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可将发酵好的饲料投人饲育床内,并投人种蚯蚓。根据保有的种蚯蚓的量,采用隔床放人(如图 46 中 A 床和 B 床中放人, A ‘床和 B ’床中不放人);或者改变隔床放人的量( A 床和 B 床中一般放人, A ‘和 B ’中少量放人)等。为了尽可能减少饲育床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在饲料堆上可铺设草帘、稻草等覆盖物。待蚯蚓充分繁殖产蚓茧,饲育床内的饲料被蚯蚓食取、转化成蚓粪( 4 一 8 个月)后,就需要分别将蚓粪、种蚯蚓和幼蚓分离出来。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取掉覆盖物,然后在 A ‘饲育床上敷设 16 一 32 /2护网眼的 M 网,在其上面加上防御用金属网,再加上 5 一 10 /2 网眼的 N 网。这里所以加上防御用金属网,是为了使 M 和 N 网之间间隔1 厘米,保持仅使蚯蚓进人的空间。为此目的,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接着取 A 饲育床中表面下5 厘米的敷设物(其中大的块状物应仔细加以粉碎),把它铺满在 A ’饲育床上。床上如有日光照射,由于蚯蚓有怕光和怕热的习性,蚯蚓就朝下方移动。如因日照不足或低日照,。蚯蚓不太移动时,可用敷设在饲育床上面的电热加热装置加热,强迫蚯蚓向下方移动。这样,饲育床敷设物内的蚯蚓通过 N 网到达 M 网,幼蚯蚓被组织在M网上,就可以捕获蚯蚓。进一步粉碎饲育床敷设物,取出浸入块状物中的蚯蚓,N网上就残留着没有蚯蚓的蚓粪了,然后把蚯蚓集中起来运出,也可同时取出M网上的种、成蚯蚓产品。如无需分离取出种、成蚯蚓时,就不用M网及防御用金属网,仅使用N网就足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