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收到先生的信息,关于这个南宋龙泉粉青纸槌瓶,和它轰动一时的4285万港币成交价。 有朋友问我,想不想写一篇什么? 小橋答:还不想。因为我还没有好好看《燕闲清赏箋》里对龙泉的描述,没有像看官窑章节那样地仔细。 回来翻开高子的书,却并没有急着看《论诸品窑器:龙泉窑、章窑... ...》,而是再次看了《论官哥窑器》一章,才翻到龙泉窑。 高子把龙泉放在了定窑之下,定窑在官哥之后。 “定窑之下,而龙泉次之。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薄,色甚葱翠,妙者与官哥争艳,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 这个纸槌瓶为何拍到了4285万港币?因为它是古宋龙泉窑器之妙者、可与官哥争艳。同时,还因为它被日本藏家烙上了流传有“绪”的身份。 这个纸槌瓶为何没能像前段时间的南宋官窑洗那样以8135万港币成交?因为它少纹片、紫骨、铁足。 一天到晚赞美着南宋官窑的我,看宋之龙泉,觉得也很美。 龙泉的美,在于它细腻的胎土成就的那种青翠,毫不含糊地绿着、润着,仿佛一潭碧水;这样的龙泉进了南宋皇宫,把江南脱俗的柔媚呈现在南迁而来的宋室面前,从此,临安城里自然有了它的席位。可是,为什么? 先生说过,南宋中期,有龙泉仿官窑送入皇宫作为替代品; 我问过先生,当时在皇宫里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南宋官窑?却要用龙泉替代品? 先生说,南宋人说官窑用了四个字:为世所珍。真正的南宋官窑纸槌瓶也许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用,宫里其他人可能只能用龙泉了。 小橋在电话这头窃笑:你个先生~意思就是舍不得用呗! 看了瓶子的生平,觉得大快阵阵,因为它被邻国人用他们的喜怒哀乐珍爱了好几百年,更因为它即使在异乡、也因其极美的釉色和器形而成为了“砧青磁”这个专指极品青釉纸槌瓶的代表作。 不过,它在南宋时也只是仿南宋官窑之上佳龙泉作品。 小橋觉得,两国之审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所以,有了那8135万,才有了这4285万,好瓶子,荣归。 如果,出现了一个南宋官窑粉青纸槌瓶,又该是多少万呢?或者,多少万万? 于小橋拙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