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号称最安全的P2P,陆金所2019是否还能继续相随

 老老树皮 2019-04-22

首先,从本质上来讲,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杠杆、风险,看一个金融企业风险,应该先看信用,其次是杠杆,最后通过这两点来看这个金融企业的风险。这里主要看杠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股东的兜底能力,陆金所现在交易额大概是4千亿左右,平安集团是上万亿规模的企业,所以,从杠杆率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其次,对于互金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依次是庞氏骗局、自融、风控能力和运营能力。目前从市场来看,开业没多久就跑路的、没有资产端或资产端只是用来做掩护的都是庞氏骗局的伎俩;然后,是自融,就是股东打着P2P名头,实际把资金挪作他用了,这样也是非常危险的;显然,以陆金所的情况,应该是不存在这两种情况的。另外,陆金所资产端的前身是平安易贷,现在应该是叫平安普惠,平安普惠在整个小额贷款行业,不论是产品、风控还是运营能力,在整个行业都是领头羊的地位,目前国内的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高管都是师出平安普惠。

既然选择投资就会伴随有风险,没有说绝对靠谱的,风险不能杜绝,但可以降低,怎么降低风险呢?看大环境看政策看信用,任何事情在发生之前都会有预兆,能否成功避险,取决于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对预兆发生的分析,得出结果的准确程度。

然而2018年是P2P行业被妖魔化的一年,很多人是谈P2P色变,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根本没有发言权。陆金服号称最安全的P2P平台,自然是有其道理的,背靠平安这颗大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陆金所的风控,陆金所现在各种网贷产品中名义年化利率最高的只有8.4%,而且还是老标的,现在在售的基本都是7.56%的居多,剩下的就更低了。那些动辄年化收益15%以上的产品,陆金所有售?但再靠谱的平台,也不能保证他所有的产品都是安全的,这个你在购买的时候,难道不看风险等级提示和具体协议条款的么?比如去年那个龙力生物事件,就是陆金服平台代售的产品,协议里对风险提示都有,投资者自己不看,怪谁?

最后,还是那句话,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要对自己的钱包负责,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投入精力才能做好的,P2P也不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