业很高的分数。例如某大学专业每年在你所在省份录取都是全省10000名,你高考全省5000名,那么你可以填报。 关于调剂,现在都是平行志愿多次模拟投档,一旦进档不被录取就要面临退档的风险。所以你要确保自己一定能够被录取,如果调剂到不想去的专业,进入大学以后可以考虑转专业。现在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允许考生进行转专业的。 高考志愿填报不是很困难,只要认真了解与学习,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敷衍它,那么可能它也会敷衍你。志愿与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只要了解规则、符合要求进行填报,几乎都可以被录取。现在每年高考高分退档的考生也越来越少,因为志愿填报也越来越考生考生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