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派园林的造园特色(九)

 浙派园林 2019-04-23

5.植物配置

      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明清苏杭私家园林植物配置都体现师法自然,遵从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和景观艺术性的原则,但配置手法上有细微的差别。

       (1)明清苏州私家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苏州私家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讲究繁而精,一草一木,皆追求精致完美。在苏州的大型私家园林中,树木、花草、藤蔓类植物加起来一般会有200种以上,中小型私家园林中植物种类也会达到40~80种。而且这些绿色植物并不是简单堆叠在一起,而是基于高水准审美上的艺术配置,造园者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季相特点,搭配出的植物景观要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四时之景各有千秋。

      另外,苏州私家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吴门画派息息相关。吴门画派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作画时强调笔触表达的情感,有时用枯墨的形式表现一棵枝干苍虬的老树,有时用细腻的笔法来表现一株山中兰花,这种作画风格运用到园林植物配置中,当以植物作为主要景点时,可以采用孤植手法,这是最能体现植物本身形态的一种配置方式;当植物作为衬景存在时,常常采用丛植的配置手法;当植物作为主题景观的背景时,会用到群植的手法,同种植物的群植可以将植物的自然景观发挥到极致,多种植物的群植则可以展现各类植物的不同姿态,营造出类似自然山林的景色,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飘逸自然。

       (2)明清杭州私家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相比苏州而言,杭州西面山林遍布,植物资源丰富,奇花异草繁多,在植物配置上存在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就地取材,多用乡土树种。另一方面,杭州自唐宋起,园林的营造多重视植物造景,尤其是南宋时期,作为南宋园林精华的所在地,其园林内部多以植物为主要内容,讲求种类多样、成片栽植、形式自然。明清杭州私家园林承袭南宋的植物营造手法,园中的植物种类与苏州私家园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基本的配置手法如孤植、丛植、群植等都与苏州私家园林大体一致,但尤为关注片植,由于私家园林面积的局限性,这些片植的植物不一定位于园林内部,多是在园林周边,且不多加修饰,追求的是整体效果,成片植物景观又被借入园林内,使得园外与园内景色浑然一体,园中景致被无限放大,营造出了宁静深邃的意境。如西湖湖畔的私家园林,常借景西湖内的大片荷花,无形之中增加了园内景观的丰富性,而山林中的私家园林常常直接利用周围成片的山林景观,在林中筑亭、廊等游憩建筑,似乎整片山林都被纳入了园中,园林的范围被极大拓展开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