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道如何进行疼痛评估?不妨看看此文

 郭医 2019-04-2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为了进一步促进癌痛规范化治疗理念提升与普及,加强肿瘤患者的癌痛全程管理,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启动了“癌痛规范化全程管理工程”。工程涵盖门诊筛查和评估,癌痛规范化治疗,院外患者随访和教育,以提高癌痛的检出率、诊断率和治疗率。

但由于临床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疼痛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在进行疼痛评估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创建了浙江省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在疼痛评估与患者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疼痛评估的操作流程进行指导,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同行留言指正。

疼痛评估操作流程及指导要点
一、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操作步骤:

1、 患者入院,陪患者至病房或在护士站接待;

2、 向患者介绍疼痛评估量表,并解释进行疼痛评估的目的。

指导要点:

1、请问您哪里不舒服?(筛查患者是否有疼痛)

2、如果患者不理解什么叫不舒服,进一步询问:您之前是否有过疼痛的经历?譬如:牙痛、头痛、腰痛等等(请患者举其经历过的疼痛例子,以确认他已经理解了疼痛的概念)。

3、不管入院时是否存在疼痛,都要告知患者不要忍痛,有痛及时报告:疼痛指的是您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您不说出来我们就无法知道您有疼痛。您在任何时候出现不舒服都请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确认患者对“有痛就要主动报告”的理解)。

4、在您的整个住院过程中,我们会定时评估您的疼痛状况。每天下午14:00左右是我们常规测量体温的时间,如果您有不舒服都请告诉我们(让患者了解每天下午测体温时需像报告大便次数一样报告疼痛的分数)。

二、评估疼痛强度

操作步骤:

1、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喜好,选择恰当的疼痛评估工具。

2、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

3、评估疼痛最剧烈的程度、最轻的程度、平均程度、现在的疼痛程度。

指导要点:

建议全院有统一的评估工具,同一患者整个住院过程尽量使用同一种工具。推荐使用数字评分量表(NRS)进行评估。以NRS为例说明:


1、这是一把疼痛评估尺,用来测量您的疼痛程度,就像体温计测量体温、血压计测量血压一样。

2、如果您有疼痛可以通过这把痛尺来测量,现在我来告诉您测量的方法。

3、用数字0~10共11个数字来表达疼痛程度。数字0代表一点都不痛,数字1到9表示疼痛程度逐渐加重,10代表想象中最剧烈的痛。请您根据自身感受选择一个数字来表示其疼痛程度(确认患者已掌握了评估方法)。

4、如果患者不理解,可以将NRS和VRS相结合进行解释(参照长海痛尺,将VRS和NRS的刻度相结合进行解释、限定,既有比较精确的0~10的刻度来评分,又有患者易于理解的文字描述,该方法护士对患者进行宣教相对容易,以保证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应患者的疼痛感觉。)再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选择相应的数字进行记录:

1) 如果是轻度痛:表示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能正常生活和睡眠,请在1、2、3三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数来表示您疼痛的程度;

2) 如果是中度痛:表示疼痛持续出现,无法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使用止痛药物,请在4、5、6中选择一个数来表示您疼痛的程度;

3) 如果是重度痛:表示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请在7、8、9、10中选择一个数来表示能疼痛的程度。

5、相信患者的主诉,如果怀疑患者的主诉与实际不符,应再次确认患者是否已理解和掌握了疼痛的评估方法。

三、评估疼痛部位

操作步骤:

1、了解疼痛发生的主要部位。

2、了解疼痛发生的其他部位。

指导要点:

1、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得有关疼痛发生部位的信息。可通过患者的口头表达,或者在身体上指出具体的疼痛部位,也可让患者在人形图上画出疼痛区域,以准确定位疼痛部位。

2、评估疼痛部位时,应关注疼痛是局限于某一区域还是全身多个部位?是否有牵涉痛或者放射痛?

四、评估疼痛性质

操作步骤:

1、请患者描述疼痛性质。

2、 如果患者不能描述疼痛性质,护士可以列举一些词语,以给患者启发。

指导要点:

1、评估疼痛的性质有助于判断疼痛的病因及确定治疗方案。

2、描述疼痛性质的词语举例,如:针刺样疼痛、电击样疼痛、烧灼样疼痛等多提示为神经病性疼痛;运动时出现锐痛常提示骨骼或肌肉的病变;内脏痛常描述为绞痛、痉挛性疼痛、钝痛,等。

3、有时患者会说“不痛,感到麻”,需说明“麻”也是广义上的疼痛。

中医的观点是“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可以从中医的观点向患者进行解释:

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评估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

操作步骤:

1、评估疼痛开始和持续的时间。

2、评估使疼痛加剧或缓解的因素。

3、评估疼痛发生的伴随症状,是否伴随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4、评估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等,患者对疼痛的信念、自我应对方法以及对镇痛治疗的期望值。

5、了解既往疼痛发生的状况及治疗经过。

指导要点:

评估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1、 疼痛发生的时间特点,如疼痛是持续的、长期的,还是间断、短暂、瞬时的?是阵发还是偶发?是定时、规律发生,具有周期性规律,还是无规律发生的?

2、评估使疼痛加剧或缓解的因素,如机械性因素(行走、翻身、弯腰等)或精神性因素(如焦虑、抑郁等)

3、伴随症状:疼痛发生时的伴随症状常提示疼痛的原因和性质,为诊断提供线索,如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颜面潮红、疼痛部位皮温变化等。

4、情绪变化:剧烈的急性疼痛患者,几乎总伴有不同程度的惊慌、害怕、不愉快、愤怒或烦躁情绪;慢性疼痛患者可伴有疲倦、厌恶、沮丧、悲观等情绪。

5、镇痛治疗史:既往使用哪些药物?是否能有效缓解疼痛?有哪些不良反应?能否耐受这些不良反应?是否遵医嘱用药还是自行用药?

六、评估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操作步骤:

1、主观评估法:询问患者疼痛有无对其睡眠、活动等功能状态造成较大影响。

2、客观评估法:应用功能活动评分法(FAS)评估患者在深呼吸、咳嗽、翻身、下床活动或进行物理治疗时,疼痛对其功能活动的影响。

指导要点:

1、疼痛造成患者失眠了吗?因为疼痛丧失工作能力了吗?疼痛使患者失去生活乐趣了吗?疼痛是造成患者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吗?

2、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可用来评估疼痛对功能活动的影响:请患者进行或尝试进行某项功能活动(如请胸腔术后的患者进行咳嗽或深呼吸),护士在一旁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功能活动受影响程度进行评级。FAS包括A、B、C三个等级:

A:功能活动未因疼痛受限

B:功能活动因疼痛轻中度受限

C:功能活动因疼痛重度受限

七、评估对象

1、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常规评估。

2、对处于疼痛状态的患者增加评估频率:手术、创伤、分娩等各类存在疼痛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如有创治疗和操作)处于疼痛状态的患者;正在实施镇痛治疗的患者。

指导要点:

1、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查看口腔黏膜、检查放疗皮肤情况、置管侧肢体的肿胀情况等。

2、护士主动评估疼痛情况:喉镜、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深静脉留置、胸穿、腹穿、骨穿、介入治疗等患者。

3、预计放疗、化疗等治疗过程会出现疼痛的患者: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的咽喉部烧灼痛、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全身酸胀痛等等。

 参考文献:

1.周谊霞,王林,主编.疼痛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

2.孔祥鸣主编.癌痛规范化治疗与临床实践.2013.6.

作者单位:宁波鄞州区人民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