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阁、白鹤泉。该石坊于乾隆十八年由时任知县冯光宿所建。白鹤泉,泰山名泉,因古时白鹤常云集于此而得名。遗憾的是白鹤泉已被毁坏,如今所谓的白鹤泉已不是真正的白鹤泉。 万仙楼。又名望仙楼。于明万历年间(1620年)创建,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 中天门。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泰山的半程,上下必经之地。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 勅修东岳庙。 俯瞰泰山建筑。 俯瞰泰山建筑。 南天门。位于十八盘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座落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之间的山口上。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创建于元至元元年(1264年),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 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800米。 云步桥石刻。原来是木桥,叫雪花桥,民国年间改建石桥。这里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为云雾笼罩,因此杨承训题名“云步桥”。 云步桥俯瞰。 泰山瀑布。 泰山台阶。 泰山轿夫。 泰山轿夫。 泰山轿夫。 泰山云峰石刻。 泰山风景。 泰山风景。 泰山风景。 泰山风景。 泰山风景。 万代瞻仰。 俯瞰泰山建筑。 俯瞰泰山建筑。 泰山风景。 五岳独尊。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如今已成为泰山的标志,并被设计成人民币的背景图案。 泰山建筑。 宋天贶(kuang)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位于岱庙中轴线中后部。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亦称“东方三大殿”。 天贶殿内。 天贶殿内。 天贶殿内。 泰山风景。 泰山风景。 泰山石碑。 泰山石碑。 泰山石碑。 泰山俯瞰。 泰山风景。 泰山南天门。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时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