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着它的公平法则,那些比你聪明的人往往也在背后付出了更多地努力 《唯美工匠》记者 余思捷 上海报道 童柯锋应该属于那种标准意义上的“别人家的孩子”,在求学期间他成绩优异,继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理优部就读后,2009年他又获得了硕博连读保送的资格。2014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毕业择业阶段,他结合自身胶体与界面化学方向的博士课题,决定走入化妆品行业,用知识浇筑美丽的事业。2014年入行,2016年便开始担任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底妆项目负责人和海外彩妆项目技术负责人,童柯锋的职业生涯履历同样足够令同龄人艳羡。 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童柯锋 01 4年时间形成自己的“产学研”开发模式 “三年打样、五年入行”是老一辈化妆品研发工程师们普遍的成长路径,但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迅速成长,80后们已然迈开了“抢班夺权”的步伐。新一代的美业研发人为何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取得众多亮眼的成绩?在他们的成长中有哪些强大的催化剂? 一个人当下的每一点小小的成功都藏着他曾经的努力和汗水,谈及如今在上美能够快速掌握整个化妆品开发流程的原因,童柯锋表示这要得益于他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经历和在伽蓝两年的项目历练,他认为化妆品研发和科学研究有很多相似点,如果把一个个产品开发比作科研项目,那么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控即为研究背景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就约等于科研可行性和技术路线制定,接下来就是产品配方架构的搭建,配方、工艺和内控等调整,各项测试的严格开展和对开发过程中各细节的把控,最后至生产以及生产中疑难问题的逐个解决,从而实现技术转化成实际产品。这一整套流程的完全参与对于工程师的成长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他认为工程师个人的自我管理和学习心态对于自身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刚工作的半年,童柯锋下了班就会拿着《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胶体与界面科学》等学习资料直奔自习室,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专业知识。并且在研发过程中,也尽全力更快地熟悉各种原料,熟悉不同配方体系及其特点,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请教。 在学习的过程中,童柯锋不忘归纳与反思。传统的化妆品研发很大一部分是经验科学,工程师会根据开发需求或竞品标杆判断来选择原料和配方架构,再通过细节把控对配方进行精雕细琢,在此过程中每个工程师都会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产品开发模式。在童柯锋看来经验科学固然重要,但理论科学同样不可或缺,有时实验数据更有规律和说服力。因此入行至今,他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定期文献和专利检索以及数据记录和归纳的习惯,小到原料分子结构参数和宏观理化参数,到生产工艺参数,再到市场大数据,都被他有效利用了起来。 在配方开发过程中,他也十分注重基础研究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工作至今已发表专业SCI期刊学术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适合自己的“产学研”的产品开发模式。 02 热爱和情怀让年青一代懂得“爱惜羽毛” 有人曾打趣童柯锋一个理科博士却天天和胭脂粉黛打交道是大材小用,他却不以为然,童柯锋认为能够把工作和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幸运的,在化妆品研发过程中他把每一款产品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当“孩子”在市场上收获到赞誉,他的内心总是会涌起一股满满的自豪感,这份成就感让他乐在其中。 童柯锋主导开发的花迷巨亮无瑕气垫美颜霜 作为一个年轻人,童柯锋既能扎在实验室做配方,同时也乐于去感受和捕捉市场的前沿讯息。这与时代赋予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的要求不谋而合,现阶段的大环境要求工程师是“跨界全才”,不仅需要扎实的配方开发技术,也要懂得其他相关行业的知识;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平时童柯锋就会经常会逛线上和线下的各类化妆品店,了解各类产品的消费者反馈,并且对上市产品时刻保持关注,为后续开发计划提供方向。他向记者表示,“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充分了解,可以为产品开发指明方向,也可以建立起研发端和市场端的沟通平台,用市场化,“接地气”的语言方式与市场端沟通,可以有效加快沟通效率和产品开发进度。” 热使得童柯锋选择了化妆品行业,而情怀则鞭策着他深耕这一领域。上美与日本红道研发中心近年来开展了深入的研发合作,童柯锋作为海外彩妆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作中与彩妆大师谷口登志也先生有着颇多的近距离接触,这段经历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与日本在化妆品研发实力和研发环境上的差距。在项目过程中,他为日本化妆品研发对于细节和品质“斤斤计较”的严谨态度所折服,并且日本从原料精选到配方架构设计和搭建的一整套独特且富有当地技术特点和优势的体系也同样让他印象深刻。 现在他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把日本的研发技术和开发经验完全的“本土化”。在充分了解中日法规差异,明晰国内市场动向和需求,考虑中日实际生产条件差异的前提下,童柯锋对配方架构和生产工艺进行了适度的优化调整,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对日本配方和技术优势的充分展现。“未来的某一天希望可以做出一款印有自己LOGO且广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这是我作为研发工程师的终极目标,而我会一直在这条大路上持续努力”。采访的最后童柯锋信心满满地说道。 |
|