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人九胃病”,意指胃不好的人是非常多的,而在中医里面也有个名词,叫做“纳差”,胃是负责受纳的器官,如果受纳食物的能力降低了,就代表胃开始变差了。 临床上,导致胃病的因素很多,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熬夜焦虑、喝酒抽烟等,而其中最大的因素则是不良饮食。 不良的饮食结构会对胃粘膜带来伤害,胃黏膜长时间受到炎症刺激便会诱发胃癌,人们常吃五谷,孰能无疾,胃癌的发生,大多是吃出来的。 以下4种饮食习惯若不避免,当心催生胃癌! 习惯一、暴饮暴食 现代人经常饮食不住嘴,总是吃撑为止,可是如果饱食,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消化系统就得不到应有的休养。 人体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复一次,这样大量进食,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久而久之,会诱发胃癌。 习惯二、吃饭时喝酒 临床观察发现,三分之一的胃癌患者都有长期饮酒史,尤其以喝白酒为主。 酒精可以刺激胃黏膜,损伤黏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特别是常年酗酒的人群,很容易造成胃出血、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甚至转变为胃癌。 所以,吃饭就喝酒的人,一定要改变这个坏毛病。 习惯三、饭后抽烟 俗话说: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可是饭后抽烟,不仅伤心肺,还伤胃! 这是因为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大量致癌物,会加速损伤胃部屏障,继而引起胃癌。 人在吃饭之后,大量的血液都集中流向胃部,这样烟中的致癌物质也会加速流向胃部,继而引发病变。 习惯四、三餐不定 人体的生物钟,早就习惯了每天早、中、晚饭的时间点,到了饭点,胃酸分泌就会明显增加。这时也适合进食。 但到了饭点,胃如果还是空的,胃酸不能消化食物,就只能刺激胃黏膜,胃黏膜反复处于高胃酸的刺激之中,就会形成胃炎,久而久之造成胃溃疡、甚至是胃癌。 胃不好的人,3种食物少碰,2样水多喝,修复损伤胃黏膜! 少碰3种食物: 1、油炸、烧烤食物 高温油炸过程中,食物会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以及苯并芘,这都属于强烈的致癌物质。 另外,熏烤食物在制作过程中,有毒物质会直接进入身体,尤其是烤焦的部分,致癌物更多,所以,如果常吃这两种食物,就很可能诱发胃癌,甚至是肠癌的发生。 2、粗糙、坚硬食物 各种粗粮、杂粮对控制血压、血糖的升高的确有很多好处,但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吃太多这样的食物,会极大的增加胃的消化负担,更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因为这类食物很坚硬,加工程度较小,外表会存有大量的麸皮,这样摄入胃中的时候,如果胃有损伤,就会加大伤口,不利于恢复。 胃不舒服时,还是要多吃一些细粮等食物。 3、刺激性食物 所谓刺激性大的食物,这里主要包括三类:太咸、太辣和太硬的食物。只要符合其中的一条,在胃不好的时候最好都不要吃。 尤其像山楂和鲜枣,山楂中富含果胶和单宁酸,在接触胃酸后容易凝结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可与食物残渣等一起形成胃结石,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是胃穿孔。 而鲜枣的枣皮坚硬,摄入胃部就很容易引起损伤,因此这两样食物最好少碰。 2样水多喝: 1、温茶水 胃是个喜温的器官,太烫或者太凉都不好,平时可以多喝点温茶水,加点养胃的小植物,利于消炎杀菌,助消化。 黄花郎黄茉莉茶 黄花郎是一种野菜,也是一种临床常用药材。中医认为,黄花郎归胃经,有清胃热、消胃炎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花郎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临床上的抗生素,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有不错的疗效。 有研究已表明,黄花郎可杀灭、抑制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疼痛。 黄茉莉,不仅味道芳香浓郁,性质还十分温和,一方面,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另一方面,还可温脾胃,理气和中,中指的是处于中焦的脾胃。常用于脾胃湿浊不化、少食脘闷、腹泻和下痢腹痛等。 2、汤水 ![]() 养成饭前或饭时,喝汤的习惯,可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 饭前喝汤,可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而吃饭中途,喝点汤,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益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 喝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喝汤不会稀释胃酸,这个需要谨记。 最好,若想防止胃病复发,最好坚持这3件事! 一、防止HP感染 ![]() HP就是幽门螺杆菌,在我们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超过50%,由于公餐制,导致幽门螺杆菌大量传染。 但是幽门螺杆菌却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拖着不治,很容易拖成大病。 所以,平时尽量使用公筷,少吃生食,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保持情绪稳定 ![]() 情绪对胃病的影响很大,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暴躁、悲伤的状态下,就会导致神经紊乱,加速胃酸分泌,使胃粘膜缺血,形成胃病。 建议日常一定要心态平和,少大喜大悲。 三、调整睡眠状态 ![]() 现代人熬夜已成为常态,但是熬夜会加速胃酸分泌,甚至导致胃黏膜修复受损,且熬夜时暴饮暴食,更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疾病。 为此,要尽量调整自己的睡眠状态,每日7小时以上为宜。
|
|
来自: 小娜cls9ddg8gm > 《保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