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凭借这3个书法技巧成为宋四家之首

 秦缘情 2019-04-22

宋代的 书法 都以尚意为主。也就是取法晋人的书法作为学习的范本。这样跨年度的大规模学习晋人,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为唐代的书法非常成熟。已经没有发展的可能性,这也可见宋人的智慧。

宋代的 书法家 以苏黄米蔡为翘楚,其中又以苏轼的成就最高。他的书法笔墨浓重,特点鲜明,在宋四家中独具一格。我们认识的苏轼应该是一个文学家,他有非常渊博的学识,在诗词歌赋和古文方面都有非常高深的造诣。而他的书法正是建立在这深厚的文学功底上的,这也使得他的书法有了浓浓的书卷气。除此以外苏轼的书法还作用了3个不为人知的技巧,这些技巧也是他成功的关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作字要手熟悉,要有余韵。“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也就是说,写书法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元代书法家 赵孟 写书法非常用功,日书万卷,坚持了很多年才有了最终的成就。 智永 禅师将《千字文》抄写了800多遍,退笔成冢。这都是非常熟练之后,书法自然而然就带有了韵味!

第二,写书法一定要有出处。我们看苏轼的字,总感觉他也写过魏碑一样,其实不是,苏轼的书法学习了唐代书法家 李北海 的用笔,尤其是他的碑刻行书对苏轼影响很大。尽管成熟之后的苏轼的字体看不出是李北海的样子,但是在一些用笔和结构上推敲的话,都可以找到原帖里的一些精华的东西。和苏轼同时代的书法家米芾就非常喜欢集古字。这样下来,他的书法就是用出处的。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临摹了古人的东西,取法有道,才是正途。

第三,书法要有内涵,有意义。王羲之《书论》里面说了,书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抒发情感。因此,写字不能为了写而写,要传达一种情感。我们举个例子,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的《祭侄文稿》是一件具有强烈情感的书法作品。但是他写写幅书法的时候并没有想,我要创作一幅作品。而是要写一个草稿,但是因为写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笔墨间不自觉地抒发情感,让这件书法有了内涵,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字了。其实,历史上很多有名气的书法作品都是具有丰富的情感的。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也是寄托了一种被贬之后的苦闷心情。除此之外,苏轼的书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坐支撑,写出来自带书卷气,这样子的字也是有内涵的。

苏轼的这3个技巧虽然不是具体的技法,但是作为丰富书法的一种辅助技能,在创作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实用的。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