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 “三百年老店是如何炼成的”之创始团队(23)宇文化及的北上和覆灭,过程虽短暂,却打破了各大势力间脆弱的平衡。很快,局势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第一个受害者是李密。 李密这个人,年少时就颇有些英雄气概。当初做宫廷侍卫,一次被隋炀帝看见,问宇文述:“左边队列里,那个黑皮肤的小伙子是谁?” “是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 “这小子行动举止不同常人,以后不要叫他进宫了。” 过两天,宇文述找个机会把李密喊来:“小李呀,有句话想和你说很久了。我看你底子不错,是个人才。家里又世代富贵,该去读书做官才对。在侍卫圈子里混,有点可惜了。” 李密一听大喜,第二天就打了辞职报告,回家安心读书。 领导就是领导,不动声色把事给办了,还落个人情。真是搞不懂,这智商怎么没传给两个儿子呢? 李密回到家,整天读什么书呢?主要是历史和兵法。比较出名的是‘牛角挂书’,说是李密在牛角上挂个书袋,边走边读。大概有点象现在,大街上边骑电动车边玩手机这个样子吧。走在路上碰到当朝宰相杨素,问看什么呢?原来在读汉书《项羽传》。再多聊几句,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回去跟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见识气度,你都没法比,好好向人家学学。” 杨玄感大概不服气吧。后面找个机会,故意试探李密:“皇上这个样子,恐怕不能长久。天下要是纷乱,你我二人,谁能先出头啊?” 李密随口应道:“两军之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收揽天下英雄、使远近的人都来归附,你不如我。”这摆明了就是项羽和刘邦的差距嘛!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密确实没有吹牛。从一无所有到雄踞中原,凭借自己的才干,一步步打造出当世最强大的武装集团。 神思君有时想:李密的英雄襟怀,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算作书生意气吧。会当人生二百载,中流击水三千里。在理想主义者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但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只有胆大心细、工于权衡者才有机会获取最后的胜利。李密虽强,仍有他的弱点。这些弱点或许并不明显,但在强者的对抗中,将被放大,并导致不可挽回的失败。 宇文化及的北上,对李密是个重大的考验。 禁军的强大勿庸置疑,他们要回长安,洛阳是必经之地。面对这个重要敌情,李密有什么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吗?没看到这方面的记录。 化及五六月间北上进入河南。此时,李密集团正处于一片兴旺的颠峰状态。 李密斩杀翟让,使他的对手王世充大失所望,感叹:“李密天造英才,英明果断。将来能不能成龙,真不好说啊!” 感叹归感叹。象王世充这样的人物,不到最后,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他向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上了个报告,说部队打了这么久,消耗太大。申请集中兵力、一举歼灭反贼。这时候希望全在王世充身上,自然是要什么给什么。东拉西凑,增兵七万。估计这也是洛阳最后的兵力,再要也没有了。 补充了人马的王世充主动出击,小胜一场。紧跟着渡洛水全面进攻,先胜后败。渡河作战,一旦败退,损失将非常惨重。也该王世充倒霉,当日天降雨雪,溃散的士卒冻死将尽——‘赴水溺死者万余人。时天寒大雪,兵士既渡水,衣皆沾湿,在道冻死者又数万人。’ 王世充屁滚尿流,剩下的人有说几百的,有说几千的,总之等于全军覆没。他也不敢回洛阳了,躲在一个叫河阳的小镇,把自己关到牢里,上报告说自己罪该万死、听凭领导处罚。一看就是老江湖啊。越王又能怎么样呢?败已经败了,能打的战将这一仗也死光了,除了王世充还能用谁呢。只好派人安慰,叫他戴罪立功。于是收集残兵败将,还剩万把人,‘屯含嘉城,不敢复出。’ 李密呢,志得意满,率领三十万大军,再次进围洛阳。回首来路,几多艰辛。由心怀天下的书生,而成为百万大军的统帅。洛水两岸,几多冤魂!从偏安一方的瓦岗,而进击举国瞩目的东都。望着高大的洛阳城墙,李密大概在心里想:“玄感,当年的戏言,如今终究要成为现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