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最近有点烦! 新闻专业毕业的他,自认为基础较好,玩转机关文字工作还不是小菜一碟,没想到,竟因几篇信息被领导批得灰头土脸。 这可咋整?成天挨领导训也不是个事儿啊,小王带上自己写的稿子向专门负责信息工作的“大拿”讨教信息写作门道。
1 党政信息是个啥? 这么给你说吧!党政信息就是以政府的各种职能活动为反映内容的信息,主要分为政治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等几大类,通常被领导们称为“政治早餐”。就党政信息来说,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是广泛性。就是说,党政信息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是层次性。这是就服务范围而言的,就是信息要在为本级搞好服务的同时,为上级、为下级搞好服务。再次是导向性。特别是下行的信息,包含着上级的意图,如重点抓什么工作,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最后是内部性。与通讯报道不同,党政信息只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有相对固定读者群。 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领导参考;二是交流经验;三是掌握情况。如果缺少三个当中的任何一个构件,则意味着此信息写作的失败。 2 党政信息有哪些? 刚说了党政信息的基本概念,下来和你说说信息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第一个是动态类:主要反映各地各单位年初、半年工作思路及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进展情况。这个比较常用,主要目的是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第二个是成果类:主要反映某项工作取得的成果,这个也比较常见,某种程度上与消息报道有点类似。比如,“某办事处某社区荣获全国某某示范社区”之类。 第三个是措施类:主要反映某地某单位针对某项工作采取的新鲜做法,用以相互之间进行工作交流。比如,“某局几项措施做好某项工作”。 第四个是经验类:主要反映对指导全局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典型经验,这类信息一是新,二是其经验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有效。比如,“某市四项措施破解用地难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第五个是言论型:主要反映各部门、各地主要领导对某项工作或某一问题的新思路、打算、看法,能给人以启迪和收获。比如,“扶贫应把扶志扶智作为重点”。 第六个是问题类:主要反映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趋向性的问题,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比如,“某地农田出现大面积撂荒现象”。 第七个是建议类:主要反映通过调查研究后,针对某些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决策时作以参考。比如,“乡村振兴农民有五盼”。 第八个是民意类:主要反映基层对上级重要决策、重大部署、重要会议及重大事件的反响、动向和呼声。比如“中央八项规定群众拍手称快”。 第九个是政策类:主要反映上级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空白点、难点等问题。比如,“土地流转到底该咋转?” 第十个是社情类:主要反映社情、灾情、疫情以及突发事件,是比较重要的一类信息。比如,“某地农村宗教活动有抬头迹象”等。 3 党政信息注意啥? 依多年的体会,信息写作关键要把握好六个字。 一是“新”。就是观点新、内容新、角度新,善于发现新思想、新观念或新见解,不说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平常事、陈子麻烂谷子的老套事,要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对信息作以挖掘和提炼。 二是“快”。就是要讲求时效性,采集和传递要迅速及时,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动态要快整理、快编写、快上报,不能慢慢腾腾、拖拖拉拉。如果抓不住时效,再好的信息也就失去了价值。 三是“准”。就是要讲清、讲透,在时间上不要写“近日”“日前”“目前”之类的模糊用语,在数据采用上不能用“估计”“预计”“大概”等弹性词语,为说明观点而引用的论据、例证、数字等必须准确无误。 四是“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如实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文字表达要准确、庄重朴实,不夸大,不缩小,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刻意去拔高渲染。 五是“短”。就是篇幅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行文一语破的、不绕弯子,以最具体、最直接方式呈现内容,与观点有关的话就说,无关的话或关系不大的话就少说或不说,切忌议论太多,引文太长,交代过详,前后重复,语言累赘 。 六是“特”。就是要挖掘自身的特色和特点,说自己有别他人、与众不同的事,如首家,全省首个,在全国、全省、全市领先的工作,最早的、最大的、最新的、第一次、关注的,等等。 4 党政信息咋样写? 刚说了信息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接下来和你说说信息咋样写。
|
|
来自: 昵称6347407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