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跨栏课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前面几课我们谈了个人的职业定位问题,选工作要回顾过去看红点和黑点,跳槽尽可能立定跳远,创业就是找到痛点,解除它。 定位就是锁定了目标,接下来干什么呢,就得使劲往前跑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跑得快呢;而且跑得快也不行,职场的残酷在于,你要跑得比别人快,这个就要命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呢,我们要一起认真研究一下,如何跨越定位之后的这第二组栏杆:面对激烈竞争,打造个人能力,让自己跑得比别人快一些。 好,我想请你首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让自己跑得更快,更有竞争力?你思考10秒: 1、学历比别人高,专升本,本硕; 2、英语更好,口语更好; 3、业务能力更强,做自媒体的,2%留言率,我能做出2.5%; 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别人一年跟同事不愉快3次,我顶多1次。 这些都特别棒,可是呢,这些比赛的方法,有个大难度,训练起来花费的时间、精力的成本都很高。咱们就说学历,专升本,不折腾两三年肯定下不来吧;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是不容易,别说跟老板和同事了,你能控制住一个月不跟老公老婆吵架,不说公公婆婆丈母娘的坏话吗?难。 今天呢,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我自认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它就是:在工作态度上,把用户当儿子,态度100分。 你可能会说,矮油,不是把用户当上帝吗?那是信奉宗教的人,对于中国人而言,最爱的当然是儿子,这个也包括女儿,女权主义者不要较真,我儿,代表男孩,女孩。 为什么把用户当儿子,是最大的职场竞争力呢? 1、这件事儿,98%的人,都没有去做,只要你能做到,就可以瞬间领先一截。我举些例子,如果你是大学生,你可以想想,你们班上,有多少人发自肺腑地说:我爱我的大学,我太爱它了;如果你上班了,你环顾四周,超级热爱工作的人更多,还是干完分内事儿就行了的人更多? 我接触的职小白,能把用户当朋友就不错了,远远谈不上当儿子。我不知道听众中有多少是70后,如果你是,也许你有过跟我同样的经历。90年代的时候,麦当劳进入中国,我们发现,麦当劳里,你不买东西可以坐在那儿,没人哄你;你不买东西也可以上厕所,没人盯着你;你可以买一只甜筒坐一下午,没人过来损你。 而同时期的中国餐厅,你胆敢不消费就进去,纯属找骂。结果呢,麦当劳到了中国砍瓜切菜,就把中式快餐全部干死了,90年代的一间麦当劳,平均毛利就超过200万,而当时一间中式快餐能挣20万就要谢天谢地。 除了洋快餐吸引了人们的尝试欲望,消费者在麦当劳第一次觉得被当做朋友了,被爱了那么一点点,由于这一点点的爱感到的那种放松,使得很多消费者把麦当劳当成了聚会场所,带着一些感激去消费,生意怎么能不好。 过了很多年,我们中餐也学会了把用户当朋友,甚至远远超过了麦当劳水平,有些店铺把用户当上帝,当儿子,大家应该至少听过海底捞吧,给用户擦鞋美甲按摩,伺候的你不好意思不花钱。 所以,你看看你周围的人,如果你同龄人,你同事还没有把用户当儿子那么伺候,你赶紧要做到,就像当年的麦当劳一样,你就可以获得巨大的领先优势。 2、把用户当儿子是你最应该拿到的竞争力,这第二个原因是,这件事儿啊,1分钟就能办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你们经常构思的那些办法,提高学历、提升专业水平、搞好关系,实现起来要大很多,别说1分钟了,1年你都未必搞的定。 3、你跟老板一条心。老板整天想的就是用户这个儿子,你如果也把用户当儿子,你俩就成一家人了。反之,如果你整天琢磨老板想要什么,你反而没有办法跟老板一条心。 4、从此为自己打工,成了一人有限公司。我举个例子,我在新东方教课,有一门课“面试英语”,我把学生当儿子,手把手教他们,她们就变成了我的用户,而不再单纯是新东方的用户。后来我出书了,书籍从新东方出版社换到了磨铁出版社,这些儿子就跟着我到了磨铁;后来我开了职场课,英语课,这些人又跟着我,继续当我的学员。你记住:当你有了带领客户的能力,你的老板才开始公平交易,他如果对你不好,你就把客户带走。 5、为父母则刚。当你有了爱儿子的心思,你才能专注地提升能力,有爱儿子的心思,有爱儿子的能力,这事儿就成了。 综上所述,你要好好想想,你儿子到底是谁啊?你能为儿子做什么?理论说完了,我来说案例: 直播男生:“老师我是搞财务的,我儿子是谁呢?” 答:“你为谁增值,谁就是你的儿子。你的公司老板,是你的儿子。你要帮老板考虑:如何能把账目做的合理,少缴税,但是合法。比如我在非你莫属上认识的一个老板,做文化产业,她前一阵把公司从注册地从北京迁移到了山东,就是因为财务做了详细核算,每年的税务和人工成本可以节800万,而且并不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我不知道听众中有多少是做财务的,哪怕你是做出纳的,你也必须不断学习财务管理的所有知识,因为你的老板,你的儿子会受益。” 直播女生:“我是搞行政的,我没儿子啊。” 答:“你伺候谁,谁是你儿子,你伺候单位的所有人,这就是你的儿子了。当然,你的儿子的满意度不好量化,所以很多公司的行政人员,收入的确低于儿子满意度能量化的岗位,比如销售岗位,人事岗位等。不过,你可以通过儿子的数量获得竞争力,目前你伺候100人,当你全部能伺候好了,对你很满意之后,你可以去跳槽到伺候300人的公司啊。我以前在新东方工作,新东方的行政收入就很高,因为他们要伺候几十万的学生儿子啊,这个是天文数字,岗位自然很重要了。” 张峰:“在老家一个体面的事业单位工作,但是一眼望到头,觉得好可怕,可是不敢跳槽,怎么办呢?” 答:“张峰的儿子,他认为一辈子不变,说真的,如果你养个儿子,30年长一个样子,的确很可怕根据我的经验,张峰99.99%不会离开这个单位,那么,不要再瞎捉摸,就爱它吧,要尽全力去工作。 我举个例子,我去海淀分局办护照,拍照片要把项链摘掉,我就摘掉了,拍完后,我扣不上去了,正在我费劲扣的时候,过来一个女的,说:“来,我帮你弄。”我吓了一跳,在公安机关,我还没享受过这个待遇,等她帮我扣完,我听到那个一直冷着脸照相的女的,毕恭毕敬地叫:“李局,你怎么下来了?” 我看着李局,我相信,20年前,她跟张峰没什么区别,也就是在海淀分局负责档案啊,盖章啊,可能比张峰的工作还一眼望到头,但是,她如此爱护用户,爱护儿子,她的工作就不再一眼望到头,而且,她也不怕一眼望到头啊,你养个儿子,难道不是一眼望到头,6岁上学,16岁谈恋爱,26岁结婚你还要买房,36岁才懂点事儿,46岁没准才开始孝顺,你怎么不害怕一眼望到头啊?” 总结,你好好想想,你到底养哪类用户当儿子,你为他做什么? 好了,现在进入今天的快问快答: 晓莹快问:“如何面对那些消极心态的同事?” 答:“别人消极,其实是你的机会,在职场上,态度好不重要,态度比别人好才重要。这些同事都是你的竞争者,他消极,只要你正常,你就胜利。如果你的同事都像我这样,天天工作15小时不嫌累,你还有出头之日吗? 你的眼里,应该只装着儿子,你的用户,如果别人消极不影响带儿子,无所谓;如果她影响了你儿子,你肯定跳起来玩命,逼着他积极,否则要么她走,要么你走,对吧?” 问:“刚工作不久,目前工作很不错,但是总是感觉这辈子还有没经历过的职业,总想跃跃欲试怎么办?” 答:“好奇心重的人,成功概率更高,你符合这个特点。 职场有两个维度:高度和广度。追求高度,就要锁定红点,一直往上爬;如果追求宽度,就多换几次工作,这个是价值观问题,不能说哪个好,你只要定位就好,你要高度,还是宽度?或者说,未来3年你要高度,还是宽度?我个人觉得,刚毕业的人,应该先追求高度,以后有机会,再看宽度。” 叮当:“干某一件工作太久了,虽然收获很多,长期就感觉像螺丝钉,没有新鲜感,怎么办?” 答:“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螺丝钉,首先,把工作干到95分,然后,必须找主管,要求更多工作内容,或者增加工作难度,把标准提高到120分,这样你95分就不合格了,重新来,再要求自己提升。你记住,自讨苦吃的人,才能成功。你必须咬牙才能干好工作,就是刚刚好,不断咬牙,你就升值了。 不要以为只有你没有新鲜感了,你们的老板和HR每天都在琢磨,能否用更低价格,把你这个螺丝钉换掉。” 小燕:“经常听朋友们说职场潜规则必须要遵守,是这样吗?具体的潜规则有哪些呢?” 问:“说职场有潜规则,我就来气,我这么多年都想知道,啥是潜规则,咋就没人潜我呢,我长得也不那么磕碜啊…… 好吧,说正事儿,多数人认为,潜规则就是让自己的顶头上司满意,我个人觉得,这是鼠目寸光的人的想法,你想,这辈子你会遇到多少老板,你怎么可能全部揣摩透彻他们的心思呢? 我认为,潜规则就是想好你要养活那类用户做儿子,一心一意揣摩儿子的痛点,嗨点,就行了。” 天际的云:“没有长处没有短板,平庸之辈如何成长?” 答:“首先,你应该是有点自卑的人,职场上,自卑不是坏事儿,如果一定要选择略带自卑,略带自信,我宁愿要略带自卑的下属,因为他们总是在找自己不足的地方。 回顾过去十年,你先把自己跟自己比,一定有你做得相对更好的事儿,这就是第一节课我们说的红点,长板,首先应该找到能发挥你红点的工作。 然后,找到红点后,平庸之辈,也就是能力有限,你要把自己当成一只煤油炉,功率不大,那就一定要专注地烧一壶水,千万别今年烧一壶,明年换一壶,最后哪壶也没烧开。智商,情商,专注商,专注也是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